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黃龍三飛五日游記(1)

作者: 華庭信步

導讀前言 記得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的時候,我的一位朋友與他的新婚嬌妻一起去九寨溝作旅行結婚。我感覺他們好像去了很久,一直沒有消息。有一天,偶然去他家詢問,他父親告訴我,他們終於來信了(那時他們沒有手機,九寨溝的電話聯絡大概也不方便),信中說九寨溝實在太美了,他們確信他們已經到了天堂,他們不想回來了。從那時起,九寨溝的名字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 ...

前言

記得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的時候,我的一位朋友與他的新婚嬌妻一起去九寨溝作旅行結婚。我感覺他們好像去了很久,一直沒有消息。有一天,偶然去他家詢問,他父親告訴我,他們終於來信了(那時他們沒有手機,九寨溝的電話聯絡大概也不方便),信中說九寨溝實在太美了,他們確信他們已經到了天堂,他們不想回來了。從那時起,九寨溝的名字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將近17年過去了,我時時關注著九寨溝,以及與之相關的新聞、游記等,一直夢想著能去九寨溝。

按理說,九寨溝畢竟是在自己的國土上,近二十年來,國家一直鼓勵大家去旅游消費,交通也日益方便,從我所在的城市——浙江省寧波市去九寨溝一游,應該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況且,16、7年的時間也不算短了,竟然一直沒有去成,似乎不好解釋。但人生的事情誰說得清呢?我走過了許多國家,也到過國內絕大多數省份和主要旅游景點,但就是一直沒有機會去九寨溝。

這次,我終於也踏上了九寨溝,有了一次神奇的旅行。雖然說八月份不是九寨溝最好的旅游季節,但由於孩子的假期原因,我們全家只能選擇這個時候去了卻一樁心願了。

留意一下所有的去九寨溝的旅游廣告,可以看到,一般都是四飛或雙飛的,這次我們通過寧波的一家旅行社,安排了三飛,即從寧波經武漢飛往成都,坐車去九寨溝,返回時從九寨溝飛往成都,再經武漢飛回寧波,全程五天,內容豐富,時間充裕,實在令人愉快。

第一天(2006年8月15日)

經過仔細地查閱資料以及網上別人的相關游記,我們對這次旅行作了比較充分的准備。上午10點,寧波的天氣晴朗炎熱,氣溫36度。我們一家人驅車前往寧波機場,與旅游團隊會合。整個旅行團大人小孩一共有36個人,加上旅行社的導游周小姐全程陪同,也算是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了。在機場認識了此次旅行的同伴們,辦好登機手續,進入候機室就立即登機了。11點40分,東方航空公司的班機按時起飛,預示著此次旅行的順利圓滿。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飛行,並在飛機上用了中餐,飛機到達武漢。此時武漢的中午是非常悶熱的。我們在武漢機場作短暫停留後,又再次登機飛往成都,於15點半左右到達成都雙流機場。

成都天府國旅社的導游小王已經在機場等候了。根據行程安排,到達成都後將不在成都安排住宿,直接坐車從機場前往汶川。汶川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個縣,按一般常規旅游線路,是成都到九寨溝的必經之地。這樣安排可以使第二天的旅程相對輕松一些。從成都機場到汶川,路上總共需要4—5個小時左右,途徑著名的都江堰。於是大家紛紛帶好自己的行李,登上了旅游大巴車,剛好坐滿一輛車。

成都天府國旅社的王導是一個年輕但經驗豐富的導游,駕駛員吳師傅也很年輕,個子矮小,但駕駛技術高超,事實上,此次旅行之所以能比較圓滿,他們二位功不可沒。

從成都到都江堰,是在成都平原上,沒有什麼特色。成都的氣溫很高,也有35度左右,天空仍然是朦朧的,仿佛空氣污染很嚴重,其實是成都氣候的一個特點,一年中有300天是這樣的狀況,很少能見到碧藍的天空和明亮的太陽,據說成都女孩的皮膚較好,就得益於此—--紫外線不太強烈。

