瀘沽的誘惑

作者: mengxun

導讀文、圖/奧斯摩乖乖 從麗江出發去瀘沽湖大概要200多公裡的路程, 6個半小時才能到達,且路況很糟糕,因為塌方等種種原因大約有75公裡的路都是石子路,這個海拔2600米的地方讓人向往已久,但是要想揭開她神秘的面紗,你就先要接受這路程的考驗了。第一次停車休息的地方可以看見公路的九拐十八彎,接下來要再翻過五座山才可以到達,路上停車的機會比較少,一路都在顛 ...

文、圖/奧斯摩乖乖

從麗江出發去瀘沽湖大概要200多公裡的路程, 6個半小時才能到達,且路況很糟糕,因為塌方等種種原因大約有75公裡的路都是石子路,這個海拔2600米的地方讓人向往已久,但是要想揭開她神秘的面紗,你就先要接受這路程的考驗了。第一次停車休息的地方可以看見公路的九拐十八彎,接下來要再翻過五座山才可以到達,路上停車的機會比較少,一路都在顛簸。車子再停的時候金沙江就在腳下了。

我們此程的導游叫小朱,人很熱情,專門帶這一條線,他是個混血,媽媽是摩梭人,爸爸是漢族人,所以在到達瀘沽前都是他在講述瀘沽的故事。楊二車娜姆從這裡走了出來,瀘沽湖的面紗也被輕輕撩起,但在摩梭人眼裡她背叛了這裡。摩梭人是納西族的分支,現在還是母系社會氏族,摩梭人的走婚是神秘的,所以吸引源源不斷來這裡的游客。摩梭人的走婚是當地一直以來的一種習俗,不過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走婚也隨之進步。遠古時代過著游牧生活的摩梭人,男人經常是一放牧就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不能在家,所以這裡的女子可以在這期間和另外一個人過夫妻生活。摩梭人從13歲開始就可以走婚,走婚的雙方要有感情基礎,走婚的對像要征得家裡老祖母的同意才可以走婚。走婚都是男方到女方家,夜深而入,清早而出,一般走婚的時間是晚上的12點以後,早上一定要在6點鐘以前出來,否則被老祖母碰到,這個男人是要遭到全村人恥笑的,因為他很沒用。走婚男人的三件寶是松果、短刀和帽子,松果要找那種青澀的沒有炸開的果實,采回來後把這裡的豬膘肉和松果一起煮,然後晚上用來對付女方家的狗,因為晚上男方跳入女方家院子後的第一到關就是過這看門狗,把煮好的松果扔給它,因為松果還沒炸開所以肉都藏在裡面,狗很難咬開,又舍不得丟掉,所以一夜都要為食而忙。短刀用來過第二關,花房的門是插著的,短刀可以挑開門閂。帽子干嗎呢?學問就在這了,挑開門閂也沒那麼容易就進得花房,因為花房上方放置了釘子,這帽子就是用來接釘子的,帽子還有一個功效就是告訴同一個晚上第二個來到這個花房的男人,裡面已經花好月圓了。現代的摩梭人因為通訊工具的發達,走婚時也流行打個電話和發個短信,這一下就省掉了很多麻煩,狗有人拴了,門有人開了,釘子也不用放了。摩梭人所生的孩子只歸母親所有,小孩見到舅舅和爸爸都叫舅舅,孩子的爸爸只有過年過節和小孩滿月時給孩子帶些禮物。孩子一生都住在母親家裡,母親的哥哥和弟弟幫助撫養。男方的養老由母家的孩子承擔,自己的孩子不負責他們的養老。小孩子所獲得的疼愛來自母親和舅舅。到*****時,摩梭族試行過一段時期領結婚證,但沒過多久他們還是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依然過著男不娶,女不嫁的生活。

到了下午2點左右我們開始翻最後一座山了,山的背陰處還有積雪,山上的顏色也豐富起來,綠、紅、黃,讓人更渴望快點到達,旅途的勞累一下子也消失了,終於可以看見瀘沽湖的輪廓時,車上的人們都感嘆了,尤其是那種若隱若現的湖的輪廓,更是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路過觀景台時,小朱給我們賣了個關子,他說觀景台是看瀘沽湖最美的地方,留給我們離開這裡時在看,要是我們現在看了就不覺得瀘沽湖那麼美了。

