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源頭之旅

作者: trison

導讀太湖源頭之旅 時間:2006年8月12日 太湖源頭是偶然的機會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地方,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太湖的源頭,又有“小九寨溝”的美譽,讓我不免對它產生了很多期待…經過一周的功課,我們一行4人上路了。 注:我們是從上海出發,太湖源頭在杭州臨安附近,我們的行程是先坐火車到杭州,火車票是提前買好的,早上8:30上海南站發車,10:16到達杭州,然後打 ...

太湖源頭之旅

時間:2006年8月12日

太湖源頭是偶然的機會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地方,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太湖的源頭,又有“小九寨溝”的美譽,讓我不免對它產生了很多期待…經過一周的功課,我們一行4人上路了。

注:我們是從上海出發,太湖源頭在杭州臨安附近,我們的行程是先坐火車到杭州,火車票是提前買好的,早上8:30上海南站發車,10:16到達杭州,然後打的去吃飯,飯後打的去汽車西站坐589路汽車直達臨安,是空調大巴,人滿發車,上車買票,不要到汽車西站裡面去買票。歷經1小時到達臨安,然後坐順風車去了太湖源頭門口,由於司機本來是去太湖源頭接人的,所以我們的順風車只要35元,16路公交車的價格是7元/人,我們沒有等公交直接坐順風車上了太湖源頭,正如攻略中所雲,司機都是“飛車黨”。大約1個小時到達太湖源頭門口,沿路看到好多車,去太湖源的游客真的好多。到達門口,我們聯系了預定的農家,農家在景區裡面,處於山中間,所以讓農家老板跟門口售票說好,給我們優惠,實際上沒什麼效果,40/人,原價48/人

到達太湖源頭景區門口,只見一塊大石頭立於道路中央,上面寫著“太湖源頭”四個大字,尋源之旅開始了…

進入景區,兩邊都是山,中間一條峽谷,我們就是沿著谷底向上攀登,這地形的確酷似九寨溝,卻遠不及九寨溝的磅礡,卻多了份秀美和精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峭壁,峭壁上長滿綠草,它們一簇一簇的,下垂著,仿佛一縷一縷的胡須,故名“龍須壁”,峭壁下溪水潺潺,看到水我們不由興奮起來,好像身體的所有細胞都被激活了,踏入水中,流淌的溪水清涼宜人,在此酷暑難耐之際,實在讓人感到無盡的幸福,它那麼天然,卻絲毫不遜於空調帶來的涼爽,難怪也有了“天然空調”的稱謂。我完全沉醉於這股清涼帶來的幸福,遲遲不肯離去,為此還找了個捉石蟹由頭,一番摸索之後,沒有收獲石蟹,卻收獲了無數的清涼,繼續前行…

逆流而上,我們來到一處水潭,水質清澈,仿佛靜止,猶如明鏡,高山流雲盡映其中,故名“雲碧譚”,其中央立一大石,赫然寫著“雲碧譚”三個大字,潭水淺處不過腰,可下水嬉戲,潭內還有竹筏游動,前面有一個鎖鏈橋,所謂橋,是由一個個各不相連的短原木並排組成,原木懸空,綁在原木兩端的鐵鏈分別掛在兩根橫跨兩岸的鐵鏈上,此處譚水深達2米,稍有危險,我們也冒險嘗試了一把。先前看到一個山裡的小孩,步伐輕盈,三步並作兩步,很快就過到了對岸,可輪到自己過的時候,才發現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我小心翼翼的每次都把兩只腳踩在一根原木上,手死死的抓住鐵鏈,生怕失去平衡落入水中,就這樣一根一根的慢慢挪動著,終於馬上到達對岸了,就差一個原木的時候,終於由於手上沒勁兒了,落入水中,還在快到岸邊,水已經很淺了。回頭想想不得不佩服那個那個農家的孩子,真是“高手”,而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問題,就是過這個橋,千萬不要兩只腳同時踩在一根原木上,原以為這樣不容易劈腿,但是其實這樣很難掌握平衡,而且本身鐵鏈在上端都是相連的,所以也不必擔心踩在兩個木頭上會劈腿,就給後來人一些建議把,也算是我從親身的教訓得來的哦。

在往上,我們就來到了“大王”家——“觀猴坪”,此山沒老虎,所以這些野生獼猴就是大王嘍。我拿出特意為他們准備的花生和巧克力,可只給了一只工作人員身旁的老猴子,飼養員告訴我們,這只性格最溫和,所以可以和游人拍照,其他的猴子都自由的在山上的樹林裡跳躍著,有些個別的“淘氣分子”被關禁閉了,被拴在一個閑人免進的小山崗上,這時,一只自由的小猴子很謹慎的慢慢的叢山上跳躍著向我們靠近,但它始終還是沒有跳躍下來,只停留在最近的一棵樹上,就不肯繼續下來了,看來近千萬年來的進化產生的隔閡還真不小,不是一朝一夕就那麼容易消除的,遠遠地我們把這些精靈般的小猴子拍攝下來,把它們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也把我們的祝福留給他們…

前面突然熱鬧起來,很多人圍在一起,觀看著評論著什麼,我們也湊過去,順著眾人的目光向上望去,原來有人在攀岩,崖壁陡峭,卻有數不清的棱角,想必這就是“千仞崖”了。在這樣天然的奇峰怪石之間攀岩,可以更暢快的呼吸空氣,可以更親近的擁抱自然,更體會到了那份刺激和驚險,真乃其樂無窮也。

