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張家界

作者: qiao_first

導讀向往張家界已經很久了。但這次游過後,倒不知道哪裡才是真正的張家界。因此這裡所說的張家界,指的是以石英砂岩為特色景觀的游覽區域,包括天子山、袁家界、楊家界、黃獅寨、金鞭溪和十裡畫廊等。實際上,這些景區都是圍繞著矗立在山谷中石英砂岩而成的。游人在此可以或仰望、或平眺、或俯覽那些奇麗的石柱和石壁了。古人對名山的特色多能一言以蔽之。有雄者 ...

向往張家界已經很久了。但這次游過後,倒不知道哪裡才是真正的張家界。因此這裡所說的張家界,指的是以石英砂岩為特色景觀的游覽區域,包括天子山、袁家界、楊家界、黃獅寨、金鞭溪和十裡畫廊等。實際上,這些景區都是圍繞著矗立在山谷中石英砂岩而成的。游人在此可以或仰望、或平眺、或俯覽那些奇麗的石柱和石壁了。古人對名山的特色多能一言以蔽之。有雄者、有險者、有秀者、有幽者……張家界為世人所識較晚,古人沒有作過點評。今人一般只能將那些形容山的字眼一股腦加在張家界身上。也許是各有仁智之見,但我總以為不太貼切。好像在那裡見過“湘西鬼魅,山中鐘馗”的說法,倒覺得非常合適。張家界的山看上去的確有些詭異怪譎。高卻不顯雄偉,瘦卻不顯纖巧。岩石大都裸露,偶然生些樹木,也都是枝椏斜刺著。如果將這些石柱比作人的話,就好似一群形銷骨立而又帶有傷殘的巨人。然而看到這麼大、這麼多的石柱森然地挺立著,又的確讓人感到震撼。震撼之余就有些愛慕,愛慕了也就產生美感了。特別是在袁家界、神堂灣、點將台和西海這些地方俯視,一根根石柱從蒼綠的山谷中直刺向天,讓人覺得美的難以名狀。我想像著,如果谷中能有霧氣升騰,這些石柱破雲海而出,就像一群厲鬼從冥界探身出來。那感覺應該是更加能撼動人心的。我在山中盤桓四天,也碰到了大雨滂沱和細雨霏霏。每到雨歇霧起,總要跑到這些地方巡視一下。可惜看到的都是大霧彌漫,沒有生成雲海奇觀。這是這次玩張家界最大的遺憾。張家界那些游人罕至的景區如楊家界、袁家界、神堂灣等最值得一去。其實交通也很方便,游覽車都設有站點。主要是旅行團不組織參觀,倒成全了那些真正的游客。特別是在早上,迎著清新的空氣,在一片鳥蟲鳴叫聲中走在石階上。盡情觀賞那些千姿百態的石柱、石壁,任由思緒飛揚。這些時候,經常還能碰到肥墩墩的松鼠從路邊樹林中竄出,跳到面前的小徑上,撅著屁股,甩著尾巴,一蹦一跳地為人帶一段路。張家界奇特的地貌使其曾長期成為山匪的絕佳庇護所。這也是張家界的神秘所在。楊家界的烏龍寨就是當年山匪在一個大型石柱上修棧道、築巢穴而成的。當從狹小的石門中摒氣凝神,側身而入,手腳並用地攀援到寨子頂端時,一覽四下的幽谷奇峰,雖不欲占山為王,也能產生遺世獨立之意。這裡的特色在於天波府奇觀。不同於其他地方的那種石柱林立所表現的張揚狂亂,這裡有幾道石壁水平排列,宛若一座殘敗的深府大院,給人一種滄桑的感覺。張家界中還生活有不少山民,大都淳樸善良。神堂灣附近有不少民居,前有菜園,後有大片梨樹。環境不錯,可借宿。山谷中也有小溪,還算清澈,一樣也有草樹掩映、怪石橫臥。並沒有多少與眾不同之處。只有順流行走,看看兩旁高聳的石柱,還倒有些意思。



(點將台一瞥)



(神堂灣風光)



(從烏龍寨瞰天波府)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