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黃龍三飛五日游記(4)

作者: 華庭信步

導讀第四天(2006年8月18日) 根據導游的要求,早上5點半就起床了,6點半准時出發,告別九寨溝,前往黃龍景區。 黃龍景區與九寨溝,其實就相隔一座高山,但目前的公路需要繞過這座高山,行程100多公裡路,中途還要翻越二座高山。汽車離開賓館,沿著原路返回,准備重新爬上那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 有不少同伴還拿出相機,對著車窗外不停地拍攝,想必是非常留戀的,想盡 ...

第四天(2006年8月18日)

根據導游的要求,早上5點半就起床了,6點半准時出發,告別九寨溝,前往黃龍景區。

黃龍景區與九寨溝,其實就相隔一座高山,但目前的公路需要繞過這座高山,行程100多公裡路,中途還要翻越二座高山。汽車離開賓館,沿著原路返回,准備重新爬上那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

有不少同伴還拿出相機,對著車窗外不停地拍攝,想必是非常留戀的,想盡量多記錄一些永久的回憶。

是的,來九寨溝看過以後,才深切地理解了那些希望用筆把她描繪出來,但又不知該如何寫的人的苦惱。要用文字來描繪其中某一個景點在某個時段的景色,也許還可以,但要描繪全景,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翻開那些介紹九寨溝的資料或文章,其實很多用詞,都是務虛的,並不是寫實,它需要讀者去想像,但如果沒有到過九寨溝,如何想像?也許只有拍照或攝像,能比較實在地記錄所看到的場景,能向親友們介紹那“童話世界”,能在過了許多年之後回憶起那曾經有過的驚嘆。

對我自己來說,如此點滴仔細地述說這旅游的經過,也就是為了能配合那些照片,以便在今後人生歲月的某一天打開這些記載時,引出完整的回憶。

汽車開上高山後,才發現這裡其實是一個海拔3000多米高原,有許多灌木叢,現在公路兩邊用鐵絲網圍起來,成了牧場,主要放養犛牛和羊。據說遠處就是岷江的源頭。以前游客可以下車來玩耍,現在不對游客開放了。回想來的時候大概由於瞌睡,這些居然都不知道。

汽車來到了一個院子,這是旅行社安排的本次旅行的第二個旅游購物點,是專門銷售加工過的各種犛牛肉制品,品種倒是很豐富的,可以隨便品嘗,不過,這裡的價格實在太高,高得離譜。一包犛牛肉干,與成都超市相比,分量少不說,價格卻還貴了起碼1—1.5倍。兩瓶裝的青稞酒,在成都超市只要20元,這裡卻要50元。除非必要,盡量不要在這裡買。我感到奇怪,在當今信息如此發達的年代,難道這些經營者還會以為游客不了解真正的行情?還會傻乎乎地在這裡挨宰?如果適當貴一些,我想絕大多數的游客是會考慮購買的,因為畢竟這是在旅游地購買,就當購買旅游紀念品,況且到了成都也不一定有時間去超市購買。但如果貴得實在太離譜,這感覺就不好了,即便有個別人上當了,但卻有了很壞的口碑。

汽車在“川主寺鎮”轉上了去黃龍景區的路。我妻子有過心肌炎的病史,為了預防,我們在一個專售氧氣的商店買了一個氧氣筒(50元/筒)。汽車一直上行,路邊可以看到成群的犛牛,當然基本上是黑色的犛牛。偶爾也可以看到羊群,但數量不多。山路越來越高,終於到達一個叫“雪寶梁”的最高點,導游說這裡有海拔4580米。如果天晴沒有霧的話,可以看到對面5588米的“雪寶頂”(一座雪山的名字)上的終年積雪。但我們運氣不好,什麼也看不到,只見雲霧繚繞。

汽車沒有停留,越過這個梁就下行了,很快就到達了黃龍景區。下車後,盡管天氣還可以,但感覺有點涼,要穿外衣,不過進入景區後沒走多遠,很快就脫掉外衣了,並且慢慢又感覺熱起來了。

