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泉城濟南可以說是"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現在想找這種老濟南風味,非芙蓉街、王府池子、曲水亭街、百花洲一帶莫屬。
芙蓉街位於泉城濟南的中心,南起泉城路、北至西花牆子街南口,因街中路西有芙蓉泉而得名。是濟南的標志性街道之一。
從芙蓉街走到東花牆子街,東行到起鳳橋街,再走就是王府池子街了。腳下踩著光滑的石板路,一路上穿街走巷,窄窄的街道是老城區的特征,走到王府池子街中段,向西一轉,一大片碧綠池水呈現眼前,令人頓時豁然開朗。王府池子街東起西更道街,西連芙蓉街,北抵起鳳橋街,南接平泉胡同,布滿了老城的風情。王府池子形狀並不規則,長30米,寬19米,池岸是用大塊青石砌成。很久之前,王府池子裡有十幾處泉眼,池子便是泉水彙集而成。現在去看,王府池子的泉水仍然透明清澈,從南往北緩緩流淌。
王府池子周圍,沿街幾十棟民居依池而建,而這些居民則幸運地成了濟南真正的泉水人家。池子北岸的大院是王府池子街9號,據說是泉邊歷史最悠久的民居。院子裡只有東屋是一棟黑瓦頂老房子,外牆皮已經斑駁脫落,露出了裡面的土坯,其余的建築則是再普通不過的平房,絲毫看不出這是有著百年歷史的大院。
王府池子南側有一座涼亭,廳內設有石桌、石凳,無論晴雨,市民都可以在這裡休息、品茶、觀泉。池子東西兩側也是平房,西側是一座二層建築,地基全由青石砌成,高大而有氣勢。東西平房地基大部分浸在水中,歷經多年,池子周圍綠樹成陰,頗有江南水鄉韻味。池中有不少人在游泳嬉戲,這也許是王府池子親近居民的一大特色吧。
從王府池子街出來,沿西更道街向東,就是曲水亭街了。從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來的泉水在此彙流成河,與曲水亭街相依,一邊是青磚碎瓦的老屋,一邊是綠藻飄搖的清泉,白天臨泉人家在這裡淘米濯衣。黃昏時分,河邊聽書品茶。多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