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喀什—塔什庫爾干
9點機票按時送到,陳師傅和他的捷達已經等著我們了,喀什的出租車不少,據說有4000輛,多為捷達車,但漢族司機占的比例很低,不到20%,因為在這裡維族人口將超過了80%。如果只去慕士塔格峰當天是可以來回的,我們去紅旗拉甫就需要3天了,來回是800多公裡。
出得喀什不久就進入了昆侖山脈,已經屬於帕米爾高原了,帕米爾高原的平均海拔是3600米左右,和青藏高原有的一拼了。景色與天山山脈完全不同,幾乎全是光禿禿的山,一般山脊海拔5000-7000米,中巴公路旁有條河道,河水呈灰白色,水很大,都來自與昆侖山脈的積雪融水,到了下午5、6點,水最大。河水攜帶著大量的泥石,夏季容易引起泥石流和塌方。我們在途中就多次遇到河水衝垮路基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不用慌張,出發前多帶些吃的就可以了,中巴公路有專門的道班養護,一般小的塌方等上個2、3小時都能修護。這條路有很多大集卡,都是往巴基斯坦開的。
奧依塔克景區據說不錯,可惜我們沒有去,原因是因為陳師傅路很難走,需要沿著干涸的河床上去,他的車很難通過。回來之後看了些網站介紹,好像挺不錯的,有雪山、冰川、瀑布、河流、雪崩、草地,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麼好。
沿途還有很多賣石頭的小孩,很小的紫色顆粒據說是紫水晶,多是些孩子在山上揀的,語言無法交流,只能通過手勢來還價。
路上還可以看見沙山和沙湖,沙山上面全是白白的細沙,沙湖附近有吃飯的地方,一碗羊肉湯加囊10元左右。錯過了這裡只能到慕士塔格了。
過了沙山沙湖不久,在車的左側就是公格爾和公格爾九別峰,公格爾峰的海拔高度是7719米,為西昆侖山的第一高峰,山頂常年積雪,山間懸掛著條條銀光閃閃的冰川,極為壯觀。旁邊的公格爾九別峰高度略遜為7595米,為西昆侖山的第二高峰,一字排開的還有7、8座不知名的雪山,很壯觀。公格爾峰還是處女峰,無人能登頂。
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與公格爾峰,公格爾九別峰遙相呼應,被稱為“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下就是喀拉庫爾湖,這裡的海拔是3600米。
從喀什方向到慕士塔格峰,應在卡湖的最前面的蒙古包前下來,這裡是不收門票的,再過去些比較人多的地方就是被“中坤旅游”圈地圈起來的所謂景區了。中巴公路有數公裡路段是圍繞著卡湖修建的,所以完全沒有必要跑到被圈起來的景區。中坤旅游竟然在卡湖邊拉了一圈鐵絲網(好像也沒什麼其他投資),再建了幾個水泥的蒙古包,就開始收門票了,好像是50/人(反正沒讓他們賺),如果你要上山,還有中坤的人衝上來問你收垃圾清理費,160/人,真是環保的緊啊!據說卡湖邊上還要建一個三星級的酒店,實在無法想像建成後會是什麼樣!只能建議大家趁早去吧。
天氣不是很好,雲太多了,卡湖湖水的顏色也不漂亮,整個慕士塔格峰顯得雲山霧罩的,看不真切,在心目中的形像一下滑落了許多。只能盼望回程的時候有個好天氣了。這裡只有移動有信號。
慕士塔格峰到塔什庫爾干縣城大概2個多小時,塔縣很小,這裡除了少數四川人在次經商以外,全是塔吉克族人。鎮中心有個雄鷹的雕塑,旁邊有個民族藝術中心,可以看一下,門票20,裡面有塔吉克民族的介紹。這裡就是拍攝《冰山上來客》的地方。塔縣的治安據說很好,來這裡晚安全是沒有問題的,鎮上的廣播電台早晚會有新聞廣播。
塔縣只有一個景點,就是石頭城,和交河故城的規模無法相提並論,從外面看看就可以了。如果要去紅其拉甫,可以在這裡先適應一下高原,這裡的海拔是3600米,和卡湖一樣。我們已經隱隱感覺到有點頭痛,便去藥店裡買了一袋氧氣備用,50元連氧氣袋。晚餐是在家小川菜館裡吃的,火鍋,5人160元,這裡的蔬菜據說都是下面運上來的,略貴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交通賓館,算是塔縣比較好的,標間100元,還算不錯。這裡移動、聯通都有信號。
8月3日:塔什庫爾干—紅其拉普—塔什庫爾干
要去紅其拉甫必須要先辦觀光證,邊防站10點上班,10/人,司機會幫辦理,還是很方便的,只需要身份證就可以了,原來還要單位的介紹信,隨著中巴兩國關系的改善,去邊境自然也就寬松了。
塔縣往南,海拔也越來越高,路上有很多不知名的雪山,一路上有很多路段在修,有2個邊防站,會查看你的觀光證和身份證。
紅其拉甫山口是1982年開放的,四周全是雪山,如果你喜歡看雪山,那麼強烈建議你來這裡,如果說雲南梅裡雪山是美,那麼這裡的雪山就是壯觀,山口的四周到處都是雪山。我喜歡!
