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幾日閑——我的陽朔蜜月之旅

作者: weiyi1124

導讀轉眼結婚已近一年了,陽朔的蜜月之旅卻一直沒有機會用筆表達出來。今天終於放下一切工作,下定決心整理記憶中的甜蜜,重溫蜜月…… 准備 由於我和老公都在北京工作,而婚禮要在雙方的家鄉舉行,我們也就落得清閑,反正也不需要我們去准備什麼,便一門心思把精神聚集到尋找蜜月目的地的選擇上。作為旅游編輯的我更是義不容辭的擔此重任,並信誓旦旦的對老公說 ...

轉眼結婚已近一年了,陽朔的蜜月之旅卻一直沒有機會用筆表達出來。今天終於放下一切工作,下定決心整理記憶中的甜蜜,重溫蜜月……

准備

由於我和老公都在北京工作,而婚禮要在雙方的家鄉舉行,我們也就落得清閑,反正也不需要我們去准備什麼,便一門心思把精神聚集到尋找蜜月目的地的選擇上。作為旅游編輯的我更是義不容辭的擔此重任,並信誓旦旦的對老公說:“包在我身上了!”

於是開始利用工作之便,查資料、問朋友。不過自由行這種方式是我們早已有了默契的。干旅游的還跟團?豈不是笑話?更何況,我們都是喜歡自由支配自己時間的人。記得當時翻閱得最多的書恐怕就是大番茄策劃的那套叢書:《麗江的柔軟時光》、《大理的游俠時光》、《愛在西街》、《在西街快樂中毒》、《烏鎮的似水年華》……單看這些可愛的名字,就已淪陷。加上自己濃重的小資心態,決定就在這之中選定目的地。陽朔是在最後的時刻決定的,因為突然想起了過去采訪認識的一對北京夫婦,他們在國子監附近開了一家茶館,生意很好,賺了足夠的錢後,他們毅然把家搬到了陽朔,在那買房生活,只是會偶爾回來照看一下北京的茶館,他們說他們現在是陽朔人了,而北京只是他們的生意所在地……我知道陽朔定是有它不凡的魅力。在咨詢了幾個旅行社朋友的機票和酒店報價後,我們決定完全自助。自己訂機票、到達後自己選酒店。

Ok,一切就緒,只待出發!

出發

從家鄉結完婚回到北京,已是10月9日。黃金周已過,大部分旅游度假的人都已重新開始工作。而我們,則要在這個時刻出發旅游,想想心中不禁竊喜,幾天的辛苦也已煙消雲散。立刻打電話訂票,經過一番比較,我們終於拿到了4.5折的機票,於是興奮的准備行囊,准備出發。

第二天一大早6點多,我們就已坐在去機場的出租車上,無奈,這麼便宜的機票,當然是早班!一向愛睡懶覺的我此時哈欠連天,卻還強打著精神問老公這個帶了沒有那個帶了沒有?老公說放心放心,都帶了,連那本書也帶了(呵呵,《在西街快樂中毒》是我臨出門時又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回去拿上的)。

到達機場卻被告知由於有霧飛機晚點。一邊吃著機場發的餅干和礦泉水,一邊祈禱不要太晚。終於,在8點半的時候,飛機通知登機了。初秋的北京已有寒意,剛上飛機時我身上還穿著七分袖線衣和外套,下飛機時已經把外套脫下,出了機場卻發現還是很熱。

到達

剛看到兩江機場回市區的大巴時,心裡有一點點不爽。因為它確切地說不能算是大巴,而更像中巴!不過我很快就興奮起來,瞌睡蟲早已不見了,我們已經到甲天下的桂林了!車上發現有一對和我們同機抵達的戀人也在興奮的談論著陽朔,看來他們和我們目的地相同。下了大巴後,打聽到長途汽車站就在不遠處,我們就准備步行前去。累倒不累,但真得很熱。感覺我們像是北極來的,當地人還是一幅夏天打扮。順利的坐上開往陽朔的大巴,我四處打量,車上人不多,絕大多數應該是去旅游的。突然發現一個外國帥哥上了車,我高興的跟老公說:“看,外國帥哥!”老公說:“看人家干嘛?你旁邊不時坐了我這麼個大帥哥嗎?”正欲做嘔吐狀,卻發現自己真的快要嘔吐了,因為那帥哥身上也有外國人特有的“味道”……暈死!

