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四姑娘山,海螺溝,丹巴環線游記(三)
————四姑娘山-丹巴8月2日(日隆——丹巴)
不知是海拔高的高原反應還是比較興奮,我們很早起了床,七點就出門逛逛,吃早飯了。小店很早就開門了,有一家一個女孩子開的小店,價格開得比較公道,掛墜2元,耳環5元。隨後在邊上的小店吃了荷包蛋豆苗面(5元),量較多,我沒吃完。回到賓館,拿好行李,8點准時出發去有雙橋溝。坐上觀光車,到達溝口馬站。雙橋溝也可以騎馬,不過個人認為不用騎,因為有棧道直接到枯樹灘,而且因為比較潮濕,這裡的馬道很多泥漿。邊走邊逛,大概三小時才到枯樹灘(邊走邊玩),一路上都是原始森林和潺潺的流水(水很急)。由於我們是團隊,所以沒有再往裡走,枯樹灘的風景非常美。一片枯樹林被流水包圍,還能遠眺四姑娘山。回程花了一個多小時,事實上喇嘛寺看四姑娘山也很美。在喇嘛寺處借了漂亮的藏服拍了照(5元)。等觀光車的時候,在邊上小店買了沙棘果的衝調飲品(回家後嘗了,感覺像沒加任何糖的果珍,5元),沙棘果的維C含量是獼猴桃的四倍,每年十月結金黃色的果子。
為了抓緊時間,這天的午餐是在車上吃干糧的。下午我們就出發,向丹巴進軍。途中,經過達維會師紀念碑,是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的地方。這兒,還遇見了一個非常可愛的小男孩,纏著導游要給我們解說,還一套套地說什麼要勤工儉學,要鍛煉自己等等,口才真是太好了(不過導游說這小孩一直在這裡,從未看見去上學)。下午四點鐘左右,我們到了丹巴縣城,這裡是大渡河的發源地,群山環繞,是一個靠山建起的小縣城,路上我們還看見了前年塌方的地方,據說政府覺得這裡太危險,要整體遷走,可是當地人不同意,因為這裡是交通要道,所有的旅游線路都會經過此處。進入縣城後,一個嘉絨藏族的美女導游帶我們去觀景台看了丹巴最有名的古碉樓,然後又去了甲居藏寨,我們在那裡吃到了小金蘋果和梨,還非常開心地跳了藏族的鍋莊舞。鍋莊是吉祥的盛會,在嘉絨藏語中,鍋莊叫做“達爾嘎”,意為慶祝豐收和幸福吉祥。吉祥的鍋莊,歡樂的歌聲,歌頌日月山川、英雄神佛,贊美勞動生活、青春愛情。男子的舞步剛健有力,女子的舞步飄逸敏捷。舞到高潮時,男女兩隊都圍繞中心進退旋轉,此起彼伏,展現出藏傳佛教“八寶”圖形。甲居鄉(寨)的藏民居是丹巴縣諸多寨子中最具特色的。甲居鄉的藏寨房屋結構比較接近理縣米亞羅的格局,但是在牆頭上都用黃、黑、白勾著邊,所有的門均是彩繪,村後有覆著雪的山頭,山下是大金河,山脊上有殘存的碉樓,幾乎家家都圍在果樹中。甲居的藏族村落非常干淨,干干淨淨的鍋莊,每家每戶都整理得井井有條,日久天長雖然牆壁已經變成了漆黑的顏色,但是地上總是干干淨淨的。這天晚上,我們在靠近大渡河上第一橋的彩虹橋邊的飯店吃了團餐,還行。飯後,回到賓館(餐廳對面),放下行李叫了一輛出租車(2元一人)去步行街逛了一圈,沒什麼好玩的,但是看到了一大群人在大街上跳鍋莊舞(難怪他們的舞跳得那麼好,原來從小到大天天練出來的)。最後,回賓館休息。(這裡沒空調,是條件相對較差的一處賓館,幸虧晚上不熱)
注:
1 日隆還是比較冷的,早晨穿了三件長袖覺得差不多,進入雙橋溝,太陽照到的地方有一點熱,但外套還是要穿的。
2.丹巴海拔不高(1886米),白天太陽出來很熱,紫外線也非常強,但到了太陽落山(8點半)就覺得挺舒服涼快的。
3.丹巴小店飾品的價位和日隆差不多。
4.丹巴美女很有名(寧靜就是最出名的丹巴美女),聽說是西夏後宮嬪妃的後代,所以長得很特別。不過有點遺憾,現在在丹巴很難看見真正的丹巴美女,漂亮丹巴美女初長成就漂洋過海了。這樣我們只能看著照片欣賞丹巴美女了。
5.丹巴有五萬人嘉絨藏族,是聚集嘉絨藏族最多的地方。丹巴藏族屬嘉絨支系,與其他地方的藏民有顯著不同:第一,他們不像其他藏民一樣生活在高海拔地區(丹巴海拔一般為2000米左右);第二,丹巴藏族以農耕為主,不像其他藏民以游牧為主,而更像漢族。藏區稱嘉絨藏族為“絨巴”,他們只有語言,無文字。四川話在這裡是通用語言,就連老人也聽說很流利。
6.四姑娘山屬於小金縣,小金的蘋果非常有名(最便宜的時候5毛一斤)。
7.鍋莊是吉祥的盛會,在嘉絨藏語中,鍋莊叫做“達爾嘎”,意為慶祝豐收和幸福吉祥。吉祥的鍋莊,歡樂的歌聲,歌頌日月山川、英雄神佛,贊美勞動生活、青春愛情。男子的舞步剛健有力,女子的舞步飄逸敏捷。舞到高潮時,男女兩隊都圍繞中心進退旋轉,此起彼伏,展現出藏傳佛教“八寶”圖形。

(雙橋溝的枯樹灘)

(千碉之國-丹巴)

(長坪溝見到的藏寨)

(高原反應下膨脹的餅干)

(臥龍可愛的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