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九大湖的介紹和路線

作者: 我們去西藏結婚吧

導讀1,天母的顱骨--拉母那錯。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西藏佛教中有一位著名的護法神叫"班丹拉母"漢語就是吉祥天母。拉母那錯的形狀恰恰就像一塊顱骨的形狀,因此藏族人稱此湖是吉祥天母頭顱所化而且也是天母靈魂所憑依之所,很多藏人也叫她“卓瑪湖”。她鮮為人知,更是身處雪域腹地的深山中,海拔在雪線左右,人跡罕至,太少有人能夠幸運的去朝拜她。因為她是藏區最最 ...

1,天母的顱骨--拉母那錯。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西藏佛教中有一位著名的護法神叫"班丹拉母"漢語就是吉祥天母。拉母那錯的形狀恰恰就像一塊顱骨的形狀,因此藏族人稱此湖是吉祥天母頭顱所化而且也是天母靈魂所憑依之所,很多藏人也叫她“卓瑪湖”。她鮮為人知,更是身處雪域腹地的深山中,海拔在雪線左右,人跡罕至,太少有人能夠幸運的去朝拜她。因為她是藏區最最神聖的觀像聖湖,她的地位在幾百年的紛爭中始終沒有被動搖過,凡是達賴,班禪圓寂了,在尋找轉世靈童之前,必須到聖湖拉母那錯進行觀湖,以求得最最直接的現像和最最真實的景像。譬如靈童出生地的山川風貌,村落房屋,甚至靈童玩耍時的像貌動作……,而凡人轉湖投寶後在山頂靜坐則能看到自己的前生來世……拉母那錯就是這樣的神奇,她平靜,樸實而且慈祥。

2,太陽法座上的“巴松錯”。

也稱“錯高湖”,是寧瑪派的聖湖,也是西藏東布最大的淡水堰塞湖之一。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錯高鄉境內。又稱巴松錯,巴松錯四面環山,氣候溫和,湖面平均海拔3538米,長約15公裡,平均寬度2。5公裡,湖水最深處為166米。巴松錯在藏語中的意思是“三岩湖”。距川藏公路44公裡,距離拉薩400公裡。我們從拉薩出發,過拉薩大橋,沿川藏南線33公裡後過“達孜縣”,然後路過“甘丹寺”到“墨竹工卡”有47公裡,再56公裡以後到“日多鄉”,准備翻“米拉山口”(海拔5087)再行使211公裡到“工布江達”縣,之後,沿去林芝的方向行使61公裡以後到了一個地圖上沒有的小鎮“巴河鎮”,在巴河鎮的出口左轉有通向巴松錯風景區的路標,開始離開川藏公路,44公裡以後就可以進入巴松錯風景區。路面狀況非常的好,全都是泊油路面,但是自駕車的朋友千萬小心翻過米拉山口以後的山路,彎道很急,而且很多。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3,納木錯守護著她驕傲的不可一世的念青唐拉。

“納木措”藏語的意思是“天湖”,蒙古語和滿語為“騰格裡諾爾”,位於拉薩以北當雄縣和班戈縣之間,距離拉薩240公裡,湖面海拔4718米,湖面東西長 70公裡,南北寬30 公裡,湖面面積1940平方公裡,是西藏第一大鹹水湖也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在歷史文獻上記載,此湖像藍天降到地面,稱納木措(天湖),而湖濱牧民說因湖面海拔很高如同位於空中,故稱天湖。納木措的南面有終年積雪的念青唐拉山,北側和西側有高原丘陵,廣闊的湖濱,草原繞湖四周,水草豐美。納木措是第三紀喜瑪拉雅運動凹陷而成,為斷陷構造湖。湖水在不斷退縮,至今湖周圍留有數道古湖岸線,最高一道距湖約有80米。相傳納木措是帝釋天之女,念青唐拉之妻。此女神身青色,一面兩手,三眼,右手持寶瓶,左手持寶鏡,束高髻,余發披於身後,美麗迷人,坐騎青龍。