車終於到了陽朔,就停在西街旁邊的一個停車場上。看到牌子上的西街二字時,我真想高聲大呼:“陽朔,我來啦!”我們事先沒有定酒店,黃金周剛過,酒店還是蠻好找的。選了一個叫做“四海酒店”的地方住下,在西街上,但有陽台的房間沒有了。不管怎樣,先住下再說。簡單收拾一下,我們就跑出去,還沒有吃飯呢。走到西街盡頭一家飯店,叫了特色菜啤酒魚吃,味道還真不錯。之後的幾天,我們都發現他們上米飯不像我們北方是一小碗一小碗的上,而是一盆一盆地上,米飯通常一盆只要一塊錢甚至不要錢,不禁感慨,南方米飯真得好不值錢啊!呵呵。

陽朔第一日

酒足飯飽後,我們開始熟悉地形。沿著西街漫無目的的閑逛,發現一路上有很多酒店旅館帶陽台,於是決定,邊逛西街邊看房子,如果有合適的明天就換房。西街真的是名副其實的洋人街,所有的pub和酒館的老板以及服務生都能用英文和老外們講話。而且感覺在街上逛的明顯金發碧眼的多,黃皮膚黑眼睛的少。在這裡,我們更像是老外。從飯館一出來,就有一個當地的大姐跟著我們要為我們當導游,說實話一開始我和老公都很有抵觸心理,總覺得這樣來拉客人的不可信。她卻一直很熱情,最後還告訴我們她每天就在街盡頭,需要租車可以去找她……

我們終於找到了一個有陽台的房間,酒店比家庭旅館正規的多,衛生舒適,其實老板剛帶我們進入三樓那個房間時,我就已經決定住下,但當然還是和她侃了侃價。聽說我們要多住幾天,我們最終以80元每天的價格成交。興奮!

逛到西街的盡頭,我們才發現漓江近在咫尺。雖然原來知道漓江離這裡很近,卻沒想到會緊挨著,一下看到了過去只有在電視中看過的桂林山水,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再折回西街,發現有幾個岔路,都起著好聽的街名,街上一樣布滿酒吧飯館旅店,一樣熱鬧非凡。夜色已經不知不覺中降臨,我們選擇了一家叫做“如果”的酒吧進去,西街的第一個夜晚來臨了!“如果”,這個名字氣得真好,如果什麼?又有沒有如果呢?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才是如果……酒吧的老板是個帥哥,給我們送上雞尾酒的時候還拿給我們幾個厚厚的留言冊。於是在酒吧昏黃的燭光下,我和老公開始翻看曾經來過“如果”的人們心靈的痕跡。看了那麼多,我也躍躍欲試,想留下自己的塗鴉,可發現找到一塊空白真的不易,只是如今已記不得我寫的具體內容了,大概意思便是如果有機會還要和老公一起來陽朔吧。而老公則留下了一首小酸詩,呵呵,至今成為我的談資。

大概11點鐘的時候,我們回到了“四海”,畢竟舟車勞頓,雖然夜晚的西街更加熱鬧,我們卻已早早入睡了,一夜無夢……

陽朔第二日

第二天的早晨,當我們從陽朔的迷人陽光中醒來時,已經十點鐘了。不禁有點坎坷,這麼晚了還有早飯嗎?走出飯店覓食,卻讓我們驚喜得很。街上行人還不多,很多人也都正在吃著早餐,發現一家西式餐廳門口的牌子上赫然寫著:早餐時間:上午10:00---14:00 哈哈才猛然意識到,對啊,我們是在陽朔西街,這個時間吃早飯是最正常不過了。(以後的幾天,我們都是過著這種10:00多吃早飯。2點多吃午飯,8點吃晚飯,夜裡還有一頓夜宵的生活......)

