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濱海火山岩國家地質公園
附介紹:
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龍海縣濱海地帶,總占地面積318.64平方公裡,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火山地質地貌。公園為西太平洋新生代火山岩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地質構造上屬歐亞板塊東緣裂陷帶,由2600萬年至700萬年間火山噴發的玄武岩構成了典型的火山地質地貌景觀。其噴發序次清楚,火山口典型且保存完好,有罕見的無根噴氣口群、氣孔柱群及由140萬根巨型六邊形玄武岩柱組成的柱狀節理群,有各種海蝕地貌和多處優質沙灘,還有8000年前的古森林炭化木層等,是一處極為寶貴的火山地質遺跡,對研究西太平洋火山岩帶發育歷史上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同時是旅游觀光、度假和科學普及的重要基地。濱海火山公園位於海中央,需坐船才能到達,而且出海風浪會比較大,因此冬天和春天的季節一般海水漲幅會比較猛,應盡量避免這種惡劣的天氣,當然由於公園處於海中央本身就受限制於海水的漲幅,所以不論什麼時節去,都要事先算好海水當天的漲落潮時間,最好是通過旅行社或當地人了解清後再選擇,才不會敗興而歸.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是中國第一批11個國家地質公園之一,其核心景區包括漳浦縣的香山半島(公園大門在此)、林進嶼和南碇島(門票40元)以及龍海市隆教畬族鄉白塘村的牛頭山古火山口(門票10元)。後者擁有完美的盾狀火山口,“北有五大連池,南有牛頭山”,有時間當然不要錯過。從位於香山的公園門口到牛頭山可以打車或坐摩的。該景區距市區80公裡,距縣城50公裡,可從漳州南客站乘車至縣城前往。漳州港到地質公園有直達班車(12元,半小時一班)。從位於香山的公園門口到牛頭山可以打車或坐摩的。我游:路線:廈門港-漳州港-火山岩地質公園-牛頭山火山口-返回。我感:廈門行基本上是伴隨著台風的。格美走了,派利安來了。一直想走出廈門看海。從廈門往南的沿海一直到廣福交界都是非常好的去處。但是因為台風在廣東登陸,所以我的東山島計劃被迫擱淺。只能選擇近處的漳州。發現這個地方很意外。因為開發的很晚,是個年輕的風景。即使我換了搜索引擎,仍然是找不到什麼豐富內容。但是印像只有一個,就是美;評價只有一種,就是不經意的發現,卻帶回了美妙的記憶。於是我開始轉而開始攻克天氣難題。人們常說時事造英雄。台風造就了我對於衛星雲圖的研究。從周五晚上一直到入睡,周六五點半起床的第一件事兒,就是看衛星雲圖。看著那白白的雲層覆蓋。我自己開始了預測,同時也是個賭注。收拾東西,出發。8月5日早7點出門。公交8路到輪渡。很順利,買到了8:15的船票到漳州港。看見岸上黑黑的鐵鏈子,有種興奮。這應該算是第一次用船,或者應該叫快艇作為交通工具。20分鐘後到達漳州港。靠岸時晃的很厲害。也能看見明亮的陽光。我押對注了。呵呵。確實有網上介紹的那樣,從漳州港到地質公園的班車。確切的說是從漳州港到白塘的小巴。另外一個確切的說是,班車不是直達。到了白塘的終點站,還沒有到地質公園。只是路過牛頭山火山口。我當時雖然困,一直沒敢睡,就是看過車上的標牌之後以為在路途中,怕錯過。我看見牛頭山火山口的時候還在猶豫,又特地和售票員說我到地址公園。到了白塘,司機指著旁邊停著的摩托說我可以乘這個過去。當時十點多,太陽當空照。干脆的報價成交,5分鐘,到大門口。司機師傅路上問我要不要他帶進去,便宜點。這個其實已經成為諸多郊區景點公開的秘密了。只是他認識的那個人今天沒有上班。他一直動員我,說這只是個公園,沒什麼意思,還是那個牛頭山好玩。但是我已經來,沒有道理放棄。從漳州港到白塘。一路上的風光已經給我提示了。一路走的都是沿海公路。一個海灣接著一個海灣。慢慢顛覆著我對於海的認識。票價確實不便宜。標價50,優惠價40。學生證有效。可惜只認證件不認人,否則還能憑著娃娃臉混一混。門票附送一張牛皮紙的導游圖。進門上去之後,馬上映入眼簾的就是藍天白雲綠樹。我被太陽過分的熱情有點不知所措,轉向一邊的電瓶車。上車每次5塊。15塊一周。當時沒什麼人,我便15元包車。起步我剛看向兩邊的竹林,就到了地學博物館。應該叫做展覽室,更加貼切。都是這裡的實物標本展示。但是雖然如此,我照樣被打動了。司機成為兼職講解。很是受用。給我普及地質知識。這個也成為游覽整個地質公園的概論。在這裡我知道了林進嶼和南碇島。據說當時拍宣傳片的水下攝影家,到了林進嶼看到的是黑黑的火山石,到了南碇島,一下子開了眼。