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附近景區--玩翻牯牛降之坐看雲起

作者: quegee

導讀關於牯牛降的游記,拖的時間真是太長太長了,去年四月份去玩的,上一篇好像是十月份寫的,現在呢,已經是第二年的元月了。不過,這次要寫的東西,印像真的太深刻,現在想起來,仿佛就在眼前。 今天,玩得有點高難度,要爬牯牛降的主峰了。以前,旅行社也有這個項目,稱之為“主峰探險游”,要帶帳篷上去了。我們一來沒有那麼時間,二來沒有那麼多人(尤其是年 ...

關於牯牛降的游記,拖的時間真是太長太長了,去年四月份去玩的,上一篇好像是十月份寫的,現在呢,已經是第二年的元月了。不過,這次要寫的東西,印像真的太深刻,現在想起來,仿佛就在眼前。

今天,玩得有點高難度,要爬牯牛降的主峰了。以前,旅行社也有這個項目,稱之為“主峰探險游”,要帶帳篷上去了。我們一來沒有那麼時間,二來沒有那麼多人(尤其是年輕的男孩子,背帳篷就指望他們了),再有呢,我們仔細地咨詢了一下許哥,照我們以往的經驗來看,一天也來得及啦!

早晨,五點半起床。嫂子煮了香噴噴的面條,數了數,我的碗裡居然臥了四個荷包蛋,看著我瞪得大大的眼睛,嫂子都笑了。想著要爬一天的山,勉強吃了兩個。

收拾了一大包吃的東西,就是礦泉水、八寶粥、蘋果、鄉巴佬雞腿,雄糾糾、氣昂昂,出發!

這個時候,差不多是六點半了。今天一天,許哥都要做我們的向導了,如果沒有當地人帶,根本找不到上山的路。看看許哥帶了什麼東西,腰間別著一把斧子,肩上跨著一個軍用水壺,口袋有嫂子裝的四個熟雞蛋。酷吧!

太陽很好,金色的陽光,透過山裡潮濕的霧氣,朦朦朧朧地閃著金光,空氣裡有著青草的香味,混合著泥土的氣息,每一個器官、每一塊骨頭、每一個毛孔都覺得舒服極了。

穿過彎彎曲曲的田梗,走過高高低低的山路,繞過整齊漂亮的茶園,跳過清澈明亮的小溪,這就開始進山了。翻過兩座山,爬到第三座山的山頂,就是美麗的主峰,我們今天的目的地了。

進山。山裡有點陰涼,大大小小的樹,交叉成濃濃的綠蔭,看它們多自由啊,想長成什麼樣子就長成什麼樣子,樹枝想伸到哪裡去就伸到哪裡去。不必,站得直直的,不必,被剪成寶塔的樣子。如果,有來生,我就做一棵樹好了,一棵自由自在的,長在深山裡的樹。

進了山裡,就知道許哥有多重要了。因為,這裡根本就沒有路,只能隱隱約約、斷斷續續的看到一點路的痕跡,有時,覺得這個像是一條路,看看那個,也像是一條路,但是,上山的路只有唯一的一條,一個不小心,就不知捌到哪裡去了。這些路其實也不算是路,都是由山下的村民,或是打獵,或是砍柴走出來的一條小路,在我們看來,處處都不像路,處處又都像路,像是掉進一個迷宮一樣。所以,這樣的路,沒有一點人工修飾的痕跡,腳下是厚厚的落葉,陡的地方幾乎是九十度的。我們只好扶著旁邊的樹,找好下腳的地方,像攀岩一樣往上爬。只怕一個不小心,就滾到山窩窩裡去了。身上背的照相機、攝像機都成了一個大累贅。

這樣爬了半個多小時,就氣喘吁吁,大汗淋漓了,我們不得不一次次地停下來,喝點水,歇歇腳,想想還要翻兩座山,簡直像是遙遙無期。每往前走一步,便覺得離山近了一步,可是,回頭想想,下山的路又遠了一步,竟不知是喜是憂了。

遇到不太陡的地方,就不由得加快了腳步,如果有一段平坦的路,就一下子高興起來了。爬到這座山的半山腰,有一條路是要從側面繞過去的,這條路就是在一個山坡上,路面鋪了一層厚厚的樹葉,左手是斜下去的山谷,右手是光禿禿的山坡,沒有一棵可以扶的樹。還好,路上我們撿了兩個樹枝作拐杖,這下派上大用場了。緊緊握著樹枝,一點一點試探著往前走,落葉太厚,腳踩上去,一點觸感都沒有,腿使不止勁,身體也不知怎樣保持平衡。不過,就是在這裡,我還哆哆嗦嗦地拿出相機,給後面那個戰戰兢兢的小子拍張照。總覺得,這樣的地方,下次不知什麼時候有膽子走了,一定要留個念,當然,也招來一頓臭罵,嘿嘿!

