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廬山之旅

作者: 00786018

導讀婺源、廬山之旅 五月一日 早上七點起床,我和先生拿上頭一天准備好的行李,在家附近的街邊小店吃了胡辣湯,把先生很留戀的油饃頭打了包,神清氣爽的開車上路了,順著航海路向東,上機場高速時,時間為7:36分,裡程表時10公裡,轉到京珠高速後車輛很多,客車、貨車、轎車都多。 10:26分,裡程表335公裡,到河南與湖北交界處——靈山收費站,繳費160元。 10:34 ...

婺源、廬山之旅



五月一日

早上七點起床,我和先生拿上頭一天准備好的行李,在家附近的街邊小店吃了胡辣湯,把先生很留戀的油饃頭打了包,神清氣爽的開車上路了,順著航海路向東,上機場高速時,時間為7:36分,裡程表時10公裡,轉到京珠高速後車輛很多,客車、貨車、轎車都多。

10:26分,裡程表335公裡,到河南與湖北交界處——靈山收費站,繳費160元。

10:34分,裡程表347公裡,出河南省界,進入湖北境內。

11:50分,裡程表488公裡,車子快沒油了,在以往的出行中很少遇到過這麼狼狽又沒腦子的事,於是慌不擇路的在武漢吳家山收費站下高速,繳費55元。在一家小加油站勉強加了低標號油,6.6升,30元。湊合著到武漢蔡甸服務區,加油47.5升,220元。休整20分鐘後接著趕路。前行十幾公裡後,由京珠高速轉道滬蓉高速往黃石。

13:50分,裡程表641公裡,到黃石收費站,繳費75元,排隊交費的車有500多米長。

裡程表643.6公裡時,過黃石長江公路大橋收費站,繳費10元後,上黃(石)黃(梅)高速,往安徽黃梅的沿路上鄉村風景很美,民居紅瓦白牆,村落清新、秀麗、富足。

14:50分,裡程表751公裡,轉黃(梅)小(池)高速。15:12分,裡程表763公裡,到安徽小池收費站,繳費50元,下高速後路況極差。

15:20分,裡程表769.5公裡,過九江長江大橋收費站,進入江西境內,繳費12元。

15:30分,裡程表776公裡,進入九(江)景(德鎮)高速。

16:35分,裡程表906.6公裡,到達景德鎮,繳費70元,加油38.7升,190元。原本計劃在此住下,但考慮時間還早,體力也允許,到目的地婺源還有93公裡,一鼓作氣,走北線殺過去吧!

17:34分,裡程表942公裡,到湘湖收費站,繳費10元。跑了42公裡的路,到了婺源嚴田古樟民俗園,此園是婺源保存最為完好的水口(村口)文化遺址。園中有一棵舉世罕見的千年古樟,經歷了1500年的風雨洗禮,樹胸圍近14米,樹冠幅達3畝,號稱“天下第一樟”。園中古樟、古橋、茶亭、魚塘人家等交相輝映,好一派江南的田園風光。

經過清華彩虹橋往理坑的路上,有10公裡的石子路,車速50公裡/小時,就算快了,接下來的14公裡是柏油路,到佗川理坑已是晚上八點。因兵困馬乏,我對路邊“離理坑1公裡”的路牌視而不見,在鎮上東西南北轉個遍,打聽和偵察好住宿的旅店後,先生方才發現了那個牌子,這時豁然開朗的他把迷迷糊糊的我叫上車,經過一個小型水電站後到了(真正的)理坑,時間為20:20分,裡程表為1022公裡。

村口有幾個招攬生意的村裡人,透過夜色,我們挑了個膚色黝黑長相忠厚的人(後來知道他叫汪獻忠),決定讓他領路去網上有名的小姐樓投宿,不料那裡滿員,只有到離不了幾步路的他家。一進門這家人便轉眼忙碌起來,兩杯冒著茗煙的婺源綠茶端上八仙桌,溫暖倍至。這茶葉葉色碧綠,外形彎曲似眉,條索緊結,口味香郁甘醇。一陣烹炒聲過後,味香量足的菜肴擺了一桌——荷包紅鯉魚、鮮筍炒腊肉、土豆燒土雞、清炒橡皮菜,我喚來先生,先生要了一瓶婺酒,煎茶水裡花千片,候客亭中酒一樽。開飯!我們落座後,汪獻忠家的兩個小家伙也圍到桌邊,於是和我們分享起了色彩紅艷、形似荷包、肉質鮮嫩的荷包紅鯉魚。汪獻忠也被先生邀來吃酒,這個勤勞、樸實的漢子向我們一一介紹了父親、妻子、一雙兒女,聊起了他的生活和生計。我們忘了自己是過客,倒像是回家省親的,堂屋回蕩著談話聲、笑聲、孩子的嬉戲聲,酒足飯飽之後,已經夜深人靜了,我們也倒頭便睡了。

