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漫記(三)——吃吃喝喝

作者: 75670628

導讀西安的吃食天下有名。這也是去西安的理由之一啊。郁悶的是,我號稱東西南北亂吃,這回也遇上了對手。印像深刻的是他們的基本口味——麻。辣也辣的,比起麻來就算是平常了。那天在大皮院吃著名的小酥肉。一深碗端上來,實在不起眼。羊肉條拖了粉後蒸出來的,汪了齊碗沿的油湯,裡面還有幾片老姜。一時肉是看不出肉的樣子了。小心拿湯勺舀了一口,鮮香之外,有 ...

西安的吃食天下有名。這也是去西安的理由之一啊。郁悶的是,我號稱東西南北亂吃,這回也遇上了對手。印像深刻的是他們的基本口味——麻。辣也辣的,比起麻來就算是平常了。那天在大皮院吃著名的小酥肉。一深碗端上來,實在不起眼。羊肉條拖了粉後蒸出來的,汪了齊碗沿的油湯,裡面還有幾片老姜。一時肉是看不出肉的樣子了。小心拿湯勺舀了一口,鮮香之外,有嫩滑的外表和存了一點嚼勁的內裡。挺不錯啊。忙忙咬第二口,舌中泛出點麻麻。然後就一路麻味裡串著姜味。第二的感覺是——鹹。基本一頓飯我要同步喝掉一瓶水。後來不僅帶水,點菜時候無一例外說:少放鹽!少放味精!著名的羊肉泡饃是在西安的第四天吃的。混熟了一個出租車司機,然後回城途中要求他把我們拖到他常吃覺得好吃的店去。他很興奮地說:就在我們家門口不遠就一家,挺好的。在廟後街一個泡饃店。一個饃一碗湯五元。饃是死面,吸取了N多人的經驗和教訓後,我先把饃披成三層,再一層一層揪成基本小於小拇指甲蓋那麼大的塊塊。用時幾何不確,時間大約是人家吃一碗饃多點的時間吧,非常得意於自己的動手能力。跟著小跑堂到門口燒火地方。看他們弄了幾勺羊湯,把碎饃倒進,攪和攪和。扔兩大片羊肉,起鍋撒一大把香菜香蔥碎。已經先煮過的碎饃透明的外層裡還包著白色的核。口感就有了層次。一直吃到大半,羊肉味道才完全進入饃裡。風卷殘雲,滿頭大汗,西裡呼嚕吃完。飽。碗裡居然結了一底的白油!隨泡饃附贈的醋大蒜很香脆,辣醬於我嫌鹹,就基本沒有派上用場。半夜裡,起床找水喝,饃好像還滿滿的在喉頭。酒店接近粉巷。經常在晚飯前後就近散步。大車家巷東側有幾個小店。靠粉巷口子的一家,很熱鬧的在燒烤。說他家熱鬧燒烤似乎不很完備,應該說,看見他家男人烤的東西數量很大,進出頻繁。而右手邊在做肉夾饃,一個女孩子一邊煮肉,一邊饦饃,一邊夾饃,動作麻利異常。得知羊肉串只要兩毛錢一串,就決心吃吃西安滿大街的燒烤。烤爐和原本所見明顯不同,居然火從爐壁出來,爐底汪的是面目發白的湯。原來這是個煤氣烤爐,下面汪的是油!不過我想至少避免了炭烤的油煙了吧。羊肉串孜然足,比我在別家見到的黑紅色泛著更多的油光。很嫩。接連要了兩次二十串,自己都有點難為情。男人樂呵呵說:沒什麼,來這兒的女孩子很多開口要五十串再加一瓶啤酒的!在等第二個二十串的時候東張西望。看見一個小牌子:“小饃一元大饃二元”。好奇之下問小饃多小,回答說大約一大口。強烈要求買一個,卻說賣完了。那就大饃吧。饃比別家小而薄,是脆的。桂皮八角味道沒有掩蓋住肉香。雖然湯水不多,味道卻是很好。離開西安的前夜,又懷念羊肉串,就再次光顧大車家巷的店。8點不到,已經沒有羊肉串,也沒有小饃了。看見他們的招牌——擺湯面。就要面吧。面食面食,總要以面為主哦。一碗手工面,一碗滿飄綠色的醋湯。就是過橋吃法。面很筋鬥,湯很爽口,看見面碗裡還有小青菜就是親切!湯裡還有很多配料。浮的照例是香菜香蔥,沉的是豆腐干(別家用油豆腐的多),還有肉哨子(我覺得應該是臊子)。他們的肉臊是去油後再煮的,哪怕肥肉也只是顫微微而且稍有韌性。比著名的biang biang面、歧山面好吃多了。竹笆市著名的“樊記”也去吃過。當家的優質腊汁肉夾饃。如此這般吧。他家的餛飩不知道是不是我放桌上久了,超難吃。皮粘牙而肉味模糊。牆上貼一張白紙——“夏季特供 漿水魚魚”。這是什麼東東?端上來,酸菜湯認識的,干辣椒末認識的,類似溫州魚面的應該不是魚面吧。清爽的口感,喜歡。那個“魚魚”其實就是米粉甩的條,但是比涼粉更可人。賈三灌湯包人氣非一般的旺,我就吃了2個羊肉包子,一個三鮮包子(素的)。八寶粥上來後,看見那好像用古巴紅糖煮出的黃色,我就沒了什麼大胃口。天曉得怎麼有人表揚說那是誘人食欲的顏色。紅紅炒酸粉,就是酸菜牛肉炒米飯。大約5年前我會喜歡。歧山面館的醋粉比涼粉好吃。餄烙第一次在酒店早餐吃了以後就壞了繼續嘗試的念頭了。外觀基本就是黑褐色的炒米線,口感更韌些。柿子餅賣相不怎麼樣,猛一看我以為是塌了的南瓜餅。黃桂味道的香,棗泥味道的甜。其余的,吃的不多。或者吃了沒感覺,或者吃了不好評價也不想。基本上我覺得名人題字的要有懷疑精神。到處賣酸梅湯和酸梅粉。著名的紅紅家的太甜,反不如路邊不知名的好。那家泡饃店大杯包裝的冰鎮酸梅湯我一頓喝了兩杯。請教一個司機師傅半天,除了聽明白他們家裡每天煮這個、需要有不只一味配料、不能一次投放之外,就沒有具體聽明白其余,所以就斷了買一包粉回家自己弄的熱情。桂花稠酒覺得就是打碎了米的米酒。那醪糟自然就是酒釀湯了。印像深刻他們的汽水和棒冰。“冰峰”汽水,就是橘子汽水,一塊一瓶。“鼓樓”棒冰,就是各色小棒冰,五毛一塊。紅豆綠豆味道厚實,草莓味的顏色疑似爛西瓜,菠蘿橘子味的來不及嘗試,香芋味的濃郁之外還有濃郁的羊奶味,那著名的“小奶糕”羊奶味道就更出眾了。吮著小棒冰滿大街亂晃,好像回到小時候。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