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作旅行,我都會做很長時間的准備,選目的地就要占去80%的時間。
也許我是屬於比較懶的那種,所以對於山和水,我往往傾向水,其中很大的原因又是我對旅途的棲息地看得非常重要,名山周圍的酒店設施相對較差是不爭的事實。而且雖然登高望遠可以提升心智,但是勞人筋骨也是一定的,記得最後一次登山是98年去廬山,從三疊泉上來的第二天連下一級樓梯都覺得腿已經不聽使喚了。
現在說旅游,已經跟旅行有點背道,首先會考慮度假的因素,那種孤身背包行走天涯的壯舉一下子會被海邊酒店、藍天白雲、水清沙幼加上一大桌子垂涎美食的景像占據整個腦海。你不能否定水邊那種放松的環境,更不能拒絕那種層次的服務。
朱兆瑞用3000美金周游世界,他也在書中寫下“住好吃好玩好”的旅行感受。
雖然在廣東南海工作過也沒有上過西樵山,最近有打算西樵一行,是因為發現了在那裡中旅有家比較新的四星級酒店環境不錯,也只是計劃在白雲洞的星級酒店吃吃睡睡,在游泳池游游山水。並不會像以前去一個地方就要把那個地方的名勝走個光光,一個不能少,生怕在哪個去過的人面前露怯。
對於登山旅行,相對於去江湖海邊旅行自助游不方便也是一個考慮的因素,特別是和家人出門,安全因素會占很大比例,登山的不可預知性太大了。
喜歡看CCTV的《行走》,昨晚深夜還看人家花7天走130多公裡登上昆侖山火山口的壯舉,就像有時也去WINDOWSHOPPING一樣,對我來說,名山拿來看看不時激動激動心情,也許就是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主要目的了。
誰讓我越來越懶呢?甚至有些地方通過在網絡和圖書裡通宵達旦的閱覽後有“不去也罷”的思想,但是在BLOG寫下文字時又會不禁想下一個目的地會是哪裡呢?
更多旅游心情交流http://gzgangang.blog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