五月二日

清晨,剛洗漱完,便看到了桌上為我們准備好的早點——稀飯、油條、雞蛋、淹豆腐。

吃完這頓正點的中國早餐,汪獻忠便帶著我們出發了。

理坑是仕宦名村,“三雕工藝”非常精湛,戧角飛檐,建於南宋初年,村落在錦峰秀嶺中蒼松翠竹裡黛瓦粉牆、古道橋梁自然風光秀美,還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出了不少文化名人,古建築保存得很完整。汪獻忠帶著我們走街穿巷、由遠及近的圍著理坑的代表性建築轉了一邊。

有工部尚書余懋學的“尚書第”、吏部尚書余懋衡的“天宮尚書第”、禮科給事中余懋慈的“都諫第”、副都御史余自怡的“駕睦堂”、兵部主事余維樞的“司馬第”等。(在理坑住宿40元,晚餐108元,早餐6元,買茶籽油105元,門票20元/人,停車費5元/人)。

八點半,我們告別了這麼一家人。9:10到了清華鎮的彩虹橋。青山老林、綠水古橋之間處處掩映著飛檐翹角的灰白民居,遠處峰巒疊帳,一條小河逶迤流過,溪流清澈見底,一個廊橋橫跨而過。廊橋因為形似彩虹、橋身是紅色的故名“彩虹橋”。彩虹橋的橋墩是半船型,墩距因洪水大小分配;基石磊砌的緊密牢固,800多年依然完整的古樸廊橋與這如詩如畫的山裡水鄉完美結合,襯著清山綠水尤為婀娜裊娜、風情萬種。(門票20元/人,停車費5元/人)。

經過李坑、江灣,一路上景美水美路況很好。10:59分,裡程表1099.5公裡時,到了曉起。曉起始建於宋代,因有兩個村落,又有上、下曉起之分。上、下曉起雖規模都不大,卻山青水秀、野碧風清,曲折寧靜的小街巷,青石鋪就的古驛道,都令人留戀忘返。(曉起門票20元/人,停車費5元/車)。

到達江灣(1107公裡)時,已到中午時分。街邊的飯店不大,可口飯菜卻把我香的直舔嘴巴。用過午飯,因江灣門票貴且和其他古建築沒有什麼特色,我們就不去了。

14;17分出發到李坑(1124公裡)。李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建村於北宋大中年間。村內的明清民居宅院沿澗依山而立,粉牆黛瓦、參差錯落;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青石板道縱橫交錯,石、木磚各種溪橋數十座連通兩岸,構築成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順著小河,沿路都是賣龍尾硯和木雕飾品的小店(李坑門票30元/人)。

婺源縣建於唐朝開元28年(公元740年)。婺源自古就有“書鄉”的美稱,從宋代以來,婺源文學家朱弁、理學家朱熹、纂刻家何震、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等許多名人。其中汪口俞氏宗祠氣勢雄偉、工藝精巧,被專家譽為“藝術寶庫”;紫陽古街上保留著朱熹祖居;建於隋代的詹氏一世祖墓每年都吸引著上百萬的台灣詹氏後裔前來觀光、祭祖。婺源的靈岩古洞群、古樹名木、明清建築及古文化,是當地的四大特色。在婺源游覽最好是徒步行走,在青山綠水中,,來婺源旅游會感受到別一種寧靜清悠的享受。婺源物產豐富,婺源的四色特產非常有名,所謂四色,就是指紅、綠、黑、白四種顏色當地的綠茶簡稱“婺綠”,是明清時期的貢品;獨特的淡水魚種荷包紅魚鯉魚是釣魚台國宴上的珍品;龍尾硯即歙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江灣雪梨則被譽為“江南梨王”。

游婺源東線:李坑,汪口俞氏宗祠,江灣(江總書記祖籍),上下曉起古建築

游婺源北線:延村古建築,,沱川理坑官邸建築,

因事先行程臨時改變和時間推算不夠准確,返回景德鎮時,(時間17:44;裡程表1211公裡;加油178元)因沒預定到酒店,在景德鎮賓館前台服務員和市區交警的指導下,我們還算順利的住進了鬧市區的鑫盛酒店。

洗去了一天的風塵後,我們來到打聽好的毛仔風味小吃店,准備大吃一頓。在清秀、麻利的服務員指點下,我們品嘗了炒粉、蓋椒粉、炒年糕。一天的舟車勞頓,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食欲,對具有的能大快朵飴的享受各種風味、各種口味的美味佳肴的水平,令我們自豪不已。飯後我和先生心滿意足的閑逛到市中心,在瓷器大世界,我因琳琅滿目的瓷器高興的頭暈目眩,瓷器商因我白天曬的通紅的手臂及脖頸驚異的頭暈目眩,就這樣心情跌跌宕宕,腳步溜溜達達的回酒店睡了。

