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普陀山之行

作者: towater

導讀普陀山回來好久啦,忙不是理由,總得寫點什麼羅 總結一下吧。這次說去普陀山,我開始倒也並不很起勁。根據我對著名旅游景點,尤其是燒香勝地的印像,總覺得普陀山是一個亂哄哄、髒兮兮的地方,無非是一堆廟擁擠著燒香的人,又因為是孤島,所以東西必定奇貴,服務必定奇差……赫赫,大概也是這種想法使我這個浙江人從來沒有去過普陀山? 預定周五下午從學校出 ...

普陀山回來好久啦,忙不是理由,總得寫點什麼羅

總結一下吧。這次說去普陀山,我開始倒也並不很起勁。根據我對著名旅游景點,尤其是燒香勝地的印像,總覺得普陀山是一個亂哄哄、髒兮兮的地方,無非是一堆廟擁擠著燒香的人,又因為是孤島,所以東西必定奇貴,服務必定奇差……赫赫,大概也是這種想法使我這個浙江人從來沒有去過普陀山?

預定周五下午從學校出發,所以周四就把行裝整好了。因為要帶小人人,又覺得前途莫測,所以背了一大口袋吃食,主要是小包裝肉食——背著這些東東上普陀山,得罪得罪……

周五把小朋友帶到辦公室,小人人這個開心啊!飯飯也吃得香,覺覺也睡得好。到了下午別的小朋友紛紛來了,我們小人馬上就和同齡的非非哥哥玩到了一起。然後呢,活兒干完了,就該上車了。

這次出行,真是菩薩保佑!上了車就下雨了。但是預報中的中雨,一直只在我們在車上、旅館裡的時候下,整個行程我們都享受著一種陰涼的天氣。後來臨走的時候出了點太陽,馬上覺得熱力四射,也算是讓我們領教一下吧

且說車車開。上海到寧波,然後到北侖,從白峰碼頭擺渡到舟山本島,當晚宿沈家門。下午四點開,到晚上11點多才到。大大小小五個小朋友展示了驚人的精力旺盛。除了一個讀初中的姐姐,是勉強算上小朋友吧,其他四位,居然撐住了不睡覺。大家在車裡玩玩鬧鬧,妙語迭出,可惜現在都想不起來了……有趣的車客渡坐完,回到車上開往賓館時,小朋友們總算“沒電”了。

我們在沈家門住的奇貴的“海景房”正是我想像中的那種旅游勝地的客房,被子是破的,水龍頭是壞的,我們進了房間後還蒙小動物搞了歡迎儀式,幸虧我不是個會尖叫的(唯一一次尖叫是幾年前上午10點在復旦的教工宿舍上樓時,和下樓的老鼠相撞並發生踩踏事故)。反正進了房間,當務之急是把小人放倒。還好有靠牆的床。小人人平生第一次住賓館,就這麼糊裡糊塗……

早上很不容易才把小人叫醒!寶寶,我們在普陀山啦!我們在賓館裡啦!看大海啦!……都沒用。最後我說:寶寶,非非哥哥他們都起床啦!寶寶緊閉的小眼睛像變魔術一樣地睜開了!

飯店的早餐,意料之中,可也真不咋樣。不過小人還是給塞了個飽。賓館唯一的好處就是它在碼頭邊,隔了一條不寬的馬路就是海岸,小力第一次看到海,雖然是渾黃的,前面就是島嶼,海的感覺不強烈,但也把她高興得!看看大大小小的船,然後我們就開始了碼頭排隊。去普陀山的快艇,雖然班次很多來來回回,但一次只能坐40位。所以我們這個隊排得啊!

