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縣城的博物館,號稱全國縣城第一博物館。據清華鎮老街客棧的老板娘說,這家博物館的東西是很不錯,很多北京的專家都來參觀。她們家就接待過一位這樣的客人,那人定期來的。因為博物館的好東西不會一次全部展出的,所以,每次展示的東東都會不同噢!
回黃山的汽車是中午十二點半的,所以,我們還有一個上午的時間,看看這些民族藝術的精華,也算為我們此次旅行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了。
博物館分為三層。一層是人文景觀介紹,不看不知道,這裡真是人傑地靈噢,大名鼎鼎的朱熹、詹天佑,都是出生在這裡的呢!還有許多景點的照片,漂亮死了。看看我們去過的地方,少之又少啊。有一幅印像最深的照片,冬天的婺源,清晨,空氣還有一層朦朧的霧氣,屋頂和地方都鋪上柔軟潔白的雪花,中間露出的屋檐和古舊的木門,是斑駁的黑色,而家家屋檐下掛起的大紅燈籠,像是一個個溫暖的太陽,點亮了也溫暖了這條寂靜的小巷。一幅幅看過去,覺得每個季節的婺源,都有著非同一般的美麗,而婺源的每座村莊,都有著各自的魅力。心裡,暗暗地期待著,下一次的旅行。
二層展出的全都是民間藝術品,手工刺繡的繡花鞋啦,雲肩啦,圍涎啦,扇袋啦,荷包啦,帽子啦,統統是從民間搜集來的精品噢!細致的手工,斑斕的色彩,精美的圖案,流暢的線條,不知是出自哪位繡樓小姐的一雙巧手。看著這些美麗的荷包、扇袋,仿佛覺得是一段段美麗的愛情故事,不知道那裡,有著多少多情小姐的眼淚,多少痴心公子的相思。有著這些美麗的物件,想著古人談戀愛比我們浪漫得多了,生不逢時啊!
三層就是整個博物館精華所在了,這裡面就是寶貝古董了。一間小小的屋子,展出的東西也不多,不過,都是好東西啦。其實,這些東西完全沒有那些刺繡有感覺,因為看得懂這些東西,要有文化藝術的修養和積累,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我們也不過看看熱鬧罷了,真正的好處,是看不出來的。記得裡面有一幅劉墉的書法,不懂,所以也看不出來好在哪裡;有兩座很大的燈,燈罩是一朵大花的形狀,花瓣上還栩栩如生的飛著小蜜蜂、小昆蟲,全部是鎦金的呢,是這些寶貝中的寶貝噢;有一條羊脂玉帶,第一次看到真正的羊脂玉,真的很漂亮,可是做成一條腰帶,太奢侈了;有兩座珠寶做的插屏,五彩繽紛的圖案,都是寶石、珍珠做成的,很漂亮!有幾方據說很名貴的硯台,更是看不懂了,不過一定值很多很多錢;有兩樽牛角(記不清了,好像是的)雕成的酒杯,其中一樽很喜歡,古拙的杯身,杯口的邊沿雕著一朵小小的山茶花,很簡單很普遍的一朵花,開在這裡,偏生有著一種簡約永恆的美麗。
整個博物館裡除了我們兩個,就還有一個人攝影師模樣的男人,只在二層,對著刺繡一幅一幅地拍,很專業的樣子。博物館裡安靜得聽得到自己的腳步聲。導游小姐說,每到旅游旺季,特別是節假日,展出的東西會特別多,整個二樓,都掛滿了字畫。現在游人太少,而且,這些寶貝也需要休息。所以,平時二樓就展示一些民間藝術品。其實,我更喜歡這些東西,從骨頭裡,覺得它們很美很美。
好了,婺源的旅行,現在完全結束了。盡管有很多的不舍,還是要回去的,回到平淡的生活裡去。或許,就是這份平淡,才襯托出旅行的快樂和精彩吧。
再見啦,婺源!
再見啦,美麗的鄉村!
等著噢,下一次的美麗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