好了好了,走到這條路的盡頭,我把所有知道的天上的神仙,不管是玉皇大帝,還是耶穌,都感謝個遍,感謝他們保佑我,放我一條生路。不過,回來,還要走一遍,哭!

爬到這座山的山頂,頓覺眼前一亮,一條窄窄的小路,兩旁開滿了杜娟花,一朵一朵、粉嫩粉嫩、紅紅艷艷、熱熱鬧鬧,開得那叫個痛快。這個山頂小路,就是鮮花鋪就的走廊,從這樣的走廊裡穿過,除了感嘆造化神奇,還能想些什麼?

翻過了這座山,又走到一片開闊平坦的森林,這裡的樹木都很高大,還有一根根粗大的藤,巨蟒一樣攔在路中,好像這裡的樹都修成神仙似的。路邊的小溪歡快的唱著歌,這自然又是另一番景像了。

就在路邊一塊平整些的地方,我們看到兩個帳篷,進山三個小時了,第一次看到人這種生物,不由得又是吃驚又是歡喜。那是三個年輕的男孩子,一看就是身體倍棒的那種。看見我們仨,他們比我們還興奮呢。原來他們在山上已經露營三天了,還沒見到過一個人,剛上山時候,找不到水源,差點渴死。所以,極力邀請我們歇歇腳,喝杯茶再走。想著我們的任務還很艱巨,只有互相祝福一番,繼續開路了。

許哥說,到了原始森林,就是一半的路程了。於是,心裡就想著趕快到原始森林吧,說什麼也算取得階段性的勝利了吧。下面的路不像先前那麼陡,但是也絕不好走,因為,這裡的路更不像路了。只記得一會穿過一大片灌木叢,一會穿過一片毛竹林,一會又要跳過一大片倒下的樹干,七捌八繞,忙得都顧不上看兩邊的風景。心裡一直在嘀咕,這是看風景來了,還是探險來了,我覺得大半是在探險。還好,路過那片竹林的時候,我堅持著停下來,挖了一小會筍尖,挖了一小把,回去讓嫂子炒著吃。許哥在旁邊說,這麼小,吃不出來味,我們希罕得不得了,已經覺得很好很好了。

不停地問許哥,快到原始森林了吧。每次都說:啊,快了!後來,不再相信他,就在懸崖邊的幾塊石頭上,好好地歇歇腳,吹吹風,喝喝水,看看對面山上的風景。對面的山峰,籠罩在大片的雲霧裡,一陣風吹過,隱約現出山的容貌,險峻的峰,古老的松,依稀可辯。李白說: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就是這個樣子吧。

原始森林還是到了,古老,壯觀,單單看地上厚厚的松針就可以感覺到,松松軟軟的像是走在雲彩裡。樹木又高又大,高高的樹枝把天空劃成一塊一塊的幾何形狀,天空像是明亮的玻璃片,真實得可以觸摸。這裡還有香椿樹,要兩個人才能抱過來,只在高高的樹頂上,長著不多的綠裡透紅的香椿葉。如果用它用炒雞蛋,一定是無上的美味了!森林裡的路好滑噢,松針太厚了,我們劈裡叭啦摔著跤,快活得像小時候玩滑滑梯一樣!

記得這一路都很滑,就連走山路如履平地的許哥,都滑了一跤。我們就更不用說,摔得劈哩叭啦,不過地上落葉很厚,倒也不疼。下一個目的地就是大草原了,那裡離主峰就不遠了,在概四十分鐘吧。

大草原就是山上的一大片草地,很多露營的人都在這裡安營扎寨,這離主峰很近,地勢又很平坦,而且,有向導的話,一年四季都可以找到水源。一踏上大草原,就看到露營人的痕跡,有燒焦的樹枝,空的易拉罐,還有支起的石灶,不知道是不是那三個上海佬干的,把易拉罐留在這裡,真是萬萬的不該!

在山上看到這麼大的草原,就算爬得這樣辛苦,也是值得的。遠處雲海浩瀚,山峰林立,近處綠蔭如蓋,草長鶯飛,陣陣山風吹來,吹走了一路的疲憊,也吹走了世俗的煩惱。

喜歡旅行,就是喜歡在旅行中,看到這麼多美好的東西,享受這種簡單的快樂。人的一生,就像我們今天爬的主峰一樣,爬上主峰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不能時時停下來,享受這美好的短暫的快樂,不是一點趣味都沒有了嗎?

