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四川十日記5

作者: 心上夏

導讀7月19日 打的到成都麥德隆,繼續我們在四川的假期,今天出發去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因四座相連的雪山而得名,現在泛指海拔6250的第四峰,這也是橫斷山脈末梢邛來山脈的組成部分.過了臥龍,海拔上升得很快,手機也沒了信號.雖然是艷陽高照,但是還是感覺到冷. 海拔繼續上升.高山植被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雲也開始環繞.我們在雲中穿行,底底的雲,垂手可牽.4500的高山上鋪滿白的,紫的 ...

7月19日

打的到成都麥德隆,繼續我們在四川的假期,今天出發去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因四座相連的雪山而得名,現在泛指海拔6250的第四峰,這也是橫斷山脈末梢邛來山脈的組成部分.過了臥龍,海拔上升得很快,手機也沒了信號.雖然是艷陽高照,但是還是感覺到冷.

海拔繼續上升.高山植被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雲也開始環繞.我們在雲中穿行,底底的雲,垂手可牽.4500的高山上鋪滿白的,紫的,紅的,黃的小花,漫山遍野的絢麗,且聽風,只低低地吟唱.生命是值得稱贊的,即使是在海拔如此高的地方,即使是在懸崖邊上,花兒還是欣欣地綻放.Freya把這些不知名的花都叫做格桑花,其實她對格桑花只知道個大致,那天在黃龍買了一個紫白相間的花環,賣花的小姑娘說,這是格桑花.Freya立馬被這個名字打動了,因此之後無論見到什麼花統統叫做格桑花,也許只是為了感受發出這三個音節的美妙吧.

下午兩三點,我們到了四姑娘山的雙橋溝.天已經陰暗了,半山的雲飄忽不定,雪山隱沒了蹤跡.溝的最深處是個牧場,深深淺淺的花兒淡定開放.這個陰晴不定的下午,冷熱交加,四姑娘山像個發脾氣的小孩,捉摸不定,難覓蹤影.

回程的時候,我們去取饃饃吃. 饃饃的原料是面粉,青稞,羊奶,純手工做成.我們到的時候,饃饃剛出爐,熱熱的,有點甜卻不膩,感覺有點像甜大餅,邊上脆脆的,裡面軟軟的.饃饃面積太大了,我們根本就吃不完.坐在木屋的陽台上,吃一口饃饃,喝一口酥油茶, 雪山融化的雪水冰冷徹骨.這時候,木屋的左邊下起了雨,右邊卻是陽光明媚,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木屋前栓著一只藏驁,黑黑的,好像很凶的樣子,freya閃得遠遠的.不遠處就是風轉經,那些人們又偷懶啦.

出了小屋,我們一行人都不肯再坐車,又沿著棧道步行.青青的草地上,小小的棧道蜿蜒,兩邊零星散亂著小花.Freya拈了朵小黃花,別在衣襟上,還在我們面前招搖,我們三個對著她就是一頓狂哄濫炸.她後來把花藏在帽子裡低調一點,說帶回家做標本.不過花既然都采了,總要盡其所用吧.於是judy把花兒夾在發間,嫵媚地回頭笑,頗有佟掌櫃的影子.棧道又繞過小溪邊,不知名的小魚自由自在媳戲著.在溪水邊,挑了幾塊扁扁平平的石頭打水漂,撲通撲通歡快地跳躍幾下.棧道又穿過小樹林,兩匹馬耳鬢斯磨.在九寨溝,我們得出一句名言只羨鴨子不羨鴛,在這裡我們覺得是只羨馬兒不羨鴨.哈哈.棧道的盡頭,是座小木橋,我們嘻嘻哈哈地晃過去,橋咯吱咯吱地響.

晚上我們住在小金的嘉絨大酒店,是當地旅游局開的,所以設施挺好,並且這酒店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可以免費打國內長途.吃完飯,大家覺得都挺累,都沒出去逛街,就給家裡,朋友,同學打電話,用菜兄的話說呢,就是寧波三十八度的天,太陽照著暖洋洋的,可舒服了,沒有風,不用擔心在山頂上被刮跑.晚上在低低細語中入睡.

(不知道為什麼,今天能細細感覺在四川的那些旅程,那些小細節就像泡泡一樣沽沽地冒出來.)

