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前幾日,得到噩耗,台風“格美”將光臨福建,並直接影響廈門。哎,從此開始憂心忡忡:擔心出發航班因此取消,擔心旅游景點因此關閉,擔心回程航班因此延誤…接著幾天天天登陸氣像網站,觀察台風路徑,分析氣像雲圖,可以算是半個氣像專家了。7/24上午9:20,航班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很順利地抵達廈門高崎機場。走出機場,絲毫感覺不到台風的征兆,談不上風和日麗,但也風平浪靜。由於擔心台風會對後幾天的行程造成影響,無奈只好對行程做了臨時調整。趁著天氣還不錯,將重點鼓浪嶼作為第一站。事實證明,這樣的安排是十分明智的。從機場出發,在悶熱的27路上煎熬了將近1小時後,到達終點站—輪渡。首要解決的是午餐問題。美食地圖上羅列了許多特色小吃店,並標明了其大致位置。沒想到這一簡單任務也搞得我們暈頭轉向,許多地圖上標明的小店根本不知去向,再加上廈門的道路曲曲折折,東拐西彎,一不小心便迷失了方向。最後憑借著指南針加上路人熱心幫助,終於走上正路,找到一家沙茶面店鋪。店面很小,客人也不多,要了沙茶面+蝦面+春卷。第一次吃沙茶面,湯很濃稠,料也很豐富,的確名不虛傳。春卷很奇怪,不是上海那種煎炸出來,個頭很大,餡料飽滿。蝦面的感覺就比較一般了。填飽了肚子後,沿著中山路回到輪渡口,並從小販處購買了一份廈門地圖,以防再次迷路。來到岸邊,隔著碧綠的海水,不遠處的對岸便是向往已久的鼓浪嶼。此時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如上海浦東浦西一般。輪渡是廈門至鼓浪嶼的唯一一種交通方式,相對古老的交通方式給鼓浪嶼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上島後,很輕易地找到了行李寄存點,寄了大包後,來到前方的游客中心。游客中心有免費旅游手冊可以取閱,同時也有《走進鼓浪嶼》地圖銷售。盡管這份地圖並沒讓我們在後來的行程中少走多少彎路,但其對鼓浪嶼各景點的介紹十分詳盡,印刷古樸而精美,非常值得收藏。沿著龍頭路前行,一路上小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聽到最多的就是台灣走私香煙要伐?台灣走私眼鏡要伐?台灣走私打火機要伐…似乎所有東西都和台灣有關。尾隨某個旅行團,很快來到日光岩景區。爬上90多米的岩頂並不費力,觀景台上可以鳥瞰整個鼓浪嶼以及對岸的廈門島。向下望去,滿眼紅色屋頂建築被綠蔭縈繞,感覺很溫馨。我們沒有在山頂逗留多久,匆匆下山乘坐纜車前往百鳥園。百鳥園門口有個電影院,循環播放關於鼓浪嶼的記錄片,走累了有個地方歇歇腳還是很不錯的。我對鳥類沒有太大的好感,百鳥園內兜了一圈後很快返回,下一目的地菽莊花園。菽莊花園並未給我留下太多印像,可能因為身處江南,這類園林建築比比皆是,有點司空見慣了,而值得一去的是園內中國唯一的鋼琴博物館了。館內鋼琴種類之多令人乍舌,並且每個區域都有一位講解員,回答游客的各種問題。雖然對鋼琴是一竅不通,但一路走下來,同樣能感受到這種文化氛圍的存在。博物館的出口處,有鼓浪嶼紀念品出售,我們買了幾個鼓浪嶼典型建築的立體磁吸,經濟實惠又美觀。菽莊花園的邊上便是港仔後沙灘。看到岸邊大片大片的枯枝亂葉,與大海親密接觸的想法便一下子煙消雲散。而後,經過長途跋涉來到鼓浪石,天吶,又一次失望+後悔…最終吃了個麻糍消消氣,原路折返。一路走來,似乎島上每一棟建築都有它的特色與故事。其中不少舊使館現已成為當地民宅,感覺十分意外。由於時間有限,我們只是走馬觀花,沒有更多深入了解。另外不得不提的是,當地路名重復太多,盡管配備地圖與指南針,走著走著便會茫然不知身處何處。好不容易又走回龍頭路商業街,直奔“黃金香”。果不其然,年輕的老板大方剪下大片肉脯,分發給游客,另有各式肉松肉干等供隨意品嘗。哎,現在開始後悔當初沒多買點回家了…買完東西,在附近的餡餅店稍作休息後,開始尋找傳說中的魚丸店。跟著美食地圖尋尋覓覓,皇天不負有心人,總算嘗到了彈性十足的魚丸。這下心滿意足,取回行李後,擺渡至廈門,直接回酒店check in了。我們預定的是私人公寓酒店,位於廈大附近。來之前就了解到這家酒店性價比極高,88/天的價格竟然還是海景房。進門走近窗戶一看,果然風景不錯,房間正對大海,跨海大橋以及部分鼓浪嶼清晰可見,房間也算整潔干淨。待體力稍是恢復,出門在附近一家海鮮排擋吃了點東西,向白城海灘走去。途中經過廈大弧形的上弦場,可惜晚上只能看出個大概輪廓。地圖上看著挺近的路,徒步前行還是需要一點毅力與耐心的。來到海邊,發覺晚上的海灘邊仍有不少人戲水游泳。為了彌補早上港仔後海灘的遺憾,我們脫下鞋,卷起褲腳,感受海浪輕柔的衝刷。而後果是,回去路上滿腳沙子,一路艱難走回酒店。

(輪渡)

(日光岩上俯瞰)

(鼓浪嶼建築)

(白城海灘夜景)

(人行天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