3點多的時候我們終於到了,首先是乘豬槽船游裡務比島。劃船的是母子倆,小男孩看起來不過11、2歲的樣子,臉已經曬的很黑,個子不算高,干瘦干瘦的,牛仔褲已經看不到原來的顏色,開始泛黃,估計是長久以來船槳磨出來的痕跡。小朱幫他們一起劃船,那個阿媽話不多,在船尾掌管方向。過一會小朱問我們有沒有感興趣的可以來劃,我踊躍的報了名,坐到了船頭,興奮很快就被操作的艱難代替了,槳很重,在加上水的阻力,只好以放棄告終,重新把船漿還給小朱。一路上小朱和那母子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聊著天,我看著風景,海鷗就在身邊飛舞,在這裡和大自然真是無比的貼近。來到湖中的一個島上,轉過轉經筒,參觀了喇嘛廟和土司墓,就下了島,坐船返回,開始是小朱掌舵,他也已經生疏了好懸沒和另一條船撞上,於是又換回了那個老阿媽,從頭到尾阿媽都沒有什麼話,也不埋怨什麼,只是默默的撐船,我看到了他們的樸實和善良,這樣淳樸的眼神很難覓到了。途中那個阿媽提供了面包給我們喂海鷗,所以就有更多的海鷗聚集到我們身旁,可以肆意的給它們拍照,優秀的作品就這樣誕生了。回到岸上我們就到摩梭人家進行家訪去了,這時我們沿著湖畔來到了一戶摩梭人家,院子裡依然保持著古樸,所有的建築都是木質的,還有裊裊的炊煙,木柴堆滿了後院,我有點不適應這樣的煙熏所以眼淚嘩嘩的就下來了,眼睛頓時干澀疼痛起來,這才是我原始生活的剛剛開始。這戶人家有四頭豬膘肉,陳列在一個鐵櫃上,那些豬被煙熏過,內髒都被淘空了,所以我覺得有點像干豬,據說這樣的干豬要放7年以上才能食用。在這裡,家裡存的干豬越多就代表越富裕。進入到主人家的客廳,我們男女分坐兩旁,男左女右,圍著爐火坐在小圓凳上,這裡的爐火已經三代沒有熄滅過,我們現在所坐的地方是摩梭人家議事所用的大廳相當於我們現在家裡的客廳。這戶人家共有17人三代同堂,最大的老祖母73歲,晚上睡在這間房,在老祖母的床榻下有個巨大的櫃子,早些時候物資不發達,男人們出去和外族交流換回的食品置於此,到過年時拿出來大家共享,因此小孩子們經常趁老祖母不在家時到這裡偷東西吃,因為床榻太重他們很難偷的到。爐火之所以不能熄滅是因為摩梭認為故去的人的靈魂會回到這裡,火在摩梭人心裡像神一樣,當地人信仰東巴教。每間屋子的門坎都很高,屋內還掛有刀,這是為了防止不好的東西入侵。現代的摩梭人雖然沒有結婚證,但是他們稱呼對方阿廈或阿柱的話他們就是所謂的一夫一妻了。這裡的人看待婚姻很平和,他們認為愛情在時大家在一起快樂的生活,愛情走時不必強求再去尋找新的愛情,雙方都很自由,隨時都有選擇的權利,當然他們也可以同時和幾個人相愛,這在他們看來沒什麼,但這樣的情況不多。摩梭語的我愛你是“麥達蜜”,你可千萬不要讀成“賣大米”他們會生氣的,因為很早以前這裡沒有米,都是摩梭人用自己很多東西到外面換來的,如果你說賣大米,他們會以為你嘲笑他們沒有米,所以謹記心中。他們的歌聲中會有很多麥達蜜,所以你大可以對你喜歡的阿姐阿妹阿哥阿弟說麥達蜜,他們會很高興的。結束了摩梭人家的家訪,我們來到了自己的駐地,分好房間後我們就等待晚飯了,出門就是湖畔,夕陽斜下的時候,這裡來了好大一群野鴨,靜靜的停在湖面上。開飯以前我參觀了一下摩梭人的廚房,這裡的廚房男人是不可以進的,這是他們特有的風俗,也充分顯示了這裡女性的權威。這裡的男人和納西族的男人一樣只要會七樣事就好,其他的都有女人。他們的廚房很大,鍋也很大,用灶燒飯,要燒柴。晚飯很簡單,但上了豬膘肉招待我們,這是主人家的一片心意。