五月三日

整整一天,我們在瓷器市場、瓷廠門市間走街串巷,在紅葉等精美的瓷器中精挑細選,終於了結了我多年的心願,也完成了此行的目標。雖意猶未盡,但卻滿載而歸,於是心裡唱著“不虛此行呀!不虛此行呀!”,更令人稱奇的是中午在毛仔風味小吃店同樣的座位旁,碰到昨天晚上的那一伙游客。

下午16:08分,裡程表1252公裡,我拖著僵硬的雙腿,喚醒車上熟睡的先生出發從九景高速回九江。路上想起一後備箱都裝滿了件件都愛不釋手的瓷器,還抑制不住咯咯直笑,真有點“抱得美人歸”的成就感。

17:11分,裡程表1362公裡,通過鄱陽湖長江大橋,它很有氣勢,雖沒有鄭州黃河二橋那樣壯觀、漂亮,也足以讓人感慨萬千,全身的血液也能向江水一樣澎湃、流淌。

17:24分,裡程表1383公裡,到達九江收費站,繳費70元。在我們住宿的九江其士大酒店,推開窗戶就能看到長江,聽到渡輪悠遠、沉長的轟鳴,自己像是許多故事裡的人物——一個勇敢新奇的人,一個他鄉的過路人。洗漱完畢後,我們乘計程車到陽光酒店去吃飯。這家餐館生意很好,需要排號,幸運的是沒等多久就入坐了。酒店的魚丸湯好看又好吃,營養又美味。飯後我們圍著市內的南湖和甘棠散步回酒店,趁著湖水夜色,混在老老少少、有唱有跳的市民中,像在逛集市。不知不覺就迷路了!我們快走到“天邊”了!

五月四日

11:30分,裡程表1438公裡,到達了廬山。廬山門票135元/人,停車費30元/輛。停好車,順著崎嶇蜿蜒的山麓,我們先到了花徑。

花徑相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詠詩《大林寺桃花》的地方,這裡幽靜、清新,杜鵑花正當燦爛,麥穗松令人驚奇。錦繡谷及仙人洞的游人並肩接踵,由於人多一個孩子不慎踏入坑裡;身旁一群天津人談論對“五老峰”的向往。

隨著人潮緩緩挪動到山下,廬山景點雖多,山景也算好,可擁堵的人群削減了游覽的興致。於是,我們臨時動意到先生常提到的白鹿書院去看看。

12:23分,裡程表1481公裡,經過威家收費站,繳費15元。

12:37分,裡程表1497公裡,白鹿洞書院到了(門票30元/人)。書院因唐朝李渤兄弟在此隱居養白鹿自娛得名。南唐建廬山國學府,北宋改名至今,為當時四大書院之一。經南宋理學大師朱熹重建擴充,聲名愈振,被稱為“天下書院之首”。其實比河南的嵩陽書院有所不及,沒有規模、沒有文人氣質、沒有書香氣息,只有清澈的溪水把磐石洗刷了上億年。

來白鹿書院的路上,無意中看到“三疊泉”的路標牌,多像是老天安排好的,去吧!在小鎮一家小館子吃了飯——先生吃的不多;我吃的很香。

三疊泉門票51元/人,這裡真的比道聽途說的還要好,雄偉霸氣的巨石和輾轉婉約的流水相互承載著、成就著。每次攀登,先生總要問“還上不上?”這次也不例外。這是一個令人沮喪的問題,有關心、無勇氣;有愛護、無毅力,拜托他以後不要再這樣,相信我!

廬山瀑布首推三疊泉,當地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三疊泉位於五老峰下,飛瀑流經的峭壁有三級,溪水分三疊飛瀉而下,落差共155米,很是壯觀。 每疊瀑布各具特色,上級如飄雪拖練,中級如碎玉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站在第三疊抬頭仰望,三疊泉水拋珠濺玉,宛如白鷺千羽,又如明珠飛灑。有趣的是,歷史上,三疊泉曾長期未被發現,直到南宋,三疊泉才被人發現,漸漸贏得廬山第一景觀的美譽。三疊泉瀑布是我見過的最飄逸的瀑布,水霧飄渺,如絲綢般柔軟,像仙女的裙帶。

16:51分,裡程表1505公裡,回到九江市,加油136.7元/28.3升。晚餐是長江河鮮,原因之一,明天要返回鄭州;原因之二:他像狂犬一樣朝我喊。但是臭鱖魚、長江鰣魚確實鮮美無比,不枉他一番苦心。

五月五日

清晨下著毛毛細雨,在潯陽江畔玩耍。

8:30分,裡程表1544公裡,九江大橋收費站,繳費12元;武漢蔡甸服務區加油25升,126元。下午17點多就到鄭州了。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