7月20日

起了個一大早,打開窗簾,是個非常好的天氣,仿佛是為了彌補我們昨日的損失,今天天空是萬裡無雲.太陽現在還沒有上班,溫度是十幾度,有點涼.

歷經滄桑的翠柏青松郁郁蔥蔥,飛瀑流泉在密林中嘩嘩作響,古代驛路在茫茫林海中穿梭延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去的長坪溝,我們要在溝裡晃一天,而陪伴我們的是花朵,草場,綠樹,木屋,雪山,奔跑的犛牛,悠揚的鳥語,還有忠實的馬兒.

長坪溝是曾經的茶馬古道,沒有觀光車,也鮮有相通的棧道,一切都保持著最原始的狀態,只有馬是最好的交通工具.我們四個是不懼怕馬的,只有freya戰戰兢兢,她懼怕一切動物,更何況今天要與馬相處一天,不過再恐懼今天也得克服.我們五個人組成的馬隊向著茶馬古道出發了.我們騎的馬其實很溫馴的,它們在這條路上來來回回不知道多少次了.ada的馬是馬隊裡年紀最大的,所以穩穩地走在最前頭的,而freya的最為年幼,也老老實實地跟在最後面,我們三個的年齡差不多,因此聚在一起非常調皮,又非常好勝,你追我趕,鬧得不亦樂乎.明明是單行道,三匹馬一定要並駕齊驅過那條單行道,馬擠馬,誰都不讓誰,結果我們一個個被馬夾地生疼,過小溪的時候,又鬧地高興,把水濺得老高老高,我們好像過潑水節一樣.我想,馬應該非常聰明的吧,是不是用這種方法表示它們的抗議和不滿呢?

開始我們還不能控制馬,馬老是往意想不到的地方去,前面橫著一棵樹,馬看都不看就往前走,它是能過,我眼看就要被掛在樹上了,急中生智,身子往後一仰,安全地繞過去了.而杜鵑的馬老帶著她往密林裡走,不是她的帽子就是她的包被掛在樹上.等到騎熟練了,我們就自己拉韁繩了,在平坦的路上,我們還能一路小跑,那種感覺非常好.

在一個山坡上,四座雪山清清楚楚地屹立著,最高峰就是6250的四姑娘山.鬧完脾氣的四姑娘山,終於不再半遮面.雪山下的山坡,堆著亂石,鮮有人跡,馬道蜿蜒向更遠的叢林,遙想自己就是騎著駿馬佇立在沙棘樹邊的俠客,馬匹卸下的貨箱, 大胡子擲出的骰子, 擦亮的刀槍,交錯的酒杯,環佩叮當......

中午我們在木屋邊野餐,水打壩的高山田園風光一攬無余,這裡確實就像haiti居住的阿爾卑斯山.我一直著迷於這個故事little haiti,這個居住在ALPS山上天真又陽光的女孩,住在爺爺的小木屋裡,閣樓上鋪著厚厚的草,那是她舒適的床,有著清新的陽光味道,躺下來,能看到靜謐黑夜中的星星閃爍,一兩只螢火蟲還會飛來和她作伴.這個情景一直根植於我的腦海中,是我關於田園夢想最初的意識形態.真有如此美麗的地方.有如此純淨如此蔚藍的天,四姑娘山上如此晶瑩的皚皚白雪,伸向遠方的漫漫草場,木屋邊流淌的淺河,蜿蜒河邊令人心醉的彩色野花...風起,伸向天空的枝葉,跳躍的陽光......

從溝裡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在馬上顛簸了一天,非常得累,全身像散了架一樣,而且膝蓋撞地烏青,腳裸也被馬鞍擦出了印子.當一天風光騎士的背後是酸痛,哈哈.

晚上吃完飯,我們幾個人又去逛街了.小金縣的燒烤業特別發達,家家戶戶前都有燒烤攤.我們一家一家視察燒烤攤,四個人一人一條小凳路邊坐著等烤土豆.freya 再也不懼怕馬了,不停打量著在馬路上閑逛的馬,期望還能遇見. 吃完土豆,我們又晃到別家去吃烤玉米,四個人圍著桌子,一人啃一顆烤玉米,還有甘甜的茶水供應,ada 和freya都有留下來做烤玉米形像大使的願望.這是開心的一晚,也是我們在野外的最後一晚.

(這星期的美西AMS總算完啦,這兩天忙得我沒時間碼字)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