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穹窿山過原始森林之夏

作者: 唐泊虎

導讀 (穹窿山) 早就聽說穹窿山三茅峰頂海拔250米的望湖園別墅是蘇州地區的稀缺資源。既然叫的是“望湖園”,顧名思義,別墅們都面朝著太湖,錯落於山頂的叢林之間。由於一共只有9幢,所以去之前記得要提前預訂,以免被向來愛“霸山占水”的上海游客擠走了你的好興致。早晨“蘇州第一山”的日出 乾隆曾有詩雲:“太湖萬頃在襟袖,穹窿億丈凌星辰。”以太湖之廣襯托 ...



(穹窿山)

早就聽說穹窿山三茅峰頂海拔250米的望湖園別墅是蘇州地區的稀缺資源。既然叫的是“望湖園”,顧名思義,別墅們都面朝著太湖,錯落於山頂的叢林之間。由於一共只有9幢,所以去之前記得要提前預訂,以免被向來愛“霸山占水”的上海游客擠走了你的好興致。早晨“蘇州第一山”的日出

乾隆曾有詩雲:“太湖萬頃在襟袖,穹窿億丈凌星辰。”以太湖之廣襯托穹窿之高,用詞雖誇張了些,卻也寫出了穹窿山位居太湖東岸“群山之冠”的實情。

位於蘇州城西南的穹窿山,主峰大茅峰海拔341.7米,高過太湖72峰之首縹緲峰的海拔336.6米,更高過了常熟名山虞山的海拔261米,最關鍵的是比無錫的惠山的海拔328米高出了13.7米,這樣,穹窿山不僅成了名副其實的“蘇州第一山”,也坐穩了太湖東岸“群山之冠”的寶座。

在大茅峰上看旭日東升,雖不如泰山上的日出來得氣勢昂揚,也不如峨眉山的日出來得光彩奪目,但其驚心動魄的程度卻並不遜色多少,沒有了山的遮掩,從平坦的蘇州城方向升起的日出更坦率的露出了自己的“蛋黃”臉,毫不吝嗇的為姑蘇的大地和大地上的矮峰、樹梢、塔尖和粉牆黛瓦們鍍上了一層金色,雖然升起的永遠是同一顆太陽,但眼前“姑蘇沐恩圖”卻是如此的獨一無二,如此的溫暖祥和,雖然升起的永遠是同一顆太陽,但家鄉的日出永遠是家鄉人心中的唯一。

上午上真觀、清涼御道

穹窿山2萬畝的林地面積使得一切都掩藏在了樹林之中,時常有聞其聲不見其面的感覺。比如望湖園和上真觀近在咫尺,用來引路的卻是在晨風中直響的銅鈴聲,走到近旁猛一抬頭:呵!好大一座道觀!

史料記載上真觀有1000多年的歷史,然而真正形成如此規模的是在明末清初的時候,除卻開山的鼻祖茅君,明末的施亮生在這裡基本上是“二祖”的地位。施亮生早年是闖王部下,其當初的職責大概是聯絡關外的力量,卻沒想後來漢人痛失江山於關外人,倍感辛酸和荒唐的他於是做了道士,雲游中到了蘇州城西南,一眼相中了這裡背山面湖的絕佳風水,於是動用了和當年結識的幾個滿清親王的關系,說動康熙御敕了錢和地,建成了這樣一座大觀,康熙和乾隆下江南的時候,這裡作為江南為數不多的皇家道場,成了祖孫皇帝倆必去的地方,到今天康熙留下的是“上真觀”三個御字,乾隆留下的是一株240年歷史的廣玉蘭和一片行宮的遺址以及在現在望湖園位置的一處祈福場地及御碑。

御道長約900米,石階采用的均是本地的山石,並沒有采用人字形的青磚鋪地,也不用再聽一遍在江南其它乾隆遺跡處常聽見的所謂“皇帝腳踩萬人之上”的說法。御道的山下入口處是竹林縈繞,到了山上則是大樹掩映,說明了一路上都有綠蔭“護駕”,濃重的綠蔭下,濕滑石階仿佛永遠沒干過,而一條小溪時隱時現於旁側,又帶出了無盡的涼意……看著乾隆飲泉水留下的“雙膝泉”,不禁要想原來乾隆也蠻“頑皮”的。

