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成了城市難民,面色土黃,眼神呆滯。在攜程順利的找好三山島的資料,簡單的計劃下,周五大早開始“逃難行動”。蘇州火車站西廣場的20路車,已經改名為502。這是去東山鎮的唯一的公交車。我東倒西歪地在晃晃悠悠的車上睡足100分鐘。伸個懶腰下車,問問路人就找到了東山鎮環島巴士,莫釐路上。這讓我想起家那邊,每每要去海邊必坐的小巴。20分鐘內和回島的居民一同在上上下下的環島路上前挺後仰,還好我不暈車。 太陽好大,正中的將所有的光,熱一同垂下。沙灘碼頭的天藍藍的,輪渡就停在一邊,開船的時間絕對固定,下午兩點半。等開船多少有點煩躁,看看周圍的島民坐在船裡閑聊著,分吃著楊梅,西瓜。還有小女孩大聲的說著老師的評語,那是我們小時候的學生手冊必有的。時間隨著我也融入他們的閑聊中到了,船開了,在碧綠的湖水上穩穩地走,三點的陽光撒在湖面上,亮閃閃的,風吹進來,要人分外心情好,睡覺睡覺,和大家一起睡。 船一靠岸,島裡的人都迎出來接自己的人,就像趕集那樣熱鬧,很有人情味。門票已經從之前的二十五元漲到了四十五,朋友借給我的三腳架隨著我在路口走走停停,儼然游客樣。旅館我不急著找,一切都不再想做任何的計劃,只要自己高興,就像那些島民那樣。我順著小姑堡的方向走過去,我勇敢的承認我是東南西北盲,所以我不知道我自己所在的方向,只是按著這些路標慢慢的移動小碎步。 姐妹橋,略帶弧形的兩橋彙成一個交叉點,將你要走進的路直直的指向前。站在整齊的板磚上欣賞一池的荷花,微微的感到楊柳隨風帶來的一點涼意。左手邊是去小姑堡的路,右邊則是板壁峰。棗樹下休息的老伯說的話我一點都聽不懂,在旁人的翻譯下,我大致清楚原來老伯說帶路,而且是優惠收費。當然我是要我的自由時光,所以笑笑拒絕了。既然不知道該先去哪邊,那就先行山咯。古人雲:先行山後平路。沿著石級一口氣地往上衝,長久不運動的我有點喘,都市病。轉過一個小的景點,眼底就是遠處的兩座未知名的島。我站的位置是小姑山,島上另外的兩座山是北山和行山。波光淋漓的湖面上有一艘漁家的木船,景色非常好,視野也很開闊我不禁很大很大聲的“哇”,吐出廢氣。修葺過的石路很明顯告訴你路在哪裡,我不願過快的移動,就如上海的人潮。在路旁的綠木長草的掩映下,我拍著湖中的島嶼,順光的,逆光的,一邊大大的呼吸笑著對遠處。板壁峰削挺的側面在成品的地圖上很好看,我換了好多角度去表現,大概是我愛水大於愛山,所以我只是拍下它給自己一點留念,而不期朋友們的贊賞。就在這個地方,向上是蓬萊亭,向下就可以到小姑堡碼頭,我看著地圖決定去找這個碼頭。石路的草長很高,看的出沒有太多人行走過。一路慣性的小衝著,兩旁的果樹擋住了熱熱的陽光,我認出了棗子樹和桃樹,其他我不知道,只能怪自己多年前沒有學好生物課。路竟然就到了一片民居,岔口就是我剛剛決定是否先去小姑堡還是板壁峰。我呵呵的笑自己,路人善意的說我故地重游。我順手拍著民居這邊的路,電線上的雛燕,牛廄裡的干草都不放過,典型的沒見過世面。什麼看起來都是很樸實的。天有點變了,風在瞬間大了起來,吹落了我所有的汗,我拿著地圖問農家小姑堡,十二生肖石,白貓石該怎麼去。地圖在人家的手中比劃著,我總算知道我身處何處。我順著民宅的路找到了十二生肖石,那些被大家稱贊的石頭是需要劃著船看的,我沒有太大的興趣,只是被這個在山頭下的碼頭完全吸引住了。天空的暗雲正在將太陽掩藏,遺漏的光線斜斜的照著湖面,那艘木船的主人正在收網回岸。已經泊靠在碼頭的船,主人吹著風,補著綠色的網。這些網就和蜈蚣風箏一樣,長長緊緊的連著,橫臥在地上,裡面的湖底石子,誤入的蟬,青蛙讓你知道它的真實身份。太陽完全被擋住了,船家正在靠岸,我的帽子在地上打了幾個滾,已經回來的鴨群看著我追帽子。