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的“金” 春節全家從蘇州去福建沙縣不是為了玩,純粹是為了吃。
眼下沙縣的小吃正風靡全中國。據《沙縣資訊網》調查,24萬沙縣人中,一年有7萬人在全國各地做小吃,每年在外的小吃收入4億元。沙縣的財政收入不高,只有1.4億元,可是城鎮居民人均收入7300多元,農民人均收入3700多元,三次產業比例為26.1:43.2:30.7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我們家鄉蘇州的財政收入316億,居民收入16000多元,農民收入8300元,三次產業的比重分別為2.0、66.8和31.2。相比之下蘇州是富廟窮和尚,沙縣是窮廟富和尚,沙縣的第三產業接近蘇州的水平了。
沙縣的建縣歷史比蘇州少900年,東晉義熙年間(公元405—418年)建縣,距今也有1600年的歷史了。不過沙縣的名聲不在於她的悠久歷史,而是她的扁肉(餛飩)、魚丸、豆腐、拌面、板鴨等等。沙縣是一個在全國出了名的小吃縣。
沙縣人喜歡用“金”來傍自己。在那裡有座山叫“淘金山”,還有個工業園叫金沙園、金占工業園。沙縣新建了一座叫“國安假日大酒店”的五星級酒店,酒店的裝潢無處不用金色來包裹。沙縣有一條叫沙溪的河流穿縣而過,河的一側是縣城和鐵路,河的另一側是205國道和飛機場,交通十分便捷,這客觀上為外出做小吃的人帶來方便。
在國道的一邊有一幅標語寫著:工業興縣,小吃富民。
這樣的感觸讓我很深刻。走遍中國大部分地方,許多地方熱中發展地方經濟,開發區到處可見,優惠政策遍地開花,用低地價和低成本勞力來吸引投資者,地方經濟發展了,可是老百姓卻沒有富起來,富民只是空談。沙縣的一句“小吃富民”口號卻為富民政策的具體落實孵出了一窩金雞蛋。
在沙縣我們入住了“國安假日大酒店”的五星級酒店,房價只有268元,房內有液晶電視、電腦,房間足有50平方米之大,豪華的程度讓我們覺得非常值得多住幾天,於是全家調整行程,每天住在沙縣、吃在沙縣,到外地去玩。每天開200多公裡去看外縣景點晚上回酒店享受五星待遇。這也算是我們“節流”的重要舉措。卻也體會到沙縣人為什麼敢造五星級酒店的營銷策略的奧秘了
沙縣的小吃味道確實地道,經打聽後知道地道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小吃決不偷工減料。我們在一家李記小吃店連續吃了兩天,與老板混熟了他告訴我們,開店5年來每天晚上夜市結束後就要准備第二天的材料,許多都要自己做,原料的選用決不含糊,燉湯的時間決不縮短。每天如此客戶就沒有不回頭的。據了解這家不超過100平方米的小吃店每月可淨賺2萬元。
在這家小吃店的西側一對老夫妻開了一家小超市,門頭拉了一條“鄭湖林坑板鴨”的橫幅,橫幅底下掛著許多煙熏制作的板鴨,26元一只。看上去就很攙人,太太一口氣買了6只,還順便把店裡沙縣出產的“老潘頭”醬油之類的一並購了一堆。據劉姓店主介紹,這個地方的板鴨是沙縣最出名,我提出明天要開車去看一下,他說到那個制作板鴨的林坑村只能靠摩托車運輸。我突然想到也許就是因為交通不便才使得當地人可以養出原生態的板鴨,才有了獨特味道的板鴨。交通不便在別的地方正好是政府解釋群眾貧窮的好借口,可是在沙縣卻是創造原生態食品的絕好途徑!
沙縣本沒有金,靠著當地人的肯吃苦和誠信,,靠著一口鍋、一雙手,一團面粉加上豬肉等就把一項普通到極點的小吃做成了龐大的區域產業,不斷地把全國各地的金淘回來,不斷地堆積在自己家鄉的“淘金山”上,沙縣的百姓成了點沙成金的好手!
沙縣人了不起!(20060208)
更多圖片和游記請登陸我的博客www.abinblog.com

(最正宗的沙縣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