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雖然已經落戶廣州而且十二年來每日奔波在城市的大小街道,對羊城的景點卻接觸得少,就算有假期去旅行也是往外地的多。
早就有細看廣州的打算,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今天正好到西城拜訪客戶,順路可以去心儀已久的陳家祠。
去陳家祠的交通非常方便,除了坐來往市內東西南北的公交車在康王路站、荔灣路站、陳家祠站下,陳家祠本身就在一號線地鐵站的出口處。從地鐵口出來首先看到一大片的草坪,草坪旁邊有到明顯的指示,沿著草坪大概走2分鐘的路就看到陳家祠入口。
來的時候沒有碰到旅行團,門口比較清靜,門票是10元。
檢票進門後首先看到的是一個面積比較大的坪子,幾棵老樹參天,估計旅游團的車子一般停在這裡。坪子的一邊是排青磚圍牆,屋頂滿是標志性的彩塑,彩塑主要是人物,還有一些像征吉祥的獅子、麒麟、蝙蝠等,栩栩如生。記得這種在屋頂作彩塑的多是信奉媽祖的廣東和福建沿海一帶的建築特色,其他地方並不多見。
陳家祠的大門開在圍牆正中,上方掛有陳氏書院的匾,現在才知道陳家祠原來是個書院,兩邊大門板上都繪有高大威武的門神。大概自己也是姓陳的原因,第一眼看到這個古香古色的書院就馬上有了好感,事實上這裡正是清光緒年廣東的陳姓族人在廣州為省內同族開設的一個讀書、趕考和議事的臨時居所,假如生活在清朝,也許我今天就是來此投親的了。
邁進書院,立刻時光倒流。感覺天高地闊,房梁懸得非常高,室內各樣擺設整潔大方,家具屏風手工精致,室外地面一塵不染,庭寬院深,各種雕塑欄杆和盆景目不暇接。
來之前就知道陳家祠保存有大量珍貴的蝕花玻璃,幾乎全部鑲嵌在內部的門窗上,親身體驗,果然工藝細微、著色通透,有極高的欣賞價值。
書院並不像私家園林那樣小橋流水曲折蜿蜒,整個書院是完整的四方型,完全沒有水的痕跡,書院的走廊很有特色,柱子比較細,全部是圓型木柱,站在走廊上兩邊都可以一望到底,突然想這種格局是不是有告誡讀書人“讀書要細心、為人要正直”的含義在裡面呢?
書院最裡面是供奉族祖的,牆上的木雕令人眼花繚亂、精美絕倫,地上還有一塊巨大的石雕百龍硯,可惜有防護帶隔離,不能仔細揣摩。
出了後門還有一個後花園,高牆之外難得鳥語花香,對書院作了自由的延伸。
現在的書院並不是完全嚴肅清靜的,好玩的東西也不少。文房四寶、珠寶玉器在四周廂房隨處可見,有些甚至可以把玩,西廂還有現場南絲制作,中央的聚賢廳正在作廣州彩瓷展,東廂有清代民居家具展示,那裡也是從裡面看蝕花玻璃的最佳地點。
走累了也不用擔心,書院到處是供人休息的石台鼓凳,還有一個不停播放書院資料片的大廂房可以供游客休息,在那裡可以買水解渴,或者買上一套書院的明信片。有種3元單張的明信片,非常值得買。
謀殺了200多張照片耗時一個半小時才心滿意足地穿過遠古的門回到現實。要是覺得腹中飢餓,大門一邊就有一家正宗的特色面館豐潤園,地道的雲吞竹升面只要5元。
緊靠陳家祠的是個街邊公園,裡面綠樹青草、小徑曲折,平時有不少附近的居民在此游玩休息,公園一角可以進入新一代動感時尚的蒲點——康王廣場。
既然來了陳家祠,當然不能不走走荔灣路,出了陳家祠往中山八路方向走五十米往右就是去動感小西關的荔灣路段。荔灣路因為有了動感小西關就變得值得走了。動感小西關是超女廣州賽區的比賽場地,據說比賽期間萬人空巷。除此之外,廣州市第一家“如家”座落其中,還有吃飯約會的最佳選擇——鏞記、森澤自助料理中午48晚上68、知粥常樂。市內最大的SPA水療中心——動感海灣水上俱樂部也在裡面,動感海灣平時98元/人,周末108元/人,包一次自助餐不包按摩,營業到凌晨2點,提前通過易網通4006840068訂可以拿到九折,看起來環境還不錯,決定下次帶家人來玩。
出了動感小西關,過天橋,對面還有個荔康舊貨市場可以逛逛,發現裡面有很多攤檔在賣全新無包裝的1元DVD碟,雖說片子舊點,但是對於像我這樣只求曾經擁有的人是最合適的了。
把包包塞滿DVD後終於坐88路回家了,來廣州的人記得坐坐廣州的公交車,比任何地方都時尚和舒服。下一次應該去哪裡?再說吧。
更多圖片請移步http://gzgangang.blogcn.com

(陳家祠外)

(陳家祠外觀)

(蝕花玻璃)

(南絲制作)

(動感海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