這個時候已經是中午了,肚子也餓了,就在這個美麗的草原上,開始我們的野餐了。能夠在這樣空靈、秀美的地方,慢慢地吃上一餐,不是造化又是什麼?

吃飽了,喝足了,背包也輕了,主峰近在眼前,出發!

穿過茶園(這個地方居然還有茶園,厲害!)、毛竹林、灌木叢,到了一片古松林,看到了最美麗的樹。蒼勁的古松,伸展著長長的枝干,雄偉、瀟灑、堅強、有力,讓我們不得不感嘆生命的神奇與偉大。其實,那種感覺,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窮盡所有的語言,都無法描述。就是一種震憾,心靈的震憾,對生命的震憾!就是後來到黃山看了迎客松,覺得它過於乖巧、拘謹、精致,反倒不像這裡的樹,就有著松的剛強、堅毅、瀟灑、自在。

這麼多可愛的樹,神奇的樹,美麗的樹,我們快樂得要瘋了。一會看看那棵,一會看看這棵,每一棵,就有著每一棵的好。就在樹林的轉來轉去地看,偶爾的一抬頭,看到一樹美麗的花。那麼美,許哥說,這是望春花,山下的已經謝了,山上的剛剛開放。干枯的樹枝,一大朵一大朵白裡透紅的花,白裡透著嫩,紅裡透著媚。形狀像盛開的百合花,少了一份矜持,多了一份野性與靈氣。也有點像白玉蘭,但又少了一點羞澀,多了一點嫵媚與豪氣。怎麼說呢,一到這裡,就不會說話了,總之,非常美的花。

其實,一直不太喜歡花,覺得它們過於嬌氣和柔弱,禁不得風雨,總是需要別人細心呵護,像一個過於矯揉造作的女子。相反,更喜歡樹,它們更加堅強,喜歡那種不懼風吹雨打的勁頭。所以,更加喜歡望春花,在這樣的深山裡,也可以開得這樣自在、嫵媚。就像一位女子,不管在怎樣的環境裡,都有著一份從容與美麗。

穿過古松林,就是峰頂了。站在高高的峰頂上,腳下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對面的山峰,籠罩著朦朧的霧氣。青的石、黑的松、白的霧,恰如一幅水墨丹青,那一種語言無法描述的壯觀,一種不知如何表達的瀟灑俊逸。雲霧來時,仿佛給山蒙上一層輕薄的面紗,那山仿佛是一個靈動飄逸的女子;雲霧去時,裸露出山的蒼勁的肌理,那山又仿佛是一個雄偉剛毅的男子。

古人有句狂言,山登絕頂我為峰。可是,此情此景,卻更加感覺自己的渺小與卑微。能夠來到這裡,看到這些美麗的風景,大約是山的寬容大度吧,不介意一個小小的生靈,瞻仰它的壯觀與美麗。正如每次的旅行,都覺得自己渺小得如同一顆塵埃,在浩渺的宇宙裡,看到一點小小的神奇,享受一點小小的快樂。

盡管有千般無奈,萬般不舍,我們還是要下山了。

再見了,主峰!

再見了,老松樹!

再見了,望春花!

回去的路還是一樣的艱辛,甚至更加艱辛,因為先前那段很陡很陡的路,現在要往下爬,比之上山,又難了幾成。再加上,那幾個背帳篷下山的,想必摔了不少跤,下山的路上,都有他們摔跤的痕跡,而且帶下來很多小石子,路就更滑更不好走了。總之是手腳並用,膽戰心驚,腿和腳由於崩得太緊,又酸又疼,真想坐下來哭一場。

噢,快到山腳下的時候,居然又看到兩個人。是學生一樣的男孩子,他們帶著儀器,從小溪和樹葉裡找什麼東西,可能學生物的吧。這是我們第二次見到人。

快到家的時候,又遇到那三個背帳篷的,果然那個小個子,拖了一屁股的泥。他們還說,第一次看到我的時候,以為下山的路很好走,因為一個那麼瘦的女孩子都爬上來了嗎。可是,沒想路那麼陡,把他們摔死了。哼,活該,敢小瞧了本姑娘。

回到家裡,是下午六十點半了,整整用了十二個小時。累!

今天的流水賬就不用記了,吃的是昨天的零食,一毛錢也沒花。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