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遍游記(八)

作者: 銳的笛

導讀這是我在二十四小時內,二上光明頂了。昨天是從天海回排雲樓時路經,因正是日落之時,本想借光。誰知雲海逞強,擋住了西邊的天空,我只得早早下山,返回西海。走平天豇到西海的石階路,到“風動石”(也稱仙桃石,就是那塊像“一指鼎”那樣的大石頭。)時,天還沒有全暗,拍了兩張嚇人石頭的照,照片背景中的西海天際,竟然還顯出幾抹晚霞的霏紅。原來這裡, ...

這是我在二十四小時內,二上光明頂了。昨天是從天海回排雲樓時路經,因正是日落之時,本想借光。誰知雲海逞強,擋住了西邊的天空,我只得早早下山,返回西海。走平天豇到西海的石階路,到“風動石”(也稱仙桃石,就是那塊像“一指鼎”那樣的大石頭。)時,天還沒有全暗,拍了兩張嚇人石頭的照,照片背景中的西海天際,竟然還顯出幾抹晚霞的霏紅。原來這裡,還能避開一些高空的雲層,看到落日呢!早知如此,就不在光明頂傻坐了。當時我這樣埋怨自己。現在又到光明頂了,今天這裡,是我游程中的一個重要景點,當然要好好的游覽一番。作為黃山三大高峰之一的光明頂,不像天都、蓮花那樣,峰頂險峻,平台狹窄。它的山頂高曠平坦,台面寬大,可容幾百人同時觀覽,所以成了觀日、看雲海的最佳處。又因地處黃山五海的中心,所以登此平台,黃山諸峰皆在眼下,景致壯美無比。可就是這樣一座來黃山必游的名峰,卻不在七十二峰之中,真令人想不太通。後來才知,它原是煉丹峰的主高峰,因其日照時間多於其他山峰,故稱其光明頂,這個響亮的名字,是後人贈與的。應該如此,光明頂受之無愧。趁著現在游人不擠,我爬上和蓮花峰對面的岩石,照了張同蓮花並肩的靚照;又站在大白球下照了一張全身,也不問問,是否要向氣像台支付專利費。今天雲彩很幫忙,分散著在半空中閑蕩,再也不成群結隊的飛奔了。有運氣能看到日落就好了。我盤算著,早早的在小賣部裡弄飽了肚子,就坐在房頂的球邊休息。平台上有陽光的地方越來越少,天色也漸漸的暗下來了。天邊的太陽落到晚霞裡去的情景,和日出有點兒相似,只是光線的明暗,在時間上掉了個頭。還有就是晚霞好像比朝霞更耐看,不知是雲彩的原故,還是地方不同的關系。借著晚霞的余輝,我向天海方向的下坡路走去。今晚住宿在白雲賓館,已經預定好了,所以很定心。其實在光明頂住也不錯,可我應該讓明天的路程少一點。今天的游程比較輕松,既是為了調整昨天的體力,也是為明天的下山積蓄些精力。黃山的四海:前雄、後秀、東奇、西幻,明天從前海下山,又是一場硬戰役。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