吃完早飯,我們回到四海把東西收拾退了房,搬到前一天看好的馬可波羅,我們位於三層最西面的房間,這次真正搬進來才發現了陽台上掛著一排大紅燈籠,很漂亮!每個房間的陽台都是相通的,只是攔腰像征性的有一個欄杆作為隔斷。

我們又一次的在西街上閑逛,真的是悠閑。有多久沒有這樣毫無目的的逛過街了?真的記不得了。經過的每一個鋪子都進去仔細的打量一番,卻並不買東西,急什麼呢?在這個街上,每個人都是悠閑的。何況,我們還要在這裡住好幾天呢!拉著老公的手,在街上停停走走,突然覺得這其實就是最簡單的幸福。街上,看到了那個很有名氣的德國人,依然自顧自的拉著小提琴,表情隨意;還有那個全身掛滿民族樂器的藝人,嘴中吹奏者不知是不是當地的音樂;更有街上擺小攤的當地婦女,忽然就唱起了山歌,仿佛那本是他們的說話方式......

就這樣一邊逛一邊走,我們又走到了漓江邊上。到裡面玩玩吧,老公提議。好啊!我欣然應著,雙手早就開始脫鞋躍躍欲試。這裡的漓江水不深,很多當地的村民在水裡彎腰撿著什麼。我和老公也赤著腳往水裡走,終於知道他們原來是在撿田螺......我的腳終於忍受不了鉻腳的大石頭,向我提出抗議,我只好坐在邊上,拿著攝錄機追蹤老公的身影。老公已經彎腰在摸了,突然,他向我招手,扔過來一個好大的田螺,呵呵,怪不得從昨天吃飯時就不停有人跟我們推薦田螺釀呢,原來遍地都是啊。我們看到漓江上不時有從桂林下來的游船過來,泊在這裡,然後游客們紛紛到西街一游再坐上游船回到桂林。看到他們匆忙的身影,想想還是我們幸福,在這裡,想玩幾天就玩幾天。陽朔山水可是甲桂林啊!

晚上回到酒店的時候,看到燈籠早已點亮,紅紅的,讓人心裡舒服。這天我們沒有去酒吧,而是買了一盒桂花茶,在陽台上一邊俯瞰夜景,一邊悠閑的品茶聊天,真是不亦樂乎......

陽朔第三日

今天起床後,我們在對面的露天西餐廳吃了早餐。在臨街的座椅上,悠閑的邊吃飯邊觀察路人,那種感覺我們就是這裡的主人,每天都是這樣愜意的生活。

然後我們去街頭找那個導游大姐租自行車。這幾天我們總在西街遇到她,對於她已沒有開始的抵觸,何況我們今天確實需要租一輛車,去遇龍河玩。我和老公花10塊錢租了一輛雙人自行車,大姐騎一輛單車帶領我們奔赴目的地。路很好走,一路上沒有什麼顛簸,聽大姐說沒有公車到那邊,只能騎車或自駕。路上遇到很多騎著雙人車的老外,目的地各不相同。大概半個小時的時間,我們來到了遇龍橋(當年電影《劉三姐》的第一個鏡頭就是在遇龍橋開拍的),也就是這次漂流的起點。遇龍橋是一座古舊的石拱橋,橋的兩邊長滿了各種植物(大小不一的灌木和一些藤蔓,),見證著自然的變化,那感覺和周莊的小橋有點像,不過比周莊的橋要大得多,而且融入此山水中,比起周莊來更增添了幾分野趣。

從遇龍橋乘竹筏到陽朔的大榕樹大概要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大姐騎車去目的地等我們,我們的車則放在竹筏上,隨我們一起漂流。因為是淡季,120一支筏的價錢。我們興奮的上筏,脫鞋,舒服的靠在竹椅上。竹筏輕悠悠的載著我們順水而下,站在竹筏上看清澈的河水,和在岸上看到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河水清澈如許,有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中的潭水,連河中的水草和河底的卵石都看得很清楚……。