篝火晚會7:30開始,我們7:00就開始往那裡走了,沒想到,我們差不多是最後到達的了,人都坐滿了,所以我們在大門口找了個站著的位置,未開始前場內亂糟糟的,我估計這裡有200人左右,篝火已經燃起,摩梭族的姑娘、小伙也已經圍好圓圈,音樂響起,他們的舞蹈也開始了,邊跳還邊唱摩梭民歌,他們都很大方,聲音也很好聽,這時我才發現經過我身邊的摩梭女孩都好高啊,我在女生中已經算比較高的了,但是站在她們面前明顯遜了一籌,小伙子們我倒沒覺得有多高大,這裡連身高都充分顯示了女性的地位啊。游客們開始加入跳舞的隊伍當中,隨著他們一起載歌載舞, 舞步到不是特別難學,但花樣很多,於是我們也不斷變化著,圓圈忽大忽小,隊形也在不斷變化。舞蹈結束後,開始了這裡最有特色的對歌,摩梭女唱一首,游客一首,或摩梭男唱一首,游客一首,在月光下不舍的結束了晚會。晚會過後,我們來到了燒烤大排擋18號,因為經營這家店的小阿妹下午撐船認識了我們這一行9個人中的一位,所以我們來到了她家,就這樣9個人圍坐在了火炭前。這家店由她和她的阿柱打理,小阿妹有20歲了,靠撐船和晚上的燒烤檔為生,今晚這裡被我們包下了。小阿妹也是話不多的那種,但是你有問題盡管問她好了,雖然已經做了老板但臉上還有未脫去的羞澀,要不就是這裡摩梭人都有的那種樸實。在她簡單介紹過後,第一道燒烤——羊肉,開始了我們今晚聯歡的序幕。這裡的晚上溫度很低和白天真是天壤之別。肉很快就冒出香味,再加上他們特制的調料,很是掉大家的胃口,一會兒小阿妹告訴我們可以吃了,大家都迫不及待的開動了,試了一口大家就齊贊嘆了。這時,小阿妹拿出他們自己泡的青梅酒,我也小試了一口,很是特別,清冷的味道入口,余味是果香。大家又點了犛牛肉、茄子、西葫蘆、韭菜、土豆,這裡要特別提一下烤茄子,我們在座的都沒有吃過這樣做法的茄子,所以也很好奇,茄子表面被刷上油後就放在鐵篦子上烤,不用翻動,等它皮烤的裂開的時候,用筷子把中間撥開,在茄肉上倒上他們調制的醬料,再等茄肉裡的醬料一開就可以食用了,味道很是鮮美,現在想起還要流口水,等茄肉吃的差不多了,茄皮也烤好了,味道干爽。小阿妹一邊烤一邊給我們唱歌,氣氛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我們會唱的就和她一起唱。小阿妹認為自己的嗓音不夠甜美,請來了一個13歲的小阿妹為我們助興,她介紹說,這個小阿妹和她很親但不生活在一個家裡,謎底大家自己猜吧。這個小阿妹剛見我們時有一點靦腆,但是唱起歌來,大家不得不贊嘆,有著摩梭人特有的音樂才華,嗓子亮極了,無論是流行的還是民族的她通吃,而且記憶力極好,這點很是讓我羨慕,因為我自己只是記得調子,歌詞從來都記不住,唱的時候亂改。間歇的時候我就和這個小阿妹聊聊天,知道她已經不上學了,晚上到隔壁的檔裡幫幫忙,她的樂感很好,唱歌的時候在配上自己的舞蹈,真是沒治了,比現在電視台做的娛樂節目裡的模仿秀厲害多了,她的音域也很寬,唱青藏高原時,那高音拉的讓你聽了真是一種享受。我想是因為這裡的海拔讓他們有這麼好的肺活量,所以個個都是好嗓子吧。一晚上我們唱了很多歌《朋友》、《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敖包相會》等等,小阿妹的檔收攤時她走了,還是來時的那份靦腆,和我們大家告了個別就箭一般的飛了回去,她的快樂感染了我們大家,每個人都發自內心的快樂。小阿妹走後,我們哪肯放過原來這裡的那個阿妹,我們問她戀愛史,她不好意思的走開了,我們就問他的阿柱哥,阿柱哥雖然也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我們問他他倒是很坦白的告訴了我們,阿柱哥也是外鄉人,家在福建,到這裡來玩時認識了他的阿廈,後來阿柱覺得這裡的環境還不錯就在這裡做生意,在這個過程中他的阿廈經常幫助他,一來二去就有了感情,然後就一起經營這家檔,他阿廈的家裡也認同他們,所以阿柱現在住在阿廈家。當我們再問他是誰先追誰時就再也沒了下文,所以留著下一次去的朋友們帶回答案吧。一會兒小阿妹回來的時候,帶了一個摩梭帥哥回來,這就是今晚另一位歌手——小泰森,小泰森來時嗓子已經有些啞了,因為他那邊的客人才剛走,他已經唱了一晚上了,他來這裡是因為和小阿妹的交情不錯,所以來給我們助興,所以我們也不難為他,讓他唱首拿手的,小泰森開始嗓子不亮堂,但是感覺很好,唱過一首後,他自己來精神了,嗓子也開些了,就給我們唱摩梭民歌,最後還唱了一首他自己改變的新疆歌曲,大意是對每個民族的姑娘分析了一下不能和她們談戀愛的原因,因為他用了一些自己的話,所以我們只能聽懂這些了,小泰森很有才,也出去闖過世界,最後又回到了自己的故土和他的阿廈在這裡生活,正說著,他的阿廈就來了,找他一起回家,我們留他的阿廈在這裡和我們一起,她說什麼也不肯,她走後,小泰森也坐不住了,唱了最後一首歌向我們告別,我們也不好拆散人家一對鴛鴦所以就痛快的放他走了,我們感謝了小阿妹的盛情招待便身起身結帳回去了。