4,瑪旁雍錯放心不下她那多情的岡仁波切。

阿裡,就是在西藏人的眼裡,也是“天際”,距離聖地拉薩二千多公裡的阿裡,真是遙遠而不可極的,這裡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大藏經,俱舍論》中記載,印度往北過九座大山,有一大雪山,雪山下有四大江水之源……。佛經中說的大雪山就是神山岡仁波切,而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聖湖之母瑪旁雍錯。東為馬泉河,南為孔雀河,西為像泉河,北為獅泉河。“瑪旁雍錯”—“不可戰勝的碧玉之湖”,藏語裡“瑪旁”就是不敗,無能勝的意思。佛教徒認為,瑪旁雍錯是最聖潔的湖,是勝樂大尊賜與人間的甘露,聖水可以清洗人心靈中的煩惱和孽障。她是佛教,印度教,苯教所有聖地中最古老,最神聖的地方,她是心靈中盡善盡美的湖,她是這個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眾神的香格裡拉。萬物之極樂世界。瑪旁雍錯,海拔將近4500米,最深處77米,轉湖周長大約90公裡。

5,每每到達岡巴拉山頂,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羊卓雍錯,而是在群山中突然拔起的寧金抗沙。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水。羊卓雍錯,“羊”,上面,;“卓”,牧場;“雍”,碧玉;“錯”湖。連起來就是“上面牧場的碧玉之湖”。這是字面上對羊湖的解釋,而羊湖在藏人心目當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綠松石耳墜”,因為無論你在那個角度,都不能看到羊卓的全貌,她有三個姐妹,空母錯,沉錯,巴久錯,以即古羊卓雍錯四姐妹在巨大的湖盆中,手足相連,難以割舍,共同組成了讓我們肉眼看不到邊的聖湖。她的身軀蜿蜒在群山中達一百三十多公裡,只有在地圖或是高空你才能驚喜的發現她猶如耳墜,鑲嵌在山的耳輪之上。不同時刻陽光的照射,她會顯現出層次極其豐富的藍色,好似夢幻一般。羊卓雍錯的一絕是她的水源來自四周念青唐古拉山脈的雪水,但她確沒有出水口,雪水的流入與自然的蒸發達到一種奇特的動態平衡。

6,莊嚴的達果與慈祥的當惹雍錯。

萬裡羌唐的西部,是著名於世界的“無人區”,面積20多萬平方公裡的雙湖,文布地區,每6平方公裡才有一個人存在。西藏又一座著名的神山“達果神山”和四大雍錯中的“當惹雍錯”異常冷寂的淺伏在文布荒原上。除了偶爾在民間神話或傳說中被提及,很少有人知道,到過那裡的人就更少了。回想遠古貧瘠的時代,達果山神從文布地區來到堆龍找尋上好的青稞種子,因而觸努了當地的眾神,於是眾神窮追不舍,當達果歷盡千辛萬苦回到文布的時候,青稞種子被搶奪的只剩下幾十粒,他把幾十粒種子小心的撒在妻子的身旁,當惹雍錯則用自己的乳汁悉心澆灌,精心培育,嫩綠的麥苗長出來了,夫妻倆在牧民的歡呼聲中定化了。從此文布的青稞糌粑成為藏區中最甘甜的極品。當惹雍錯是西藏原始苯教崇拜的最大的聖湖,也是西藏第三大湖,面積1400平方公裡,長70公裡,寬20公裡,湖面海拔4600多米。

7,魔鬼聖湖:拉昂錯與色林錯。

西藏人在朝拜聖湖的時候也不忘在鬼湖旁邊做更誠摯的禱告。因為他們有寬容的理解和豁達的慈悲。

從圖片上我們看到,拉昂錯緊緊的依靠在聖湖瑪旁雍錯的旁邊,在她的西面,勾畫出一個美麗的月牙狀同樣蔚藍的湖泊,而瑪旁的形狀宛如太陽,她們本來的形狀,就展示了一種和諧,一種金剛不二美的極至境界。