紅其拉甫的海拔在5000米左右,有的書寫4700,也有的寫5100,不知道該相信誰。這裡的高原反應到是不厲害,昨天准備的氧氣袋好像有點多余。
紅其拉甫這裡是7號界碑,界碑的一邊是中國,另一邊就是巴基斯坦了,兩邊都有邊防警站崗,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邊防警比較輕松,你可以隨意地和他合影,也可以輕松地“出國”一游。這裡移動有信號,聯通沒有。
從塔縣到紅其拉甫的來回大概是5小時左右,期間會遇到修路,可能就要等上1、2個小時,很難控制時間。途中幾乎沒有吃飯地方,自己准備些干糧吧。
今天是最空閑的一天了,下午4點回到塔縣,午餐連晚餐並做一頓。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
8月4日:塔什庫爾干—喀什
這是整個16天行程中最辛苦的一天,超過了我們的想像。8點半出發,沿原路返回,到慕士塔格峰,天氣依然不好,在卡湖看不清慕士塔格峰,我們計劃去慕士塔格下的冰川。徒步或騎駱駝上去據說要5小時,我們實在沒有勇氣在3600米的海拔徒步5小時,幸好有摩托車,開價100,還到50。上山要注意避開中坤旅游的人,否則會盯住你,向你收160/人的垃圾清理費。
摩托車沿著卡湖向山裡方向行駛,一路上是沒有路的,正是走的摩托多了,才變成了路。路況極差,很顛,但畢竟也是摩托,比騎馬還是輕松多了。在翻過幾座山後,我們到達了一個高原小鎮,這裡住著10幾戶人家,應該是柯爾克孜族。摩托車到了這裡就無法再上去了。在這裡可以同時看到慕士塔格峰和公格爾、公格爾九別峰,極為壯觀,連綿的雪山遙遙相對。這裡的海拔是4000米左右。
略做休息之後,在向導的帶領下,我們4人開始爬山,應該還算不得是山,一個個連綿不斷的小山坡,據說翻過山坡就是慕士塔格峰的冰川了。每個小山坡估計也就3、50米高。一共爬了4、5個這樣的小山坡,最後每走十幾步,就要坐在地上休息3、5分鐘,眼看著就在眼前了,爬過一個山坡,誰知還有一個山坡,嚴重打擊了我們的積極性,我們的信心被徹底摧垮了。在爬了一個半小時之後,我們都筋疲力盡了,不但體力支撐不住了,再加上高原反應,實在是走不動了。不過這裡離慕士塔格峰已經相當近了,可以清楚的看見不遠處的冰川從山谷裡流出來,在這裡可以更清楚的看見慕士塔格峰和公格爾、公格爾九別峰。景色確實很壯美!
休息一會後,往下走,感覺輕松很多,邊走邊回望慕士塔格峰,上山、下山花了2個半小時了。立刻坐上摩托車往回趕,回到卡湖,已經用了近5個小時了。
下來就聽到一個不幸的消息,有段路基被水衝垮了,從早晨10點搶修到現在還沒有好,早知道我們就在山上多玩2小時了,說不定就真的爬到冰川下面了。
下午7點到達搶修路段,中巴公路已經排起了長龍,養護道班已經在這裡搶修了9個小時了,還沒有好的跡像,一直修到9點半才通車。
在這裡要提醒大家,從塔縣回喀什,一定要留出充足的時間,這種事情在夏季是很常見的,最好趕在下午5點之前回去,因為下午5、6鐘是這裡氣溫最高的時間,冰川融化的最快,水流也最大,容易造成路段的衝毀。
如果路段衝毀實在嚴重,又要趕飛機的話,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走到衝毀路段對面和對面的司機換乘客,一般補貼點費用還是可以商量的。
喀什到紅其拉甫的路上,手機基本沒有信號,除了在個別地方。
到喀什已經是晚上11點了,陳師傅給我們推薦了人民東路上的世紀賓館,這是個緊貼老城的賓館,很不錯,偶覺得比其尼瓦克性價比高很多,標間130元。
8月5日:喀什—烏魯木齊
喀什是維語喀什葛爾的音譯,是最具異域風情的新疆城市了,是我國的最西面。這裡的維族占到了80%以上,在這裡充分領略維族風情。喀什城不大,一天差不多可以走遍全城了。
