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了光的王村
20年前在大學的禮堂裡,謝晉導演的電影《芙蓉鎮》引得了包括我在內的許多師生的歡迎。那個時候的人都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特別是對那些曾經培養出蒯大富這樣的“造反英雄”的老師而言,這樣的電影內容或許更能激發起他們的思考。
而對於一個20多歲的我,印像最深的卻是姜文主演的秦書田,他在清晨的鎮上像跳舞一樣的揮灑著掃帚。喜歡攝影的我對那個鏡頭的用光和構圖特別記憶深刻。
20年後的一天,當年的小伙子,今天的為人夫為人父的我,居然帶著家人開了1800公裡車來這個影片實景地感受那個鏡頭的意境。
今天的王村就是當年電影《芙蓉鎮》的拍攝基地。電影播映後對王村的的影響是極大的,當年劉曉慶扮演的胡玉音在影片裡有個米豆腐鋪。就是這個虛構的情節居然使得王村成了湘西米豆腐的原產地了。王村的人一下子都開起了米豆腐店,為此,幾家店還自己吹噓自己是正宗的曉慶米豆腐。
一部電影帶紅了一個地方,發展了一方經濟,就像周莊也是因為一幅畫而全球知曉一樣。當年謝晉和陳逸飛可能沒有意想到他們作品的副作用居然可以造福一方百姓帶動一方經濟。在周莊,人們還特意為陳逸飛建了個博物館。而王村卻只是建了電影院,不停地放著那部20年的電影。
我們到達王村已經是傍晚時分了,游客已經不多了。那些游客是在猛洞河漂流完後正好到王村上岸參觀游覽,然後趕到張家界。王村已經是湖南湘西和張家界兩個地方的旅游中間橋梁了。所以,王村的旅游一直很火爆。
看的出,鎮上已經是一個成熟旅游目的地了。村口幾座高達六層飯店的窗口飄出中午酒的余香,幾輛侯客的面包車和曬的黑黑的司機等著邊上,路邊排滿了米豆腐的攤位,鍋裡冒著熱氣。往前走,順著坡道就進入了古村的核心區了,湘西風格的舊建築保存完好又沒有任何人工修飾地排在街道兩邊。街道不寬,不會超過3米。街上的行人不多,基本沒有游客,偶爾走過一個當地人,背著竹筐,沿著街道忘前走,當地人自己做的面條細細的一排排地掛在路邊的木架子上。傍晚炊煙從屋子冒出,彌漫在舊舊的石板路上,攜著即將退出的夕陽余輝,還真有點當年姜文掃地鏡頭的感覺。
王村是一座具有兩千年歷史的古鎮,位於酉水之濱,距永順縣城51公裡。不過那可起碼開上一個小時路程,現在都是黑色路面了,交通已經十分便捷了,王村原為西漢酉陽縣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達洞庭,自古為永順通商口岸,素有 “楚蜀通津”之稱。享有"酉陽雄鎮"、湘西“四大名鎮”、“小南京”之美譽。
我一直沒有找到當時謝晉導演如何去發現這個村落作為外景基地的,應該講一部電影確實讓王村人賺足了面子和票子,這也許是貧窮地區脫貧致富的最便捷方法,時止今日還有不少地區也依樣畫瓢,雲南香格裡拉縣把陳凱歌的〈神話〉劇組視為上賓,為他們拍攝大開綠燈,結果因為破壞環境劇組罰款10萬不說,連當地副縣長也被撤職。真是比竇娥還冤啊!時過境遷,20年前的模式放在今天也就會成了笑話了。要不如今電影一年出幾百部,為什麼就出不了第二個“王村”呢?
王村是個幸運村,也是一個時代村,對於如今許多只知道湖南衛視超女而不知道電影〈芙蓉鎮〉的年輕人來講,姜文的掃地動作絕沒有李宇春的中性打扮來的更有吸引力。
20年的變化太深刻了,但願王村能把〈芙蓉鎮〉的光一直借下去,畢竟那是記載著一代人的歷史。
(20060818)
更多圖片和游記請登陸我的博客www.abinblo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