我們順水漂流,不一會,就來到第一個堤壩,船家說:一路上有很多因灌溉農田而建造的堤壩,而現在因為水位較高,可以衝堤,船家問我們敢不敢衝(衝堤就是竹筏到堤壩時,人不下竹筏,連人帶筏衝到下游下去,如果不衝,就是游客上岸走過堤壩,讓竹筏下去),我們問危險嗎?船家說:刺激而不危險,不過有可能弄濕衣服……。那我們就選擇衝堤,出來玩就不在乎衣服的干濕問題。竹筏過河壩的時候,感覺和急流勇進相仿,我們准備好的尖叫聲和劈頭蓋臉的水浪配合默契,過了壩,衣服鞋子無一幸免,彼此看著濕淋淋的樣子笑鬧不止。有的河壩衝不過去,竹筏便蹺蹺板一樣架在了壩上,小心地下來,腳下的石頭很滑,河水調皮地在腳趾縫間鑽來鑽去,癢癢的。船工把竹筏推下壩,老公有時也會去幫忙,然後回身招呼我重新上船。呵呵,那感覺好極了,一路上我們過了十幾個這樣的小堤壩。

河上很安靜,只有幾個竹筏順水漂流,兩岸的青山和河邊竹子組成了一幅中國畫的山水長卷《遇龍煙雨圖》,隨著竹筏的流動,畫卷在我們眼前慢慢的展開,遠的、近的、朦朧的、清晰的一一浮現眼前,讓你細細品味,慢慢領會,真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融入此畫圖中去,也成了畫中的風景……如果不是真的身臨其境,我真不敢相信現實生活中居然還有這種地方,我有點像《桃花源記》裡的村民——“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那種感覺很超脫、平靜,讓你到達一種完全忘我的境界,神仙過的日子也就如此吧?

偶爾看到三五成群的白鷺、三三兩兩的水鳥和一些耕作的村民,此情此景,不由的想到了劉三姐和山歌,如斯美景,惟有自然清唱的山歌才配得起。在這裡唱山歌,就算沒有人來和,這裡的山、這裡的水……它們都會是最好的和聲,你會感覺到它們的生命。突然,給我們搖船的船家真得唱起了山歌,我們報以掌聲,好美……

不知不覺,兩個多小時就過去了,我們已經飄到了行程的終點。真得不舍,我終於明白什麼叫還未離開,就已開始想念了……

下午我們又去了大榕樹,與遇龍河相比,真得算不得什麼了。門票18,裡面只有一棵千年榕樹可看,有點不值。不過我和老公都是用記者證進去的,無所謂啦!哈哈!

然後是回程,興致勃勃地騎在腳踏車上,興致勃勃地回憶著遇龍河,回到西街。晚上先跑到西街上一直放著劉三姐歌聲的音像店中買了一盤劉三姐唱山歌的cd。又喝了一晚超好喝的桂花羹。然後就在飛鳥魚酒吧坐著聽歌手唱歌,一個晚上悄然而逝......

陽朔第四日

今天是在陽朔的第四天了,已經習慣了這樣的作息時間,習慣了喧鬧的西街和寧靜的漓江,習慣了在夜深時,關上房間與陽台之間的木門後在仍能聽到的歌聲笑聲中入睡,習慣了出門時和偶遇的隔壁老外打聲招呼,習慣了......

陽朔的岩洞很有名,周圍有大大小小很多個,我們今天選擇了一個最近開發的岩洞,決定進去玩。岩洞票價挺高,因為是私人承包的景點,我們的記者證也派不上用場。幸虧有導游大姐幫我們搞定了打折,幫我們省了不少銀子。我親眼看到旁邊自己買票的姑娘花了比我們多將近一倍的銀子。

岩洞很深,前半程需要乘船進去,後半程自己走。進洞之前我們每人配備了一個安全帽和一個照明燈。後來我才發現這兩樣東西真得很有用。在黑漆漆的洞裡前行時,我屢次聽到了自己的安全帽與洞壁碰撞發出的聲音。汗!!!老公一手拿著攝像機,一手拉著我,慢慢往裡走。洞裡的景色一般,有一個著名的泥巴浴,但大家都沒有去,那天有點涼,洞裡更是陰冷,還有一個很清徹的池子,在我們的慫恿下,只有導游跳到裡面游了一圈上來。

從岩洞出來,我們去吃當地非常著名的土雞。到了一家叫“老莫”的農家飯館,進去坐時已經飢腸轆轆。發現鄰桌已經有幾個人正在大快朵頤。聽他們口音是廣東人。來陽朔玩的廣東人很多,他們利用周末就可以來一趟,真是幸福。在這裡我們也的確很少發現北方人,所以很多人聽說我們是從北京過去的都很驚訝。老莫的土雞真的好吃,我們都不敢相信竟把那一大盤給吃完了。