吹夠了風,拍夠了照片,感嘆夠了,好巧雨點快速的打了下來。撐著傘我按照剛才人家的指點嘗試去找那條從小姑堡穿行去西湖堡的路。農家說,這條路特別不好走,是當地人自己走出來的。我決意要自己繞島一周,但是真的是失敗,又迷路了,我回到了板壁峰。沒有人會責備我沒有方向感,更說不上我浪費時間,這點千真萬確。到板壁峰時,雨停了,太陽又來了。坐在白色的大岩石上休息,抬頭就能看到蓬萊亭,周圍沒有什麼游人上來,對著相機做一個享受的表情。蓬萊亭很普通,六角的,頂是江南典型的瓦片。亭子周圍不細看會以為必須沿路返回呢,其實還有一條被草蓋住的石路。剛剛是上行,現在就是下行了。重心的力量拖著身體向前衝,可是草很長,不小心會打滑。所以要控制自己的平衡。這邊的山,因為也是人少走,可以看到很多果子自然掉落在石路上,成了天然的養料。帶刺的植物不小心就鑽到我的襪子裡,刺到了肉裡。等下了山,才感覺到痛。我忘記把挽到膝蓋的長褲放下來。下了石路,箭頭清楚的指向西湖堡。順著民宅間的細路一點點的感覺方向,又走到了死胡同,大家都很善良,我聽不懂他們的話,但他們的手勢告訴我該怎麼走。我在不斷的迷路中不斷鍛煉著我的聽力,看著指示牌說的明清建築群,我有點迷惑。其實我已經身處其中,只是我還在滿腦子的想“群”。看著地圖在腦子裡虛畫著建築群的情景,有人騎著車子衝了過來,我一伸胳膊攔住去路。有意思的事情還真是不少的,這個我第一個順利交談的人,原來也是游客,也從上海來,也是來散心的。後來,這位我到現在都沒有問過名字的驢友,用他的話說“撿回個小女孩”,我跟著他去他住的農家,他說老板阿姨人很善良很會燒菜。我大汗淋漓的進了門,旅館很多客房正在裝修,進了房間放下背包,阿姨主動帶我們去清儉堂,竟然就在住所對面。這的確是一個意外的收獲。白色的牆體,很大氣的風格,一看就知道是大戶人家,只是現在的後人聽說早已移居海外,將祖產賣了。畢竟是私宅,所以不是可以隨便參觀的,好在內部裝修,又是傍晚,我們找到了後門,低著腰,不停的穿梭在廳堂,門進間。昔日的雕花橫梁,家具依舊保持原狀。在暗暗的光線下,裝修的工具隨處可見,而已經裝修好的前堂,讓人不禁就看到了昔日大宅的豪華。 大概是我失水太多,所以毫無餓意。阿姨端過來的酸梅湯,冰涼解渴,碗裡還能見到梅肉絲,這是自制的。我捧著碗連續喝掉了兩碗,一時間肚子飽了,不過眼前新鮮的太湖白蝦,家養的雞熬煮成的湯,新鮮的蔬菜,我怎麼會放過。湯足飯飽,看看世界杯的花絮,房子外已經分外安靜,島民早早的睡了。連衝個涼,都覺得非常大的聲響。濕著頭發,站在樓上看看深藍的夜空點點的星星,亮亮滿滿的,風吹過來舒服極了,真是不舍得睡覺。對面的清儉樓空寂靜幽,黑色的瓦頂,也不禁要人浮想聯翩,而它也更加凸顯了這裡的安靜。零星的燈光從樹木間映射出來,那是其他人家的,其實我們是離那的光的很遠的。我起床的時候已經是十點半了,說實話一點都不想起來,整個晚上都沒有做夢,也沒有斷斷續續的醒來又睡去。驢友熬夜看世界杯,但早已吃完早飯和阿姨聊天。看到我的時候笑我好懶,但是又無限理解我的說這裡就是睡覺的好地方。他的睡覺時間是下午,整整一個下午。中飯好吃的不得了,大早叔叔去撈白魚,鱖魚,銀魚,所以飯桌上有清蒸白魚和鱖魚,加點點干辣椒鮮得很;銀魚是和蛋炒的,加了些韭菜末,很讓人有食欲;清煮的湖蝦,甜甜的;涼拌黃瓜再加紅燒土豆和新鮮的蔬菜。當然阿姨還拿出她親自做的酸梅湯。我吃的比昨晚多多了,雖然阿姨放油是很多的,但是很久都沒有嘗到家做的菜。在食物沒有被“破相”前,我們四人拍了張很溫馨的照片。每戶農家都有水井,阿姨家的水井裡吊著西瓜,井水很涼,我一邊量直徑一邊問驢友,這麼窄的井怎麼能讓古人投進去,故宮裡那口珍妃自盡的井一直都要我迷惑。驢友說是沒問題的,但是我始終覺得都不可能,我已經算是瘦的,但還是覺得我會被卡住的。然後我們還無聊的在假設頭先進還是腳先進。