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之陽朔

作者: firebird9

導讀(西街) 走出桂林機場,見到了來接我們的司機。給小封(www.yangshuotour.cn)打電話,說會派人酒店等我們。車很快進城又出城,那時是下午5點多。一路上,碧蓮玉筍似的山峰連綿不絕,在夕陽的輝映下,美麗得像舞台布景,生動卻極不真實。 7:30,帶著沐浴後的清新舒爽,一行人背心短褲地出現在西街上,眼睛搜尋著那些在功課裡無比熟悉的店鋪名字。 中餐、西餐?意大 ...

(西街) 走出桂林機場,見到了來接我們的司機。給小封(www.yangshuotour.cn)打電話,說會派人酒店等我們。車很快進城又出城,那時是下午5點多。一路上,碧蓮玉筍似的山峰連綿不絕,在夕陽的輝映下,美麗得像舞台布景,生動卻極不真實。

7:30,帶著沐浴後的清新舒爽,一行人背心短褲地出現在西街上,眼睛搜尋著那些在功課裡無比熟悉的店鋪名字。

中餐、西餐?意大利之星冰淇淋滑進女兒肚子裡後,我們終於確定在玫瑰園西餐廳門前駐足,決定在那裡吃中餐,主菜是著名的啤酒魚。味道鮮美的啤酒魚終於在我們即將望穿雙眼時上桌,數十元每斤的價格有點咬人,可我們卻在15分鐘之內將其掃蕩一空,味道自不待言,當然,這頓中餐的價格僅就數量而言確實有點不菲,而且除了用當地特產毛骨魚制作的啤酒魚外就乏善可陳了。

融入西街的人流,走了不長不短的一段路(西街全長1000多米),也進了幾家店,發現除個別獨具特色外,其余的好像也沒什麼感覺。於是決定回房睡覺,西街嘛,有的是時間讓我們慢慢淘。

(月亮山)此行的重要人物——昨天接我們的導游小黎在早晨悄然登場。8:00,他准時敲開我的房門。因為訂不到船,原定上午的漓江精華游改到了下午(後來發現這一改動絕對正確,在正午的陽光下欣賞漓江是需要相當勇氣滴),上午騎自行車游月亮山景區。

久仰桂林米粉的大名,放棄酒店供應的早餐。小黎帶我們到一家毫無特色的店吃了當地出名的桂林米粉。客觀的說,味道還不錯,但沒有期望的那種特別特別好的味道。

終於搖搖晃晃地騎上久違的自行車時,驚喜地發現那天居然是陰天。路是極其普通的柏油公路,路邊是田野,金黃或碧綠的,偶爾經過一個淺小池塘,還會看見荷花,白色居多,也有紅色的。田野之外是山,如碧蓮如玉筍,綿延不絕,感覺像上帝未完成的陶藝作品,隨意、率性又充滿靈性。路面基本平緩,偶爾有上坡,坡度也不大。自行車坐墊不夠高,踩起來有些費力,加上後面帶著個小丫頭,上坡時明顯感覺乏力,右手慣性地轟油門,卻發現操作無效,正惱火間卻忽然記起今日騎的是輛環保車,只好抬頭看路、低頭蹬車。

蝴蝶泉距陽朔縣城3公裡,占地36000平方米,因這裡是亞洲最大的蝴蝶養殖基地,又因岩洞內有一股清泉流出,所以叫“蝴蝶泉”。全世界有16000多種蝴蝶,共17科;中國就有1600多種,12科。園內幾萬只彩蝶來自中國、世界各地,在萬花叢中飛舞,色彩絢麗,令人眼花繚亂。女兒最喜歡了

如果說陽朔是一個大盆景,那麼陽朔大榕樹景區就是這個盆景中出色的點綴。大榕樹位於陽朔縣城南5公裡高田鄉金寶河和遇龍河彙合處,過了工農橋200米就到了。整個景區就像一個自然天成、形神兼備且充滿藝術感染力的中國山水畫。一棵已有1400多年樹齡的大榕樹,樹高17米,樹圍13米,樹陰覆蓋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據說是廣西壯族歌仙劉三姐與情人阿牛哥的定情處,著名的音樂電影《劉三姐》部分外景畫面就在此拍攝。

月有陰晴圓缺,乃自然現像。可在月亮山,你可以在15分鐘內觀賞到初五到十五的月缺月圓——距大榕樹1000米的地方,就是著名的月亮山風景區。月亮山因其月形隨視角變化而變化,引人無限遐思。

剛進村,便見泥巴浴的大幅廣告,眾多海內外人士赤身裸體(關鍵部位塗滿泥巴)的景像著實撩人,為了自身安全和衣服壽命,還是毅然選擇了放棄。繼續前行,發現這個村子的旅游開發已經很成氣候,路邊皆是大同小異的農家樂飯館。我們去的是中間一家,因為這家的樓看起來比較高,想像座在樓上看月亮山的感覺一定不錯。點了一個土雞和一個啤酒魚,其余都是素菜。