三個麻扎兩個巴扎一個清真寺,概括了喀什的主要旅游景點。阿帕霍加麻扎最著名,在我等看來,主要是被金庸老先生的一本《書劍恩仇錄》普及的。阿帕霍加麻扎就是乾隆的妃子香妃家族墓,共有72人葬於此,門票15元。阿帕霍加麻扎很有民族特色,做的也很漂亮,玉素甫麻扎沒有去,還有一個什麼麻扎,名字忘記了。
香妃墓出來可以坐20路公交車,有人售票1元/人,這裡是終點站,坐公交車可以感受一下當地人的生活,可以在大巴扎下來,大巴扎很好認,規模很大,好像比烏魯木齊的大巴扎更大。這裡可以買到所有的旅游商品小刀、干果、錫器、絲巾等等,價錢比烏魯木齊的國際大巴扎便宜,這裡的維族開價比較高,偶是按照3折價錢砍的,然後略微加一點,一般成交價格不於4折,這裡有很多俄羅斯過來的商品,還不錯。
還有一個巴扎是在艾提尕爾清真寺附近。大清真寺周圍一天到晚聚集著大量人流,周圍開著很多小店,賣各種旅游紀念品,但價格較大巴扎高些。喜歡宗教的朋友可以去大清真寺裡看看,只是裡面的禁忌比較多,去前要先做好功課,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喀什的老城是這裡最有特色的,保留的也很完整,房屋都是黃色土坯和木頭修建的,整個老城猶如一個巨大的迷宮。反正不趕時間,我們就在老城中信馬由韁的瞎走,手裡也沒有地圖,好在基本上每條道路都是相通的,所以不用擔心走不出去。在老城中,你會遇見很多維族小孩,他們會和你說“hello”,然後會擺出各種pose,要求你幫他們拍照,只需要你給他們看下照片就可以了,看完照片他們就會覺得很興奮。好像絕大多數的維族小孩都有這種表現欲。老城幾乎沒有漢族人,阿熱亞路有很多手工作坊,有做帽子的、打鐵的、木器的、樂器的,看看還是比較有意思的。
老城的高台民居已經被中坤旅游圈起來了,門票是30元,喀什老城還有3、4個收費口,也是中坤旅游干的,但大部分老城的進出口(好像一共有3、40個)是沒有人管的,所以萬一碰到一個入口有人收費,大可以換一個入口。
人民西路有現代化的購物廣場了,你可以在這裡吃上一杯喀什的刨冰消消暑,2元/杯,也可以逛逛這裡的商場超市,裡面的商品與內地的超市差異很大的。
喀什的大十字應該算是這裡的市中心(解放路和人民路的交界處),旁邊就是人民廣場,廣場上有金水橋和毛主席大招手的雕像,看上去比較親切,畢竟大家都是漢族,哈哈。
世紀賓館13樓的天台是拍攝喀什老城全貌的最佳地點,強烈推薦!性價比高!。一面是有幾百年歷史的老城,另一面邊是建設中的新喀什。中午2點退房,可以把行李寄在前台。
8月6日:烏魯木齊—上海
凌晨1點的飛機回烏魯木齊,南航3折票,480元含稅。到烏魯木齊已經是近3點了,機場門口仍有許多拉客的。8月的烏市是最旺的時節,攜程所有協議酒店竟然都爆滿!由於當天還要趕下午回上海的飛機,我們決定在機場附近住一晚,航油賓館(准3星)220,估計被拉客的司機賺了20元。
休息到中午,坐一小時51路公交車可以到二道橋,國際大巴扎的東西和喀什大巴扎的東西基本類似,就是價格貴了許多。薰衣草干花的價格是伊犁的3、4倍,葡萄干(女人香)25/公斤,這裡可以買些新鮮的水果帶回去,盒裝的無核白葡萄20/箱,6、7公斤,蟠桃40/箱,6、7公斤。
下午7點飛機回上海,東航,2070含稅,11點多終於上海。
整個行程歷時16天,行程邊及南北疆,上海—烏魯木齊—布爾津—白哈巴—禾木—布爾津—烏蘇—伊犁—那拉提—巴音布魯克—烏魯木齊—喀什—塔什庫爾干—紅其拉甫—喀什—烏魯木齊—上海,日均趕路超過300公裡,整個行程(含飛機)超過13000公裡!累!
16天全部預算20000元/2人,實際花費20100元(含購物600元)。
終於寫完了,這是出去玩了這麼多次以來第一次寫攻略,希望能對大家的行程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