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理解我四到黔東南的舉動,還有不少猜測和疑惑。這裡簡單說說幾點原因:一、黔東南居住著以苗、侗為主的二十多個民族,完整地保存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被聯合國世界文化基金會確定為全球“返璞歸真,回歸自然”十大旅游勝地之一;被世界保護鄉土文化基金會認定為“全球十大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圈”之一;是中國“六大攝影天堂之一”。
二、黔東南,目前還是一個旅行的前沿地帶,交通,賓館等設施並不完善,條件較差,只有一些真正的老驢才會前往,就像七八年前的麗江一樣。這就決定了去那裡的游客不會多,沒有那麼多世俗的游客和我們爭奪有限的旅游資源,對老驢來說可以相對盡興。
三、由於上述的原因,還決定了去那裡旅游的費用相對低廉,幾次的旅游經歷也完全印證了這一點。對於倡導節約的我(們)來說,恰恰符合經濟旅游的要求。
四、黔東南居住的少數民族性格溫和、勤勞善良、熱情好客、民風淳樸,可謂與世無爭。所處環境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不似有些地方雪山高原,空氣稀薄,環境惡劣,只能偶一往之,獵奇新鮮。人們千百年來過著自給自足的農耕、漁獵生活,有著田園詩般的生活圖景,是我們身處大都市的驢子向往的人類疲憊的精神家園,很適合生活休憩、修身養性。這不禁讓我想起另一個相似的地方——婺源,雖說外在形態不同,可其精神實質類似。可惜,如今日漸嘈雜的婺源已不是當初剛被發現時的樣子了。
五、我有幸很早結識了一群老驢,從大部分人不懂“旅游”為何物時起。他們很多是上海灘小有名氣的人物,如果稍微研究一下他們,會發現一個共同點:雖然游遍了祖國大好河山,甚至跨出了國門,但總有一、二個特別喜歡並熟悉的地方,是他們多次游歷過的,對這個地方如數家珍,駕輕就熟。好比一個全能運動員有一、二個擅長的強項,也就是“一專多能”的旅游專家。這一、二個地方是他們特別化工夫研究的,是他們的看家本領,有別於其他泛泛游歷之地。玩了大半輩子,如果每個地方給你留下大同小異的印像,甚至張冠李戴,似乎有點可笑和悲哀。相反,真正的驢子一定有他忠愛的地方,值得他仔細把玩,值得他日後炫耀一番。這個地方是哪裡,每人不盡相同。扳扳指頭:洪大師之於婺源、肖老師之於新疆、婺源、余大俠之於西藏、李老之於黃山……等等,致使每每有人欲涉足這些地方,總要請教他們,這就是他們著稱於旅友的資本吧,專家之“專”便體現在這裡。如果讓我來選擇一個地方,我已經有了這麼個讓我喜歡,值得研究的地方。今後有人要去黔東南,那就來請教我吧。你想好作為一個真正的驢子,今後“專”哪個地方了嗎?

有那麼多的原因,相信已經說清了我為什麼四到黔東南了。
有關照片可參閱:http://www.61ba.com/newvbb/forumdisplay.php?f=11&page=3&sort=lastpost&order=&pp=20&daysprune=-1

(黔東南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