一副熱帶水下風光,絢爛無比。我看了拍的照片,恨不得馬上找個潛水教練,鑽到水下去也開開眼。也是在這裡我知道了我今天是幸運中的不幸。風大浪大,兩個島都不能上去。繼續出發,過了狀元樓,到了貴妃醉酒。在這裡第一次看見海。我馬上要停車。司機笑了。我開始哢嚓哢嚓。那個海灣人非常少。漁船也很少。地質公園依岸邊的山而建。所以能夠登高望遠。海灣的海水有個很明顯的分界線。一邊泛黃,一邊泛綠。我以前了解到,海水的顏色都是跟著深度走的。一般三到五米以上就是藍綠色的了。但是司機小伙說不全對,主要是靠近岸邊,海浪卷著泥沙,所以渾濁,看起來是泛黃。前進。過了美麗的海螺。本想拍照,但是怕人家煩沒叫停。但是馬上他主動停了。旁邊有只張開的貝殼雕塑。他幫我留影,還告訴我怎麼擺Pose,走到背面,說這樣張開手臂,擁有天使的翅膀。絕!真是美。背景是藍藍天,白白的貝殼,只是人有點黑。呵呵。這個角度看林進嶼也是最好的角度之一,因為這個地方離得最近。民間傳說,明萬歷年間,漳州學子林進為避開外界干擾來此島發奮學習,成為漳州史上第一位狀元,後人將此島稱為林進嶼。此島是在四次火山噴發過程中形成的。從側面看,分層明顯。前進,到了民俗館的樓下。我被司機小伙告知最佳游覽路線。沿著半山腰的棧道一直走。在盡頭的山上彙合。我被放生了。仰望,看著綠色山頭上的古堡樣子的民俗館;側望,有青山有綠水;俯視,有黑色的火山石白色的浪花和蔚藍的大海。總之,你站在那個棧道開始的平台,360度旋轉,美景令你眩暈。真的不誇張。從他車開走的那一刻,我徹底變身成為20年前的我,徹底的孩子般興奮。火山噴發,遇到拍擊的海水,紅紅的熔岩,藍綠的海水,白色的蒸氣,黑色的火山石。我覺得來了這裡是對我天天看高樓大廈的眼睛最大的眷顧。不止是視覺的衝擊,看不到的同樣是衝擊。想想剛才描述的火山噴發,熔岩冷卻,那是對我們成天發條般運轉的大腦的絢斕衝擊。我沿棧道而下,走到岩石上,海水旁。哢嚓哢嚓,沒完沒了似的。看著那個海水拍擊的浪花。看看遠處的林進嶼。看看遠處小船的身影,看看蔚藍天空各種形狀的雲。吹著海風,深呼吸。只是恨不得能夠生活在這裡。所以聽到景點名字時候不驚奇:蓮花寶座,海誓山盟。如果凡人來,願坐此望海飄飄欲仙。如果戀人同至,這個浪漫的地方肯定是海誓山盟的絕佳。沿著棧道,來到巨龍界海。以前我曾經在高中的時候講過一個成語,叫微言大義。換到這裡,可以叫做微石大義。看到的只是個隨著海浪若隱若現的形似龍頭的黑火山石。叫做小龍頭。但是這個小龍頭是在一次地殼運動中形成的,一道長長的海底裂縫。人稱龍脈。龍脈很長,一端在大陸,一端在台灣。有點鄉愁的感覺。上車到了觀望台。如果來了地質公園。這個地方不能錯過。自古以來就是登高望遠,風景最美。只是我在飢餓的狀態下都能專注的欣賞風景,我覺得這個足以說明一切。到了情侶海灘。說實話,我是真的忍不住了。不是想上廁所,別那麼煞風景。我是走到海灘上真的忍不住想下海了。我站在海邊,我突然想起了一部電影-呂克貝松的《碧海藍天》。沒人的,長長的,干干淨淨的海灘和清澈的海水。我想起了那個Zark,那個愛海豚和大海的人,那個義無反顧置身大海的人。我似乎有點能溝理解他。因為我站在這裡也想一猛子扎下去,做條小海豚,游啊游。不願意走,但是因為司機小伙有個團,我要離開,我是不舍的。抬頭望望藍天白雲,我走出了大門。到冷飲攤吃冰。他們說今天太熱了,我說,太陽天總比下雨好。至少我能看見最美的風景。值了。然後又是摩托車到牛頭山火山口。這次被他帶進去。門票10塊 。不過加上車費,後來我一想我等於沒省錢,只是沒買票。牛頭山更是原始,更是純粹。我走了大概2個小時,看大海,看沙灘,看石頭,看人。那裡游客非常少,有的只是附近的阿姨或者婆婆在挖海鮮。要不是我忌口。我是真想吃買一籃他們剛挖的小鮑嘗嘗鮮,別具風情。只是我去的時候在午後。沒有看見在水裡的火山口。不過山上有個火山口。看的有點恐高的我生怕自己掉下去,回去我要買個意外傷害保險。熱的很,打著傘,有海風,但是熱。我回去岸邊,有個小店。買了一罐冰八寶粥。坐在門口吹著海風,那叫一個爽。如果你們去一定試試。如果問什麼感覺叫享受,這個應該算一個。Tips:1. 廈門港客運站,在去鼓浪嶼的輪渡北側大概300米左右。從早上6:15開始有船到漳州港。10元,大概20分鐘到。2. 漳州港出來就是車站,車頭標有火山公園。1小時20分鐘左右。12元。3. 摩托車:從白塘到地質公園5元。地質公園到牛頭山10元。牛頭山到白塘5元白塘回漳州港的末班車是下午3:30。注意時間安排。4. 兩個地方都有飯館,如果有興趣,可以加工小海鮮。5. 做足防曬,和補充足夠的水。6. 別忘帶學生證。後記:我狂拍了許久,然後回來一個不小心的沒有確認,讓我把照片都刪了,悔恨許久。大家感興趣可以上網搜索照片,看看,相信會讓你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