到了都江堰已經是下午5點多了,王導就安排大家在都江堰吃晚餐。可能以前導游沒有接待過類似我們這樣行程安排的團隊,因此這個晚餐就屬於有點臨時安排的性質了,我們到了一個不是專門接待旅游團隊的餐廳,導游先去聯絡一下,安排飯菜,所以等候時間相對長了一些。好在大家對此都有心理准備,所以也沒有任何怨言,相反,對能及時安排用餐,還是心存感謝的。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用餐安排是非常恰當和及時的,否則,在到達汶川之前就再也沒有合適的用餐地點了,而如果到汶川再用餐的話,那恐怕飛機上的那點餐飲是很難堅持到的。

餐後繼續上路。還沒有出城,就看到都江堰外江的水已經基本干枯了。今年整個夏季,四川和重慶遭遇了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缺水非常嚴重,在都江堰就可見一斑。我們沿途經過的岷江,也是水位很低。在我們整個旅游過程中,一直沒有下雨。雖然8月份在九寨溝還是屬於雨季,導游也一再提醒我們,高原氣候多變,說下雨就下雨,要我們帶好雨具,但我們一直沒有遇到下雨的天氣,天空始終是多雲或少雲。當然,這對我們旅游來說,是很幸運的。畢竟如果下雨,會帶來很多不便。

離開都江堰20公裡左右,可以看到一個雄偉的大壩,這是一個在建的大型水庫,也是一個大型的水電工程,這個工程由於距離都江堰很近,因此曾經引發過很大的爭議,並暫停了半年多時間,不過現在又開始建設了,並且看上去快建成了。

汽車沿著岷江,蜿蜒而上,漸漸進入了阿壩州,進入了川西高原。

阿壩州是藏族羌族自治州,又號稱是國寶熊貓的故鄉,對我們整個團隊的成員來說,大多數人是第一次進入羌族人居住的地方,所以導游詳細介紹了羌族人的特點,並一再介紹了注意事項,搞得大家越發充滿了好奇心。

其實,在從都江堰去汶川的路上,由於基本上是沿著岷江,溯江而上,一直都是盤山公路,沒有太多的居民點或村莊,再加上天色漸漸暗下來了,因此也看不到這羌族的居住地與漢族的有什麼不同,只是感嘆這公路實在艱險,汽車的左邊是高山,右邊是懸崖,懸崖下就是岷江了,由於岷江水位低,顯得這懸崖特別深,修建這條公路實在不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古人的話語想必是不錯的。可以想像,至少在阿壩地區,連綿不斷的高山,岷江川流不息,當地的藏羌族或漢族人要行走在這樣的地方,的確是很艱難的。

當然,其實現在從都江堰到九寨溝,盡管山路彎彎,但畢竟目前都是國家二級公路,路況還是可以的。而且,目前正在修建從成都到汶川的高速公路,據說是08年建成。如果那樣,到九寨溝就更方便了。但那是一個怎樣的工程啊,那需要打通多少個隧道、搭建多少個橋梁,沒有到過真的是無法想像的。

晚上8點半左右,我們到達了汶川,入住新國旅大酒店。這是一個三星級的賓館,在汶川縣城的入口處,據說是汶川最好的賓館,房間很寬敞,雖然這裡也有20多天沒有下雨了,不過用水倒沒有問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個房間內都擺放了一份阿壩州的旅游圖,這對旅游者來說,真是太好了。

匆匆洗把臉,就趕緊外出想采購一些水果,以備明天路上吃。聽說這裡(包括九寨溝)晚上的治安狀況不太好,又是少數民族地區,發生爭執總歸要吃虧的,因此導游再三說晚上盡量不要外出。我們幾個人結伴而行,也許這裡是縣城的邊緣,因此,行人不多,路燈也很少,主要靠路邊店鋪的燈光照亮。這裡的水果倒是很便宜,一種淡黃色的李子,很甜,只有一攤有這種李子,我們全買下了,才10元錢。

我在旁邊店裡看到了一種名叫“九寨溝”的香煙,買了一包嘗試,味道比較重。第二天分給同伴們一起嘗試。後來在九寨溝也看到了這種牌子的香煙。但感到奇怪的是,這種牌子的香煙只在阿壩地區有,而且各商店的價格相差比較大,但到了成都就再也找不到了,使得沒有在九寨溝買這種煙的男性旅游同伴們很是懊惱了一陣。

(待續)


精選遊記: 九寨溝-黃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