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佛最近的地方來早了,桑科草原上沒有盛開的野花,但藍天白雲下的綠草依舊讓人心動。草場被鐵絲網圍起來了,或許是為了保護植被。找了一塊清靜的地方,我們停下車來,打開天窗,聽著音樂打個盹。事實上心裡都想著事,因為來時已經領教了213國道的可怕,加上甘南的天氣不穩定,雨說來就來,所以有些擔心去郎木寺的路途。 考慮再三,既然來了,就不能中途放棄。到夏河的第三天早晨,我們出發了。下了一夜的雨,早起雨停了,空氣非常好,遠處的山上雲霧繚繞,忍不住下車拍照,美景如畫,人在畫中。過了夏河收費的柏油路段,我們又回到了施工中的213國道,繼續向南途經合作至最後一站郎木寺。還好,路況比前一段好些,除了有些顛簸之外,至少還算是一直有"路"可走.懸著的心在到達合作後終於放下來,據說前方到郎木寺都是平坦的柏油馬路,終於可以輕松一些了。 合作的路牌指著兩個方向,直行是郎木寺,左轉就是父親年輕時剿匪的地方——臨潭縣。我還清晰地記著父親身上的傷疤,據說就是在那次剿匪時留下的。我有些傷感,事實上這種情緒這一路都伴隨著我,這一次我走了父親曾經走過的路,回憶著他給我講的故事,在心裡深深地懷念了他。。。 因為沒帶養路費的發票,在出城的地方,我們被當地的路政攔下,罰款200余元。比較郁悶,但不快的心情很快就被接下來的一路美景衝淡了。那是從未見過的風景,綿延的大山、草原,碧綠碧綠的,草皮下的土是黑色的,很肥沃的樣子.草地上成群的牛羊,真得很像“鑲嵌在綠毯上的白色和黑色的珍珠” 。路兩邊也隨處可見一群群的牛羊,而且走著走著就會被站在路中間的牛兒羊兒擋道,摁一下喇叭,它會很不以為然地看你一下,然後慢悠悠地挪開,那意思好像是“這是我的地盤,急啥呀?”。犛牛們披著長長的毛,看上去很健壯,可以站在很高很陡的山坡上吃草。路邊不時地有臉像兔子身體像貂的不知名的野生動物出沒,伸著脖子警覺地張望,車一開過,它們就會迅速地消失.還有很多放牧的黑色或棕黃色的藏獒,體型很大,樣子極其凶惡,離得比較近的時候,它們就會衝過來對著車狂吠,讓人心驚膽戰。美景當前,卻一路都沒有勇氣下車拍照. 一百多公裡的路很快就走完了,天氣陰沉,在尕海停留了一小會兒,在雨中留了張影,印像最深的是靠近岸邊的水裡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小黃花開放,不知道是水草還是陸地上的植物.過了甘肅和四川交界的牌子,繼續前行是九寨溝,向右走就是郎木寺了。 郎木寺,不僅僅是一座寺院,也是一個鎮子的名字。這是個位於四川若爾蓋縣和甘肅省碌曲縣交界處的古舊小鎮,跟夏河比起來,這裡更古老和原始一些.也許是季節的緣故,幾乎看不見什麼游客.下雨的街道上有些泥濘,我們徑直來到了街道盡頭著名的阿裡餐廳,據說那裡的飯菜很可口.一進門,有濃郁的藏族的味道,估計是放在椅子上的皮毛散發出來的.點了包子和炒飯後,一個小女孩兒抱來一大摞留言本,感覺有點像麗江的布拉格.游客的留言大都是稱贊郎木寺的美麗和阿裡餐廳的飯菜.飯好了,沒想到米飯和包子都夾生,包子裡除了蘿蔔,有零星的肉,濃濃的胡椒粉味,這讓我對同志們的口味有了很大的懷疑.也許是因為太熱愛這個地方,大家才愛屋及烏的吧. 找到了先期調研好的郎木寺賓館,賓館比想像的新,入住時才發現原來是“郎木寺院賓館”,一字之差,對面才是郎木寺賓館。還好,條件比那邊好些,標間,很便宜,70元/晚,有獨立的衛生間。稍事休息,雨還在淅淅瀝瀝地下著,我們打算去看看就在不遠處的郎木寺。正是放學的時間,孩子們好奇而友好地跟我們打招呼,很可愛。沿著一條貫穿小鎮的河上山,雨中的郎木寺就這樣靜靜地出現在眼前。一樣的金瓦白牆,一樣色彩明朗的藏式建築,只是在雨中,更多了些凝重和神秘。這裡除了寺廟,還有著名的天葬台,我們不打算去,有些不忍參觀。順著去天葬台的路走到了一個山坡,看到了郎木寺的全景。山下,是當地人集中而雜亂的居所,正是晚飯時分,家家都飄著炊煙。郎木寺就像一尊大佛,注視並護佑著他的信徒們。這樣的氣氛,人會變得很小心,連說話都不由得輕聲細語,生怕驚擾了佛的清靜。 雨時下時停,天色也漸漸地暗了,我們踩著泥濘下山。找到了一家青年旅館,裡面有一個非常干淨的四川飯館。店主不是本地人,很熱情,送了新鮮的羊雜湯給我們。若干天來,第一次吃到了比較正宗的炒菜。飯後喝了兩杯咖啡,翻了翻店裡03年以前的雜志,聽到了許巍的歌,突然覺得離城市很遠很遠......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向往/天馬行空的生活,你的心了無牽掛/穿過幽暗的歲月,也曾感到彷徨/當你低頭的瞬間,才發現腳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得清澈高遠/盛開著永不凋零,藍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