廚房很大,可以說是現代與傳統的結合。要燒柴火的大灶,現在我們用的煤氣灶,冰箱,抽油煙機都有。院子裡種滿果樹,枇杷已經收獲掉了,青青的棗樹,橘子樹都要到八月底成熟。旁邊的桃子雖然不大,但是已經成熟脆脆甜甜的。我和驢友忍不摘了一顆青葡萄,酸到牙,阿姨說八月底水果都會成熟了。水井裡的西瓜賽過冰鎮的,做為飯後的甜點,也被我們消滅掉了。瓜皮被合理利用,後院裡肉墩墩的麻鴨、白鴨和雞搶著拿它解暑。午飯吃完的時間是很早的,自然午覺也都是提前的。我推了單車,拿好地圖四處晃悠。天氣涼爽,風很大,有點要下雨的樣子。在路心擺好三腳架准備拍自己騎車愜意的樣子,引起一只紅臉貓的注意,我忙著在兩頭跑來跑去的拍自己,它在一旁看我這個無聊陌生人的“傻”舉。騎著車子找地方玩,我實在不能形容它是多麼的方便了。秦少游的故居就臨著西湖堡,他的第七十代後人在和每一個來這裡參觀的人聊聊故事。西湖堡的視野要比小姑堡開闊,湖面上的快艇不時的飛過,看的出生意很好。大風攪起湖底的泥沙,昨日還清澈的綠色變成了混混的黃色。高高的蘆葦也被吹向了一邊,都互相緊緊的貼著。站在石級上,浪被打的很高,隨時都在逾越石級。除了打濕石板外,還在顯示它的力量,那就是打濕我的褲子。和湖邊嘩嘩的大風不同,島內安安靜靜,只是偶爾有游客坐著電瓶車呼的經過。島上比較特別的是古溶洞,那些岩石來自四個不同世紀,成分復雜讓我根本不能記住。溶洞的另一個小小的分支處,是地圖上的碑廊。看門的老伯在喂孔雀,這些動物不能在這個有著著名書法家的碑刻的院裡,任意的散步,被除去了尾翎只能羨慕在院裡四處走的雞。這是唯一有些遺憾的地方,不過有人類居住的地方,事情總是這樣的。我還在游思,暴雨就嘩的來了,碑廊的位置是比較高的,所以可以清楚的看到下邊的果林。雨所帶來的特別之美就是將一切都還原成最干淨的狀態。我冒著雨將車子推下去,一路上的泥重重的裹進了車輪,好在還是走到了石板路上。輪子上的泥在雨中被衝洗掉了,我第一次撐著傘騎車,在上上下下的路上我終於練就了這樣“技術”。找到了另一個碼頭,東泊碼頭,我已經失去方向,似乎前行的路是和來時的路是平行的,但是事實不是。當另一家旅舍主人看出我迷路,告訴我島上任何一家他都認識,我相信所以我很快找到了正路。 回到主人家總是很不好意思弄髒了人家的單車,主人不在意,但還是把所有沾染的泥巴清除干淨。所以可以想像下,拿著吊桶從井中打水,衝衝車輪,再擦擦干。最後的真的很有成就感,哪裡還能找到比新車還新的車子呢。晚飯後天黑下來,我出去走走。不時冒出來的蛤蟆總是要嚇倒我,我實在是怕這個生物。空氣很清新,還會聽到蛙聲,或者是一些其他躲在暗處的昆蟲聲。小賣店保持的是我們小時候的形式,大家聚集在那裡聊聊天,看看電視。即使是陌生人的我也很榮譽的享受一塊西瓜,島民的基本待遇。這裡可以說夜不閉戶,沒有人擔心會丟什麼東西,可見這裡的淳樸之處。 周日的早上很早的就起來,舍不得貪睡而錯過晨間的景色。晨光中的清儉樓,遠遠的其他人家的窗口,路上去干農活的島民,還有在露天大水池洗衣服的主婦,四處躲藏在草叢的野貓,都是美麗的景。騎著車子在清早快快的穿行,呼吸新鮮的空氣,因為不舍得離開,恨不得將所有的景都收入眼中。泊船的地方,船長剝著青豆,豆莢都喂給了湖中透明的銀魚,趕在開船前青豆都被家中的主婦拿回家。一個小時的行船,滿心都是留戀。清清綠綠的湖水,將所有不願想不願面對的東西沉入底,看別人開船、撒網捕魚、在船上煮飯,就連路程也都安排了節目給大家看。還記得,大批的漁船在渡船尾出現的時候,感覺似乎大批海盜出現,呵呵,當然只是來形容那樣的一個陣勢。快樂的做了兩天的臨時島民,快樂的回來打翻身仗。

(逆光下的湖中島)

(湖面)
(暴雨即至)

(安靜的島)

(沙灘碼頭)

(野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