黃龍景區的門票,有一個與九寨溝景區門票相同的地方,就是它可以當作明信片用。進入景區後沒走多遠,就有一個小小的郵局,備有桌子和筆,寫好交給郵局,立即蓋上郵戳,不用再另外貼郵票或付錢,可以給家裡的親友一個驚喜。

這一天,正好是黃龍景區新修建的索道纜車開通的日子(之前我們不知道),原先從入口處到黃龍景區的最高點——五彩碧池,有二條路可走:一條是上山的路,這是木棧道,大多是緩緩的坡道,沿著長長的以黃色為主的鈣化岩邊緣走,因此可以看到黃龍景區的主要景色,總共有4100米長,雖然路長了一些,但感覺不是太累。另一條是下山道,由石條和泥土構成,在黃色鈣化岩的另一邊,幾乎與上山道平行,台階比較多,也相對比較陡一些,共有2800米長,但由於在樹木林中,除了幾個觀景台,幾乎看不到外面的景色。索道開通後,大多數游客將從索道乘纜車直接登頂,然後從原先的上山棧道下來,也就是把原先的上山景觀,變成了下山景觀。

由於今天中午正好要舉行索道纜車開通典禮,這個規定就從今天開始執行,我們被要求從原先的下山道走上山,然後從原先的上山棧道下山。但由於事先沒有明顯的通告,只是修改了路牌,因此導游也被搞糊塗了,不知該引導我們往哪條路上走。我們是初來乍到,更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只好按照指示牌去走,但隱約看到那邊也有路也有人,好像可以看到更多的景色,而我們這裡只有樹林,心中暗暗著急,卻也無奈。

九寨溝景區和黃龍景區,都是武警戰士在參與管理,很少看到穿保安制服的人。那些武警戰士穿著整齊,在主要路口或車站值勤,指揮引導游客,看來檔次是不一樣。

對年老體弱,或有心髒病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相對艱苦的旅程,畢竟海拔已經相當高了,一個一個台階走起來是比較吃力的,尤其是最後的三、四百米路,雖然比較平坦,但感覺這路好像特別長,是很需要毅力和信念的支持的。走在這段最後的幾百米路上,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像,每個上山的,都是一步一步的,低著頭吃力地邁步,偶爾抬頭看路,也是苦著臉,或沒有表情,或臉色蒼白,眉頭緊鎖,仿佛是去一個極不情願去又不得不去的地方。而那些下山的人,則一個個面帶笑容,步履輕快,三腳並二腳,一溜煙地往下奔。

這裡的設施管理也同樣非常人性化,每隔500米左右就有廁所,1000米左右就有吸氧站(免費吸氧,僅花一塊錢買一根一次性的吸氧管),路邊還有許多供游客休息的亭子和條凳,更令人好感的是,每隔100米就有一塊距離提示石碑,提示距離景點或出口處還有多少米,這讓游客對時間和距離有了明確的把握,還會有一點小小的成就感。

12點多,我們終於到了黃龍景區的精華——黃龍後寺背面的石塔鎮海,也就是常說的五彩碧池。在黃龍後寺門前,左右各有一條小路。向左走的一條路是先到池邊,繞過五彩碧池再上觀景台(共有三個)看全貌,沿這條路繼續走,就回到黃龍後寺門前,正好一圈。如果走右面的這條路,則順序相反。如果時間有限,還是從右邊直接上觀景台。

站在觀景台上,每個人的眼睛都突然睜大了,那是一幅多麼奇妙,多麼不可思議的景像啊,在一個三面環山,一面是寺院的相對的平地上,像梯田一樣,分布著數個高低錯落的池子,每個池子在陽光下,都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有翠綠的,有碧藍的,有黑色的,有金黃的,透明而富有層次感。忽然間,剛才旅途的一切勞累,都完全忘記了,變的完全值得了。盡管來之前聽過許多人對她的描述,已經有了一些心理准備,但真切地看到那五彩繽紛的水池,那無比絢麗的畫卷,還是感到強烈的震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是如此的神奇!