好不容易上了快艇,倒也干淨,座艙最前面是一個大大的電視機加VCD。覺得奇怪:15分鐘的路,要放什麼呢,大約是安全教育吧,怎麼穿救生衣之類。結果放的卻是各種佛教歌曲和《觀音菩薩傳奇》連續劇的VCD,放一個展示一個,沿座位走下來推銷一個。也沒人買,他們也不在意。這是我認識普陀山人的第一印像。

從又高又長的朱家尖海峽大橋底下鑽過,有些不真實的感覺。然後就到了普陀山。上了岸,眼前一亮!我對普陀山的認識之旅就此拉開。我長久以來形成的、經沈家門一夜進一步加深了的對普陀山的偏見徹底改觀了。

普陀山的客運碼頭很具規模,寬闊的迎客廊通往巨大的候船廳。沾了剛剛結束的世界佛教論壇的光,我們走在紅地毯上,頭上垂掛下富麗堂皇的金色和紅色布幔以及數不清的花球。那架勢真令人有些受寵若驚!雖然人很多,但大廳裡潔淨且有秩序。我想來到普陀山的人,大約都有所收斂,不怎麼敢放肆吧!如果說還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大約就是隨處可見的三三兩兩的僧人了,有通常見的穿黃袍灰袍的,也有穿紅的西藏喇嘛,大約是來出差或進修的,在這裡倒和環境很協調呢。

我們在這裡迎來了地陪,一位普陀山土生土長、讀完大學又回來的小伙子。怪不得他不舍得這塊地方呢。他帶我們出了候船廳,到候車場上等車。這個地方有點讓我想到威尼斯,也是沒有任何外來的車能上的,不同的是這裡有公交。這裡的所有公共交通統一經營,全部是干淨漂亮的豐田中巴車,沒有一輛拉客的三輪車、出租車等等。我們雖然是團隊,也不可以包一輛車跟著走,而是需要的時候打電話調配。這樣的好處是車子利用率高,環保節能,也沒有停車的麻煩。大件行李則提早送到了預定的賓館裡了。導游原先叫來的車,因為我們遲到先開走了,我們只好又等一輛。等車的時候我好好看了看四周:一邊是碼頭,一邊呢,就是無盡的綠意了,在春天濕潤的空氣中,真的是濃得化不開的綠色!在大上海的鋼筋叢林中呆了這麼久,又一路勞頓地過來,看到干干淨淨的柏油馬路和石板路延伸到那一片綠意中,覺得誘惑力極大!一個不大的山門在路上,廟呢?

我們這個團的人數真是合適,正好坐滿普陀山的中巴車,多一個都不行。車子在綠色山林中穿行,多數的公路都是半山的靠海公路,一邊是青翠欲滴,雜花生樹的山,一面是煙雨蒙蒙中仙島縹緲的大海。只是偶爾從綠色中露出一些寺廟和住房,也毫無突兀之感,只覺得和這個環境很貼切。我們在車上開始盛贊普陀山旅游局有水平,想必導游們聽了美滋滋的嘻嘻。

旅游項目嘛,基本上是在廟裡轉,出了這個廟就進那個寺:普濟寺、南海觀音像、不肯去觀音院……我不是佛教徒,不燒香禮拜,隨喜而已。所以對寺廟也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感覺普陀的寺廟還是有其可觀之處的。

首先是一種嚴肅的宗教氛圍,不像某些寺廟,世俗氣氛太重,更像個賣東西的地方。特別是下午看了幾個廟庵的僧尼做午課,覺得非常不錯。據說這裡的僧尼基本上都大學畢業。學術氛圍應該比較濃吧。這裡的宗教氛圍當然還得益於香火旺盛,衣食無憂吧。或者大約是相得益彰。你禮佛認真,香火就旺,只顧賺錢的廟去的人總歸越來越少,最多吸引些村夫愚婦。還有一大好處是這裡所有的大小寺廟,統一管理,香火錢統一分配。這樣就杜絕了不正當競爭,也使大和尚們更能靜心禮佛,不計較一廟得失。共產主義有它的道理啊

