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遍游記

作者: 銳的笛

導讀依懸崖而建的雲梯,把我身上的汗水和熱量消散了,我穿越峽谷的信心卻更強了。三上黃山,就為此行而來,怎會就此打道回府呢!查資料時,在照片中曾見過此道,心裡有些准備,。只是身到現場,即使不恐高,要順著下面是百丈深淵的雲梯下行,心和腿總有點虛。再陡的山道是是實的,現在腳下的石板卻是空的。看到崖下有人在用屁股坐著往下行,走得倒很穩當,也就效 ...

依懸崖而建的雲梯,把我身上的汗水和熱量消散了,我穿越峽谷的信心卻更強了。三上黃山,就為此行而來,怎會就此打道回府呢!查資料時,在照片中曾見過此道,心裡有些准備,。只是身到現場,即使不恐高,要順著下面是百丈深淵的雲梯下行,心和腿總有點虛。再陡的山道是是實的,現在腳下的石板卻是空的。看到崖下有人在用屁股坐著往下行,走得倒很穩當,也就效仿著這樣“走”。走了一段,忽然發覺,干脆轉過身來,倒退著爬雲梯,或許更好走。於是就馬上試行。一手拉著半邊園松木似的石欄杆,一手抓著上一級石階,兩腳輪流往下一級的石階下,腳立穩了,手再松開下移。這樣,不僅省力不少,心慌也好多了。而且還能光顧懸崖上的奇松巧石。。。。。。就這樣,坐著走,爬著下,不覺得已走完了雲梯,到了岔路口。第一個岔路口被稱作“一環”(大概是北京人起的名),有兩條支路,多一百米的路程,風景要好些,我選擇了另一條。“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今天路程數大,路又難走,少一點,好一點。走到了半山腰,又有一個路的岔口。一條向上,無疑是回排雲亭的。還有一條向下,是到達“二環”再通到谷底的。當然不會向上返回西海,於是繼續下行。大約下行了半個小時,又見左右兩條分支山路,這算是到“二環”了。聽人說,“二環”的路,左邊難走但風景好,我走了左邊。不增加路程,當然選擇風景佳處,來這裡,本就為了欣賞景色嘛!果然一路上石怪松翠,山道旁的溝溪裡還有涓涓細流。如有時間,仔細品味,許多岩石都能有形,只是行程有些匆忙。不過左路的風景是否勝過右路,我不敢說,因為沒走右邊,所以沒有比較過。終於到了谷底,下山運動的熱量,一下子被谷中的陰涼氣趕走,而且涼氣中略帶霉潮的味道,促使我加緊腳步向谷外走去。出谷沒見岔路,也就順著單一的山道往前走。只是現在已經不是下坡,而是上坡道了。上坡的目的地是“步仙橋”。大峽谷裡沒有手機信號,可我還是帶在身邊,當手表用嘛。七點半從排雲亭出發,現在已經十點出頭了。下谷用了三個小時不到點。還好的是,體力耗得不太多,因為是下山嘛。上山的路,雖然消耗體力,卻沒有了心慌的感覺。我獨悠悠的走,慢吞吞爬(有些地方,手可幫腳),一見平台就歇,還邊走邊吃,以減輕背包的負擔。所以一路倒也沒覺得太累,只有數碼機中SD的負擔加重了。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看到了“步仙橋”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