在往回走的路上,天上布滿了星星,凡是能塞下的地方都擠進了星星,根本分不出什麼星座了,這也讓我們真正體驗了什麼叫伸手不見五指,因為沒有路燈,沒有月亮,只有閃爍的星星。說話時,天邊還滑落了一顆流星。那樣美麗的星空,那樣深的夜色,只能永遠的把它記在心裡了,因為不知道下一次再來時是什麼時候了。

回去的路上經過一個大狼吧,這裡也有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大狼吧的男主人是這裡的摩梭人,在一個篝火晚會上認識來這裡游玩的女主人,他們彼此對對方都有好感,於是在晚會結束後兩人聊了一個徹夜,以後他們就幸福的恩愛著,男主人曾經為了女孩陪她去了她的家鄉——廣東,可是他不能適應那裡的都市生活,於是他們又重新回到這裡開了這間——大狼吧。

回到花園樓已經是深夜了,這裡的條件很艱苦,洗臉在院子裡都是冷水,廁所是木質的沒有燈,我們住的房子也是木質的晚上似乎有些透風,所以很冷,蒼蠅晚上也凍得飛不動了都趴在床單上,我心裡一陣惡心抖落了它們,就決定和衣而睡也不要洗臉了,關燈後輾轉,太不適應了,看來人從原始到現代容易,要從現代回到原始真是有些困難。

這裡溫差實在是太大了,中午還是春天的溫度,晚上就成了嚴冬的溫度,所以清早起來明顯感覺到冷。早飯前我們又到湖邊散了散步,因為一會兒就要離開這裡了,所以多欣賞一下這裡的迷人景色,又是一大群野鴨停在了岸的不遠處,好像紋絲不動的從昨晚呆到現在一樣。這裡的太陽出來的比較晚,今天它是7:50爬出來的,我比它早起床,看著它慢慢升起,可是因為山高還有我們沒有辨清它出來的方向(因為四周都泛著紅光),所以真正看到它時它已經在空中了。

在返回麗江前我們來到了小朱昨天留下的伏筆處——觀景台。這裡真是欣賞瀘沽湖不錯的位置,當你離去時就更有味道,因為你遠遠的看著它,它就像童話王國一樣,更讓我們不忍離去,可是行程還得照舊,於是我們又開始趕路了。


精選遊記: 瀘沽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