“神風谷”的索道由於整修暫時關閉中,我們很遺憾沒有領略其中滋味。不遠處來到了水花四濺的“醉花瀑”,由於連日高溫,降雨量甚少,此處水量不大,少了壯觀的飛瀑景像,取而代之的是靦腆的溫柔的小瀑布,含蓄的拍打著巨石,激起無數小水花,使涼爽彌漫在整個空氣中…

漸漸的深入了密林之中,腳下身邊依然有泉水流過,忽現一譚,有大小兩塊,深淺不一,深處不見底,淺處嬉戲者甚繁,涼意四濺,好一番歡快的景像。此為“雙龍譚”。

天色不早了,也有些卷累了,抬頭看到了古佛寺,但我們決定明日再去細細游覽,便一頭扎進農家,結束了一天的旅程,開始休整和補充。

注:我們住宿在古佛寺下面的小九寨溝野味館,住宿費是100/間,雙人間,有空調,獨立衛生間,吃飯是另外計算的,因為我們在此住宿所以飯菜8折,酒水不打折。這裡的商業氣息比較濃烈,飯菜比較貴,味道一般,竹魚35,小烤野兔45,本雞煲55,絲瓜炒蛋15,炸土豆餅10,啤酒10,飯1/人。洗澡的水流比較小,糟糕的是,被子不干淨,窗戶密封不好,到了晚上房間裡好多好多蟲子,太恐怖了,而且我們住的那晚,整個野味館除了我們就只有一對夫妻入住了,很冷清,看來真的不太好,建議以後的驢友,不要選擇此地投宿,旁邊還有一家好像叫龍須山莊,兩個旅館公用一個平台,我估計兩者是統一聯盟,建議都不要選擇,可以選擇山下白沙村的住宿,或者選擇山頂上那個龍須村的住宿,景區裡的住宿,實在不敢恭維。我們晚飯過後,想去周邊轉轉,跟老板借了電筒,但老板奉勸我們不要到處走,晚上山裡有蛇,還是第二天再轉好了。

清晨起來,在群山環抱中伸個懶腰,盡情享受著清新的空氣,和朝陽的沐浴,甚是愜意。早飯過後,我們迫不及待的隨著鐘聲奔赴古佛寺,這悠遠的鐘聲已經刺激我的耳膜一天多了,這下終於可以一探究竟了。

“古佛寺”很小,卻香火旺盛。過往游客絡繹不絕,在游覽山水之於,也來拜會一下這深山中的真神,更不忘給親人朋友送去一份祝福。悠遠的鐘聲見證了世事滄桑萬千變化,讓人的心也隨之回到寧靜祥和的悠遠過去,不禁感嘆發展之快,數百年前又有誰能想到這久居深山的小廟會有現如今如此旺盛的香火,發展給小廟帶來了熱鬧和旺盛,更給當地人帶來了繁榮和富裕。

沿著寺廟右邊的小道繼續向上,這是向上尋找太湖源的必經之路。途間遇見流水,我們便興奮的踏入其中,感受一番清涼。穿過兩個大石自然搭成的微型隧道,我們繼續前行,滿眼的綠色,清澈的泉水夾雜其間,忽然左手邊高山上的流水吸引了我們的目光,仔細一看,原來這裡就是“百丈祭”。峽谷高約百丈,飛流而下,不過目前水少,所以只是順崖流淌下來,但崖高依然,仍然頗具氣勢。

前行幾步,看到“仙人台”的大石頭,此處風景無他,但這裡的傳說卻優美動聽。據說早年玉帝見太湖水量減少,有干涸的危險,所以指派觀音菩薩下凡來救。觀音菩薩來到江南,經過一處,發現景色優美,有山有樹,唯獨缺水,便欲在此開一源頭,流入太湖,以補充太湖之水。由於沉醉於風景卻不小心把蓮花寶座刮到了某一山峰,觀音一怒,拂袖而去,便把手中的玉瓶也落在了此處,玉瓶中的水流淌出來便形成了如今的太湖之源,而此處正是如今的太湖源頭。之後眾仙聽聞觀音菩薩因瀏覽山水而失足,不由也想來一飽眼福,眾仙相約來到此地,果然景色宜人,可比玉帝的後花園,故而眾仙便經常來此歡聚,停留於此,此處也因此得名“仙人台”。來到仙人都留戀向往的地方,心中自然甚是欣慰,也算感受了一把神仙的日子嘍!

水聲漸大,吸引著我們加快了腳步。終於尋到了,太湖之源。源頭處有一涼亭,尋源的游人都在此留念,歇息。亭下有一小譚,源頭的水自然更為清澈,我們置身其中,貪婪地享受著源頭水的清涼。一番戲水留念之後,我們便來到頂端的涼亭稍歇,品嘗了高山上的甜玉米,真得很甜很香,1.5/根,與當地人的交流中感受著他們的純樸,他們是山頂上的龍須村過來的,告訴我們住他們那裡是可以不要門票的,而且東西都是自家種的,隨便吃,山核桃,甜玉米,高山西瓜,還有野菜和野味,讓我開始期待下一次的到來了,希望能跟真實親近的感受這份純樸…

我們不舍得離開了源頭,開始了回程的路。上天鬼斧神工般的制造了這番美景,它不屬於我們,卻深深吸引了我們,即將遠離它,有萬般不舍,卻也無奈,我們終究要離開,去過我們的生活,但我相信我還會再來…

注:回程,我們是在太湖源頭門口等16路公交車去臨安,但等車的時候來了一個小面包車,按照8/人的價格,我們上了車,而且給我們送到了臨安汽車東站,在此可以直接坐車去杭州,回到杭州,吃過晚飯,就奔赴火車站,19:04的火車,21:30終於到達上海站,到此行程全部結束。費用290/人,包括交通,住宿,吃飯,門票所有費用。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