聖鬼兩湖不但相隔不遠而且兩湖有水路相通。也許因為造化,聖湖和鬼湖的水質完全不同:聖湖的水清冽甘爽,鬼湖的水苦澀難咽。這兩極的對立讓我們不禁會想到本尊與佛母相擁的大像征——宇宙乃至一個蟲子的精神是和諧統一。就像你現在看到的,聖湖和鬼湖同樣在一陣柔風中輕輕起伏,沒有炫耀沒有悲戚,只有千古的廝守。

8,色林錯可的的確確是個大魔鬼棲息的“鬼湖”。

色林是以前居住在拉薩西面堆龍德慶的大魔鬼,他每天要貪婪的吞噬千萬生靈,包括人和所有的禽獸,對他的淫威,誰都束手無策。在一個雷雨過後的良辰,一路降妖鋤魔的蓮花生大師終於找到了色林,色林怎麼是大師的對手呢?於是在蓮花生大師的緊追下,色林逃到崗尼羌塘南面的一面浩瀚渾濁的大湖裡,大師命令色林永遠不得離開此湖,在湖中虔誠懺悔,不許殘害水族,並把這個大湖名為“色林堆錯”,意為“色林魔鬼湖”。這就是西藏僅有的兩個“鬼湖”的故事。我想我們應該到達這兩個鬼湖身邊,把我們最真誠的祝福送個他們。

9,最後就是一個在阿裡北面的一個著名的大湖“班公錯”。

盡管她沒有宗教意義上的奇特和神聖,但她卻是揚名在外的著名大湖,這是一條湖水,西部有一部分在克什米爾境內,為鹹水湖,據說少有生物,寸草不生。而中部和東部在我國鏡內,為淡水湖,魚類繁多,水草豐茂。HASS馬達他們當年小話西游那年回來,對班公湖的魚是贊不絕口。原來此湖和獅泉河地區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管理,近幾年行政上才剛剛歸屬西藏自治區管理。到此,我們這次的任務已經很清晰的顯現而出,這九個大湖是我們這次最終的目的,在我看來既然有這樣的想法就一次性的把西藏大湖做完整,線路上很順利,兩條道路以拉薩為中心,可以很順利的完成任務。

線路一:東南線!!

巴松錯—拉母那錯—羊卓雍錯

這是需要最先完成的線路,總行程大約1200公裡,路途不是很遠,道路也算舒適,可以給大家在合作關系做短程磨合,然後還是返回拉薩修整。

從拉薩出發,向東走川藏公路到林之地區的八一鎮,然後南下走雅魯藏布江的南岸至曲水大橋返回拉薩。

拉薩—墨竹工卡—工布江達—巴河鎮(去巴松錯)—八一鎮—南下米林—郎縣—加查(去拉母那錯)—曲松—乃東—扎壤—貢噶(去羊卓雍錯)—曲水—回拉薩。

這條線路的難點在於加查的拉母那錯,做好在海拔5000以上徒步大約十小時的准備。

線路二:青藏線轉阿裡大北線接阿裡小北線轉阿裡南線至新疆。

納木錯—色林錯—當惹雍錯—瑪旁雍錯—拉昂錯—班公錯

呵呵,能完成這條線路,在不挑剔的情況下,你可以跟所有資深自駕越野者說你已經玩越野車到頭了:)不會有人不同意的:)

從拉薩出發向北,青藏線走到安多,然後往西大北線走到洞錯,接小北線南下到二十二道班接南線去向新疆。以與新疆接壤為界全長3100多公裡,2500公裡左右的路沒有泊油路面,對車對人絕對都是考驗。

拉薩—羊八井—當雄(去納木錯)—那曲—安多(轉西上大北線)—月珠—(過色林錯)—尼瑪1—(南下去文布當惹雍錯)—返回尼瑪2—洞錯(小北線南下)— 達雄—措勤—二十二道班(接南線219國道向西)—薩噶—新老仲巴—帕布勒—走去普蘭的路—到瑪旁雍錯和拉昂錯—巴噶—門土—瓊普—噶爾(獅泉河)—日土(班公錯)—去新疆。

這條線路難點是平均海拔高,空氣干燥,道路艱難,七月又趕雨季,因此萬事小心,安全通過為上策。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