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薩,我們前前後後晃了三天半的樣子。不知道是不是晃的太悠閑了,那幾天的時間在我腦子裡是模糊的,事件的順序也有些散亂。就像小喬說的,在拉薩不能呆久了,這座城市太悠閑,你的腳步會越來越慢、越來越慢的。。。
我們頭一天晚上到拉薩,因為旅游的人數劇增,熱門旅店通通爆滿。我們只好住在一家招待所,價錢不貴,衛生則著實差勁,屋裡總有蒼蠅在盤旋。樓下公共浴室洗澡倒也可以,只可惜還要4塊錢。地段還不算很偏,可是總的來說,住的不舒服。在那裡住了兩天,終於夢想實現,搬到了名滿天下的八廊學旅館。
我一早在游記上看到這個傳奇地方,然而實地和想像卻總是有距離:走廊沒有我想像的有氛圍,院子也沒有想像中的美。不過小喬對這個地方巨有感情:四年前他住過這裡,他喜歡這裡。他興致勃勃地拉著我看他以前住過的那間房,高興地像回了自己的家。
我開始不能理解他這種偏愛,我覺得這裡沒那麼好。但是,當我走進那間臨街的小屋,看到簡單然而整潔的陳設,並且真真正正住了下來之後,我也開始喜歡上了八廊學。這裡,真的很舒服。
坐在屋裡,看外面喧鬧的北京東路,或是站在外面,看和自己一樣的游人來了又走,逗留在這個旅館,然後想想自己的旅程,感覺真好。
有一天早上,小喬還在樓下一位藏族大媽那裡花五毛錢買了一束五彩的小花,插在瓶子裡擺在窗台上,晚上回來發現全開了,那份喜悅。
在拉薩幾天,吃了頓藏餐,著實不合胃口,覺得甜茶還沒有酥油茶好喝。吃了兩次著名的雪域餐廳,味道不錯,如果能便宜點就好了。還去吃了頓野山菌火鍋,在布達拉宮東面拉薩中學旁邊,味道很好,推薦一下,建議人多點一起去,這也是小喬四年來念念不忘的地方,特意拉著我走了兩站路過去,總算圓了心願。
在拉薩幾天,其實我們只去了兩處寺院:色拉寺和大昭寺。大昭寺是因為太有名不能不去,而色拉寺是因為那裡的辯經。
我想這兩處寺院都是值得轉整整一天的。不是說它們的面積有多大,而是你可以坐在大昭寺的金頂上看布達拉,看藍天,看白雲,或者什麼也不看,只是坐著,也可以坐在色拉寺的樹陰下看喇嘛,看游人,看香客,發呆。可惜我都是匆匆一轉,也沒有導游,只是憑自己的感覺看,心中大部分時間在感嘆佛像身上的珠寶真多,佛像前面的上供銀錢也真不少。。。
此外就是去了西藏博物館。那裡面藏品也很豐富,我們還跟在別人的導游後面蹭聽,很有收獲。
布達拉宮沒有進去。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游客爆滿,布達拉的預售票制度又著實讓人郁悶。票販子那裡一張票已經從一百炒到了三百,我不想買。托關系買票,最後卻因為別的原因錯過了。所以我只能在外面遠遠的看紅宮白宮,聽小喬講他當年50塊錢進去轉了好久,然後想像,卻始終想像不出那裡面幽深的宮殿和曲折的走廊究竟是什麼模樣。
其他時間,就是坐著三輪來來回回在北京東路上,或是從羅布林卡走回布達拉宮。不過更多時候是從八廊學走到八角街,然後轉圈,轉圈,轉圈。
買了一堆紙燈籠用來送人,花花綠綠的,看著就喜歡。想給自己買綠松石,買花花綠綠的包,買銀鐲子,或是犛牛骨手鏈,可是真貴,最後就都放下了。不過心裡一直記掛著。也好,這也是個借口,將來為了看布達拉宮,為了買這些東西,總歸要再來一趟,不是嗎。
還去郵局旁邊吃了酸奶。小喬說其實已經不是四年前那個著名的大媽了。可是我不管,酸奶還是一樣的喝,既然喝不到正宗的,那就喝現有的,反正不難喝。
拉薩是被稱做日光城的,然而我們呆在那裡的幾天,卻有兩天下著雨。所以照片的背景少了藍天白雲。不過也好,不一樣的感覺,是自己的。
走的那天下午,在布達拉宮前照了像,又去轉了一圈八角街,熙熙攘攘的人群,快要收拾起來的小攤。想去瑪吉阿米吃晚飯,可這個六世喇嘛坐過的小樓人滿為患,我們只好又出來了。然後晃到雪域,這裡稍微不那麼擁擠,只可惜我沒吃飽。回來的路上買了藏香,店主還送了小喬一小盒。他於是眉開眼笑得意非常。而我的情緒卻一直不高,可能因為沒吃飽,可能因為沒去成布達拉,可能因為沒買到自己喜歡的手鏈,也可能,是因為要走了。盡管出來這麼多天我已經開始想家,可我多麼不想結束旅程。拉薩,是容易讓人愛上的城市。
再說兩句:
回到家裡,看電視突然看到在講青藏鐵路,看著那些不到一周前我還到過的地方,突然覺得它的遙遠不可及。仿佛不曾去過,仿佛都是假的,怎麼一樣子,就在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