下午回到西街時天色還早,我們去漓江邊溜的時候,有很多船家問我們要不要坐他們的船晚上去看《印像劉三姐》。我們訂了一艘船,約在晚上相見,船家臨別告訴我們多帶件外衣。《印像劉三姐》的門票180元,而我們是花了30塊錢包小船在漓江裡看的。小船駛向演出地點的時候,我們發現還有好幾條小船和我們同一個目的地。老謀子果然不簡單,漓江的實景演出被他導的亦真亦幻,加上各種鐳射燈光,好美!靠在躺椅上,聽著演出的山歌,看著迷人的演出,幸福!強烈推薦,去陽朔一定不要錯過看印像劉三姐啊!

陽朔第五日

今天是在陽朔的第五天,僅僅在西街邊看漓江畢竟不過癮,我們決定去游漓江的精華段。

我們坐上了從陽朔到興坪的中巴,大約半個小時就到達了目的地。下了車,走向碼頭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興坪其實是一個保存完好的古鎮。街道兩旁的房子還是百年前的樣子。不禁有些興奮,拿著攝像機狂拍一通,嘴裡還咕噥著就算來了一趟古鎮游。

一直有幾個老外根在我們身後幾步遠處,看樣子是和我們一個目的地。果然,在又走了一段路以後,終於有一個老外忍不住了,大概怕跟錯,跑上來問我們去碼頭怎麼走?終於有顯示我的英文口語的機會了,可惜我還是啞巴英語的受害者,最後只說出了“follow me”兩個單詞。幸虧這兩個詞已經足夠了,他們開始高興得跟著我們走。

終於看到了漓江,船家把我們引到了一處岸邊,讓我們先在那照兩張相。我們大惑不解,船家卻已拿出身上20元的人民幣,原來背景正是我們身後的山水!真的一模一樣!

開始游漓江。可惜的是,漓江上都是電動的船,而不是竹筏,據說是為了安全。但我總覺得有了馬達的轟鳴聲,就會破環一些什麼。譬如說倒影。譬如說寧靜。幸虧船家很善談也很熱情,一路上,他會指著左面右面的山峰跟我們介紹,這個叫什麼峰,那個像什麼,我們倒也聽得興致盎然。他還主動幫和老公找合影,一路上忙得不亦樂乎。而我坐在船的最前面,靠在老公的懷裡,感受著漓江的清風,幸福的記憶周邊的風景.....

回到西街,決定采購點特產,明天就准備回程了。桂花茶必不可少,愛死它的香氣。還有桂花酒和一些糕點。最喜愛的收獲是一條圍巾,西街上的藝人用畫筆很快的在粉色的圍巾上畫出我愛的幾米漫畫,真是愛不釋手!

陽朔第六日

是要離開陽朔的日子了。雖然心裡有太多不舍,但終歸還是要回家的。只能在心裡默默祈禱,希望以後也可以像這裡的很多人一樣,安定在這裡,了此一生。

前一天定機票時發現,從桂林回北京的機票價格最低的也是八折,不能和北京來時相比了,於是我們在青年旅館定了火車票。

從陽朔坐大巴到桂林以後,還只是下午。離火車開車的時間還有幾個小時,於是決定在桂林找個地方玩玩。其他的地方太遠,恐怕來不及,於是我們就直奔像鼻山,畢竟這是桂林的像征嘛。像鼻山已經被圍成了一個公園。進去以後,才發現,除了那個我們早已在電視上熟悉的像鼻形狀的山以外,沒有什麼其它的東西。倒是還有一個浮雕,用各種書體寫著中國的文字,具體含義卻無從想像。不過我們還是高興的在這裡消磨了一些時間,畢竟,這是我們在桂林玩的最後一天了。

踏上回京的列車,我真的不舍。這一次的陽朔之行是無數次旅行中最愜意的一回。一半是因為蜜月,一半是因為陽朔本身。再見了陽朔,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還會重新回來!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