正午望湖園山野菜、寧邦寺茶

住過了海拔250米的別墅,自然也不能放過海拔250米的餐廳。山野的葷菜油而不膩,素菜則可以幫你搜腸刮肚的下油,而一道葷素搭配的“水面筋燒筍絲”做得清爽宜人,是非常不錯的一道夏季菜肴。

寧邦寺的茶在周邊早已是遠近聞名,午後的小茗自然不能錯過此山中絕品。為坐落於寧邦塢(山中最著名的2個山塢之一)之上的寧邦寺迎客的是一棵千年的銀杏樹,而茶桌之上為我們遮蔭的居然又是一棵長了600年的黃楊,百年以上的黃楊都是非常珍貴的庭院樹,600年的更可想而知。在韓世忠玩月台邊生長的茶樹充分吸收了寧邦塢成片的參天大樹下的雨露靈氣,再以山塢最陰涼處一道百丈泉的水煮沸成茶,再平凡的一條舌頭想不為此茶湯感動也不可能了。

下午茅蓬塢原始森林、孫武苑

小睡片刻,再坐上觀光車,在山間的盤山公路上(順便提一下,一條12公裡的盤山公路是穹窿山的另一項蘇州之最)被山風一吹,清醒之後緊接著來的就是振奮。

車到茅蓬塢森林邊,皮膚就已感受到來自森林的涼氣,果然,進入之後,完全是兩重天的感覺。1個字形容是“爽”、2個字形容則是“清幽”,5個字是“無比的清幽”……聽導游說這裡80年代初就被評為了省級自然保護區,是蘇州市目前唯一的自然保護區和最原始的森林,夏天的溫度一般比外面低8度,每個人都夢想的去掉8度的夏天在這裡可以實現了!保護區裡共有217種名貴樹木和37個種群的稀有植物,其空氣中的負離子濃度是一般城市居住區的400~500倍,對於市民來說,到這裡走一趟就是洗一次肺。2500年前在這裡天天“潤肺”的孫武難怪能寫出如此偉大的《孫子兵法》,地靈人傑的說法又一次得到印證。

NBA功勛教練喬丹的師傅號稱“禪師”的傑克遜,曾給自己的每個弟子一本《孫子兵法》,並評價說這是一本“教你如何提高團隊競爭力的書”———在完全看不見硝煙的地方,孫子的書依然是如此的靈光,那麼,在今天和平與戰爭依然是一對孿生兄弟的地球上,第一個把戰爭上升到國防高度的孫子被稱為“兵聖” 實在是一件眾望所歸的事情!

又是一棵銀杏樹下,孫子一生的故事被6幅壁畫“棄齊奔吳、七薦孫武、吳宮教戰、登台拜將、西破強楚、傳世千古”刻畫得鮮活生動,看來,沾了兵法的東西想不靈光都不行!

孫武的銅像被雕得栩栩如生。濃眉下的雙眼炯炯有神,一枝充滿靈氣的大筆早已被游客渴望沾點靈氣的手摩挲的光滑金亮。銅像下四個大字“兵聖孫武”,其中的 “武”字被寫成了一個“止”和一個“戈”字的上下合體,這個“止戈”武充分的展現了《孫子兵法》的精髓———和平!

不同於往年,如今的藏書人也開始吃“伏羊”了(三伏天吃羊肉),山下的藏書鎮美食一條街早已打出了“游穹窿聖山、品藏書羊肉”的路牌!看來晚飯又有著落了。

黃昏洗個太湖澡

從穹窿山驅車到太湖邊,不過10分鐘的路程,濕地公園、太湖新天地、“水上夏威夷”在太湖邊一字排開,過了一天的原始森林的生活,於黃昏之際縱身入太湖,清清爽爽的翻幾個浪花,在落日的余暉裡想起了清晨與日出,夏日的一天神仙日子結束在即!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