還有就是人文底蘊。廟裡的碑額題對,都大有可觀。我們只能一次次地說:好字啊好字……更不用說佛像了。只是膜拜的人多了些,我們這些隨喜的總不好意思擠在那裡影響他們。

環境。無可比擬的環境。森林中的寺廟,幾百年的大樹不是什麼稀罕之物。第二天我們去的法雨寺是其中典範。寺廟背山面海,所背的山真是一片翠綠的屏障!而占地廣大的寺廟被一片巨大的樟樹林團團包圍,站在廟門口四周望去,只見高高的樟樹盤枝錯葉,結成一片,密密匝匝,不見天日。我雖然在一個前古寺中長大,見慣大樟樹的,到此仍是嘆為觀止。X有了絕妙的創意,說為什麼不到這裡拍武打片,一定比什麼藏龍臥虎要好看得多。這是山景。在普陀山還有更妙:你只要稍稍往高處走一下,眼前就展現海天相接的開闊。海天佛國,名不虛傳啊。只是天氣關系,海上雲霧繚繞,看不清遠景,據說天好的時候可以看到臥佛的。

小朋友對寺廟的態度令人驚訝。本來想一個廟一個廟地訪問過去,小朋友肯定不耐煩。但小人人在車上就迫不及待地問:媽媽,怎麼還沒到廟裡啊。到賓館又說,媽媽我要去寺廟裡。到了廟裡,就像善男信女一樣地大拜特拜,一個菩薩都不漏,哈哈。想來佛教的寺廟繁復濃麗的裝飾、和藹優美的佛像,對小朋友還是有吸引力的吧。忽然想起來:有一次我們小人人忽然拉住我問:媽媽這幾個叔叔怎麼生氣了?我一看,是四大金剛啊!只好向她解釋說,這是菩薩裡面的警察叔叔,看見壞人所以生氣了……人家糾正我說,這是‘風調雨順“,我可沒有本事向小人解釋管風調雨順的叔叔怎麼生氣,只好趕緊拉著小人一走了之,嘻嘻

僧尼們的誦經,同樣也是非常優美的音樂,聽之真有滌淨人心之功效。大大小小幾個小朋友聽得居然入了迷,最頑皮的也不知不覺在門前坐定,我們小人人更是睡著了。坐在半山間,綠蔭掩映下的小廟中聽幾個尼姑誦經,不知身在何世,只覺得心中平靜,一切俗事都不相干了……不過放心,導游的抵抗力是很強的,不久他就舉著小旗來把我們叫醒啦。對了,普陀山的寺廟門口往往有告示說,寺內不可用電子喇叭,大概就是讓這些導游給煩的。

當然不能忘了普陀山的另一大吸引人之處啦:沙灘。我雖然也算海邊長大,不過是多吃了些海鮮而已——而那些海鮮則多出產在灘塗上。就算後來到過大海邊,也只是站在堤壩上看一片滿是一行行跳跳魚腳印的泥塗。而我們這次在普陀山上呢,賓館居然就在海邊,面對大海,過了一條馬路就來到沙灘上了。多美啊!游程中沒有這一安排,於是我們一大早死拉活拽地把小人人弄起來,終於爭取到了一小時的沙灘時間。正在退潮,海浪舔著的沙灘,細細軟軟,干濕程度正好滿足你的創作欲。三個人一到沙灘上,就不是爸爸媽媽和寶寶了,就是兩個大寶寶和一個小寶寶了。媽媽堆自己的作品,爸爸挖了一口水井,寶寶很起勁地幫媽媽的倒忙。同行的人看的直笑,要了照相機幫我們拍照片,嘻嘻。事實證明我們犧牲睡眠還是正確的。等別的小朋友紛紛來的時候,已經太晚啦,小朋友們還來不及玩,意猶未盡地又給拉走了,我們寶寶則是心滿意足,倒掉了兩鞋子沙子,濕著兩個褲腿,還有兩手亮晶晶的細沙……盼望著什麼時候夏天能這樣玩上一天呢,游游泳,堆堆沙子,睡睡覺……

不寫啦不寫啦,老媽說普陀山旅游局給我多少錢做廣告了,反正啊普陀山就是不錯嘛。廣告費就不要啦,算是為普陀山和諸寺廟做點貢獻羅。快艇上放的佛教勸善歌上說,容貌俊朗為哪般,前世采花供佛前,家財萬貫為哪般,前世施舍出家人……


精選遊記: 普陀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