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兩個三點水偏旁的漢字組合,自然勾勒出了一幅隨波逐流的畫面。飄浮與游蕩,組成了漂流最初的浪漫意味,令人心馳神往。如今的漂流,特別是以猛洞河為代表的峽谷漂流,作為一項時髦的旅游項目,被賦予了全新的含義:兩岸峽谷聳立,河流依壁蜿蜒流動、千回百轉;坐在小小的漂流船上,迎面而來的其實是一種企盼--期待驚險,期待刺激,期待與大自然的搏鬥…… 猛洞河,我來了!
為了不至於如落湯雞般狼狽,我事先准備了一件比較厚的雨衣,再加上漂流公司提供的雨披和救生衣,自認為足夠應付了。可在去漂流起點哈尼宮的車上,看著漂流宣傳片中湍急的水流和大氣的瀑布,我預感到所有的精心准備可能都會形同虛設。
漂流工具是形似衝鋒舟的橡皮筏:兩只氣鼓鼓的的圓筒中間由五根充氣杆相連,每條筏可載十到十二人,都跨坐在這圓筒之上;船老大就站在圓筒末端,以一根竹篙控制著小艇的平衡和前進的方向。到達起漂點時,正好有條船船尾缺三個人,我們就很自然地被插了進去。我本想走捷徑,直接從岸上跨到船尾,沒成想船體又輕又滑,一碰就往水中央蕩去;這讓我還沒上船,就“整體充分“地與猛洞河來了個親密接觸--事前所做的准備一瞬間變得毫無意義(實在沒有想到,預感這麼快就變為現實)。
筏子終於滿載出發,在很快轉過一道彎後,水面陡然窄了許多,可水流依舊平緩、祥和,整條筏子卻也安靜的出奇。不知大家是仍舊對我剛才有幸成為“濕人”的一幕心有余悸,還是正在為傳聞中的跌宕起伏醞釀著情緒?難道,這就是我向往的天下第一漂嗎?一葉小舟適時地追了上來,“船老大”怕不到十五歲呢?黑瘦的臉頰卻並不顯髒,明顯是太陽和這河水共同作用的結果;看到又一艘筏子,他撲閃著的大眼睛更閃出希冀的光芒。突然,他拿出一支水槍向我們噴射而來;雖然落點恰到好處,可還是引發我們船上幾個廣東妹子的尖叫聲,氣氛終於有點活泛起來!“軍火商”的演示很有效,不一會兒,我們就“軍力”大增;看著前面不遠處的混戰場面,人也變得興奮起來,就像枕戈待旦的武士,隨時准備和人決鬥一般。
終於“接上火”了!對手是一船陝西游客。水箭你來我往,尖叫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兩位船老大似乎早就習以為常,只漠然地看著這幫亢奮的鬥士。很快,我這位“濕人”就不再孤獨,真是“獨濕濕不如眾濕濕”啊! 這時,對方居然動用了“核武器”--一只水桶!“衝突”陡然升級,平衡瞬間打破,引得船老大不得不強行中止衝突,將筏子劃開。
“陝西幫”漸漸漂遠,我們的筏子也開始寂寞而不緊不慢地前行,這倒給了我靜靜欣賞風景的機會。原來兩岸地勢險峻,並不輸於張家界;怪岩嶙峋,擬人狀物,莫不逼真(你盡可以充分發揮你的想像力);各類林木花草遮蔭蔽日、蒼翠欲滴,或婀娜多姿,隨風搖曳。這時,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怪石、煙樹,結合成一副雅致的畫卷,實在令人感動!置身這峽谷之中,感受著來自大地深處和兩岸崖壁清涼、略帶潮濕的新鮮氣息,心態也安靜平和了不少,竟憑添了些許與世無爭的情緒。
“小心,坐穩了”,船老大的吆喝聲把我拉回到現實當中。話音剛落,一塊礁石撲面而來,大家不由自主地發出驚呼聲;船老大卻魔術般地一撐竹篙,筏子在堪堪撞上礁石之際募地轉向,墜入大約兩米落差的激流之中,伴著四濺的浪花和驚喜的呼聲,重又歸於平靜。這樣的過程就像一幕精彩的音樂劇,在不經意間迅速躍上高潮,卻嘎然而止,留下余音裊裊,令人回味無窮!這,也許就是我們這些熱衷漂流的都市人最願意享受的經歷了。
小舟繼續前行,河水時而平緩,時而跌宕,過程中間雜著大小“戰鬥”,持續地考驗著我們的興奮度和情緒轉換的能力。周圍的景色是愈發精彩了,尤其是那些瀑布,雖無宏偉的氣勢,卻大都如纖細的白練般垂掛下來,其間與崖壁上伸出的怪石和灌木碰撞,化作大珠小珠,飛濺四散開來,穿越本已清新濕潤的空氣,與河水融為一體。特別是“落水坑”瀑布,那銀白色的秀水,依依不舍地從山頂跌落,散開,彙集,再散開;三轉四疊後,沒入猛洞河那一腔碧水之中,為河水增添了幾分靈氣。
峽谷中的小動物們也並沒有為我們這些外來者刻意改變它們慣常的生活:一只黃綠相間、體形小巧的鳥兒在貼近水面的灌木上停留、嬉戲,全然對我們視若無睹,那份“自得其樂”的勁兒讓我們都不忍心去打攪它;可猴兒們卻不同了,它們的“聰明”使得它們會迅速地對周遭的變化做出反應,只要看到我們舉手,它們就會撲向岸邊,表情豐富地等待著飛臨的食物,並很快以讓我們嘆為觀止的手法和姿勢將食物據為己有,引得我們也樂開了懷……
漂流,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正得到越來越多都市人的青睞;它滿足了人們回歸自然的願望,其過程中親近大自然、沉浸於大自然中的感覺和對膽識和意志的磨練更為人們所熱衷和向往,使得人們充分釋放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以更積極、達觀的心態去面對壓力和挑戰。可以說,漂流,不但洗淨了風塵僕僕的人們那一身的塵埃,更洗去了人們心靈的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