第二餐啤酒魚依然搶手,被冷落的土雞顯得有些凄涼。

回去的速度顯得太快,這半日20公裡行程,讓我對自己的體力有了全新的認識,竊喜一下。一路在畫中穿行,最有意思的是常可看見一些農家婦女,騎著車與老外背包客並行,不時用熟練的英語作著介紹。

(漓江) 小睡片刻之後,下午4點讓小黎包了輛車去了興坪鎮,坐漁民機動船游覽漓江精華段。

下午5點的陽光還是有點火辣,但漓江的秀美和江邊烤魚串的美妙讓這炙烤顯得物有所值。

碧水、漓江發源於興安縣貓兒山,流經桂林市、陽朔縣,在梧州市彙入西江。從桂林到陽朔83公裡水程,秀麗脫俗的漓江像蜿蜒的玉帶,纏繞在蒼翠的奇峰中,造化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景色最為優美的岩溶景區。

陽光漸行漸遠,漓江的柔媚顯露無遺。用手、用腳,我們極盡所能地親近漓江水。呵呵,這清澈碧綠的江水可是桂林是政府的財政收入重要部分哦。奇峰蒼翠,一簇簇鳳尾竹在輕風中搖弋。清澈的江水中,飄弋的水草、快活的魚兒讓人心無雜念。靠近淺灘的地方,一群群水牛在悠閑地吃江中水草,還有頑皮者如鴨子在水中浮游。

(遇龍河) 個人認為這是陽朔行中最最精華之處。遇龍河發源於臨桂縣,全長42.5公裡,這條流著一江風情,一江靈氣的“小漓江”,古稱“安樂水”。

傳說很久以前,東海有條龍,巡游至此,見如此勝境,覺得東海黯然失色,便潛藏下來不走了,這條龍晚上浮處水面貪婪地觀賞美好地風光,後來忍不住有時白天也偷著出來,河邊許多村民都曾見過。於是“安樂水”遂改名為“遇龍河”。遇龍河是一卷畫軸,兩岸山巒百態千姿,河畔翠竹疊嶂,蕉臨四季常青,沿岸的稻田一年四季顏色不斷變化,田野裡一片生機勃勃地綠,詩情畫意盡顯其中。遇龍河的水清得見底,藍得透亮,佇立江邊,你會覺得它是頭頂上那萬裡無雲的天。

漂游途中,竹筏過堤壩的感覺是令人最戀戀不忘的,連人帶筏衝入下游的刺激絕對超過激流勇進,只是辛苦了筏工,我們的筏工脾氣絕好(封師父13517865408),雖然那個被同行稱為對歌高手的林姓筏工一直靦腆著不肯開腔,我對他們的感激還是如悠悠遇龍河綿綿不絕。

下午5:30,筏子終於靠岸,陽光下的工農橋段風光如畫,小橋、大樟樹、鳳尾竹、澄碧碧的河水和河上滿載歡聲笑語的竹筏,讓人感覺美得太不真實,像一場有著華麗布景的舞台劇,不忍心看那大幕閉合。

不得不告別這風光旖旎的遇龍河了,因為,晚上我們要面對的是一場真正的演出,由那個永遠沒有中心思想只會設計華麗場景的老某子導演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像劉三姐。

(印像劉三姐) 第一天就讓小封定了VIP票。老謀子對陽朔的貢獻想必也是源於對這片神山仙水的熱愛吧,純商業的作品是無法擁有這樣沉甸甸的分量的。《印像·劉三姐》是錦繡漓江·劉三姐歌圩景區之核心工程,這場歷時三年半的制作,集漓江山水、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及中國精英藝術家創作之大成,不愧是全國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實景演出”。兩公裡的漓江水域及十二座背景山峰,構成全世界最大的為天然劇場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環境藝術燈光工程及獨特的煙霧效果工程,創造出如詩如夢的視覺效果。劇場音響采用隱藏式設計,與環境溶為一體,並巧妙利用山峰屏蔽及回聲,形成天然的立體聲效果。演出以“印像·劉三姐”為總題,大寫意地將劉三姐的經典山歌、廣西少數民族風情、漓江漁火等元素創新組合,不著痕跡地溶入山水,成功注釋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創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被譽為“與上帝合作之傑作”。

(淘店) 連續兩日的緊湊出行讓我們有些力不從心。睡到自然醒的我們起床後,酒店的早餐已經停止供應了,還是到外面吃桂林米粉。餐畢,孩子們回賓館享受空調電視之樂,我們享受逛街的樂趣。

半個上午,在西街上扔了1500多兩銀子後,滿載著裙子、包包、手鏈等凱旋而歸,多少也為陽朔人民發展旅游經濟盡了一點力。

晚飯後,再游了一趟西街,卻發現那些白天看去不咋地的物件,在夜晚的燈光和游客的澎湃激情中迸發出魔力,引得無數人競相掏腰包。

西街的夜晚是屬於酒吧的。白天冷清的吧們個個人滿為患,可惜俺呆了4天無緣感受泡吧的快樂。因為俺們家寶寶教導俺說:你要泡吧俺沒意見,但要泡只能泡網吧。哼哼!!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