我讓家人留在觀景台上,自己匆匆繞場一周,近距離地感受這五彩碧池。當然,站在池邊的感覺,絕對沒有在觀景台上好。由於陽光折射的關系,池水的顏色與站在觀景台上看有點不同,在池邊,僅僅看到水和水底鈣化石的顏色,卻沒有那種色彩豐富、像溫玉般的感覺。

由於前面花的時間多了點,加上下午還要趕飛機,盡管看不夠,也只好帶著一點遺憾下山了。妻子說:沒關系,這景色已經深深地印在腦海中了。

下山是走棧道。那又是一路的風景,以黃色為主的鈣化岩一直延續到山下,在陽光的照耀下,在水流的點綴下,在兩側高山樹林的襯托下,像一條黃龍蜿蜒在山坡上。我忽然明白,原先的上山景觀設計,其實是很合理的,游客一路慢慢上行,不斷地引出驚嘆,等到達五彩碧池時,也到達了觀景的最高潮,這是很完美的。現在的旅游安排倒過來了,特別是坐纜車上山,看過了五彩碧池,看過了最精華部分,等下山時再看眼前的景觀,就遜色了許多,更沒有了引人入勝、高潮迭起的感覺了。這多少有點遺憾。

我一直在試圖比較,九寨溝景區與黃龍景區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究竟哪個更好?說有哪些不同,那可能就很多了,但要說哪個更好,恐怕這種比較就毫無意義了。且不去想它了。

下山的速度就很快了,4100米的下山道,一個小時左右就完成了。簡單吃點中餐,登車從原路返回去機場。途經那個海拔4580米的高點時,我請求司機停留一下,盡管還是看不到那雪山,但應該拍照留念,畢竟體驗一下高海拔的感覺也好,試試我們是否還可以去西藏,去拉薩。

九黃機場也有海拔3000米左右了,但經過這二天的適應,現在到機場是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九黃機場的候機廳很小,現在邊上正在造一幢大樓,不知是否是新的候機大廳?由於我們團隊人比較多,所以分為二批走,相隔半小時,我們全家屬於第一批。與導游告別後我們就登機了。導游和司機將連夜開車返回成都,也夠辛苦的。

飛機起飛不久就來了一次下沉,我開始還一驚,後來立即明白了,畢竟起飛時已經是在3000多米的高空了,有氣流影響,不像是在平原機場起飛,到達高空需要一個比較長的爬升過程。

我極力想從飛機上再看看九寨溝和黃龍的景色,但只見連綿大山,雲霧翻滾。

是的,童話世界已經消失了,我們又回到了現實生活中。

抵達成都機場時,已經是晚上7點左右了,從清涼世界回來,成都就顯得很悶熱。等整個團隊會合後,根據我們的要求,新的導游安排我們去吃了一頓四川火鍋。通過這幾天的同吃同住同旅游,團隊成員彼此間已經很熟悉了,大家互相敬酒,感謝在旅游中的互相關照,慶賀旅游一切順利。餐後到達酒店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

成都的夜晚,一片世俗的繁華。

第五天(2006年8月19日)

旅行社安排我們住在成都的酒店是四星級的天仁大酒店,設施自然不錯,早餐也相當好。酒店大堂的正面掛著一幅橫幅——歡迎美國飛虎隊下榻本酒店(昨晚大概累了,沒有注意),不覺驚喜,此飛虎隊是抗戰時期來中國幫助我們打日本的那支飛虎隊嗎?如果是,那是英雄啊,完全想加入歡迎他們的隊伍,真想見見他們。問了門童,他說他也搞不清。這真令人失望。

根據安排,上午是自由活動。原本我們全家還打算利用這段時間陪女兒去都江堰一游,畢竟這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但征詢了一下導游的意見,考慮到來去時間比較緊張,再加上確實有點累了,想想還是放棄了。全家選擇去成都著名的步行街觀光購物,采購了不少禮品准備回去饋贈親友。

還是根據大家的要求,導游安排在成都的一個小吃城吃午餐。那裡有許多成都特色的小吃,據導游介紹,成都有各種小吃600多種,當然比較主要的有16種,我們這次總共上了13種不同的小吃,全部是面食,味道還不錯。

餐後就直接去機場。下午4點多,我們乘飛機離開了成都,還是經武漢短暫停留,於晚上8點左右順利降落在寧波機場。

一次美妙的旅程,完美地結束了。


精選遊記: 九寨溝-黃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