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從高棉來(四)女王宮、高布思濱、吳哥窟

作者: xiangy225

導讀女王宮、高布思濱、吳哥窟(1.28) 今天是除夕。 清晨。 鬧鈴聲把我從夢中驚醒。天還黑的嘛?哦,想起來了,今天要去吳哥窟看日出。收拾停當,還不到5點鐘。推開房門,八朗學同學已經在走廊裡站了好一會了,當然還有起得更早的——當我站在陽台上張望的時候,看到昨晚找的專門帶我們去看日出的tuktuk車司機,早已經等在旅館大院門口了,唉,討生活真是不容易啊。。 ...

女王宮、高布思濱、吳哥窟(1.28)

今天是除夕。

清晨。

鬧鈴聲把我從夢中驚醒。天還黑的嘛?哦,想起來了,今天要去吳哥窟看日出。收拾停當,還不到5點鐘。推開房門,八朗學同學已經在走廊裡站了好一會了,當然還有起得更早的——當我站在陽台上張望的時候,看到昨晚找的專門帶我們去看日出的tuktuk車司機,早已經等在旅館大院門口了,唉,討生活真是不容易啊。。。。。。

和段導、八朗學下了樓,其他的人都還在豬睡中,讓他們睡吧!他們會後悔的。。。。。。帶著這樣的阿Q信念,坐上了車。出了城,開行在充滿黎明前森林芬芳氣息的道路上,透心清涼的風就迎面而來,讓我完全的醒來。盡管現在身處熱帶,也覺得很有些涼,再看看其它車上的老外,有人竟然把雨衣都披在身上御寒了,誇張。

5:00,吳哥窟護城河前。

沒有任何人工的燈光,下了車,一抬頭,滿天星鬥閃爍,就像在青藏高原上看到的星空一樣清晰。走過長長的跨越水面的參道,足音回響。前方,吳哥窟尖塔黑魆魆的輪廓靜靜的佇立在星空下,顯得分外神秘。穿過第一回廊,來到廣場前的水池旁,就在石頭上坐下,等待破曉時分。

當地小孩子們很會做生意。剛坐下,就有小孩子來問要不要喝咖啡。這個建議很有吸引力。不過還是謝絕了,我想,如果以後有緣再來,我一定會找個椅子坐下,喝上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看著朝陽升起。那一定是種回味無窮的感覺。

變換的朝霞,金色的朝陽,蓮花蓓蕾般的寶塔,開滿紅蓮花的聖池中,寶塔的倒影,構成一幅絕美的風景畫。光與影,古老和現實,大自然的壯麗和人類文明的奇跡,交融在一起。

第一縷陽光照進吳哥窟的回廊、神殿。滿牆的國王、戰士、仙女的浮雕,一下從黑暗中蘇醒,喧鬧地撲進人們的視線。有點眼花繚亂,來不及定神細看,匆匆出了大門回城,按照今天的計劃,要去幾個離城較遠的遺跡,下午回來,再來細細觀賞。

回到暹粒城,還不到8點。昨晚上給司機說好的看日出的費用是$4,我們三個覺得他太辛苦了,就給他加了$1。還有好些睡覺的人沒有起來,於是我們先吃早飯,因為是前法國殖民地的關系,法式面包確實好吃,風味獨特,外酥裡軟。推薦。

吃完早飯,首先——搬家。由於房源緊缺,我們在Sun Sengky GH的房間是定到27日晚上。今晚必須另尋住處,於是我,阿黛,八朗學,小胖,小邱,搬到Popular GH,本著節約的原則,要了一個有熱水的房間$9,兩個只有冷水的房間$6/間。自以為算得很好,但是晚上發生的事情再一次告訴我們人算不如天算這個樸實的真理。

今天的第一站是俗稱女王宮的班蒂斯雷寺。它在暹粒城東北25公裡處,應大家的請求,在去女王宮的路上,小潘給我們講述了當年紅色高棉的往事。那一段慘烈的往事,講述者娓娓道來,如同與己無關的故事;而聽者卻是殐然動容。一路聽來,很快就到了。女王宮是吳哥古跡中最重要的建築群。早就知道,它以無比精美的雕刻著稱,被譽為吳哥藝術之鑽。下車一看,已經滿是游客。小潘當機立斷,先去高布思濱,等到中午人少些的時候,再來女王宮。

看過《虎兄虎弟》沒有?兩頭可愛的小老虎在河邊嬉戲,清澈的河水漫過刻在岩石上的精美的雕刻。。。。。。這就是高布思濱的千林伽河。它之所以神聖,是因為在河道上刻有羅摩、毗濕奴等等印度教神靈的雕像,以及1000個濕婆神的林伽雕塑,根據印度教的理念,經過林伽流出來的水就是聖水了,能洗掉晦氣、罪惡、得到神的庇佑。要看到千林伽河可不容易,得汗流浹背的爬40分鐘左右的山,比巴肯山可是高多了。據說,此地原來是紅色高棉的根據地,叢林中還埋有地雷。大家一邊爬山一邊談笑,想像著踩中地雷的慘狀。小胖精力旺盛,扛著三角架和相機走得無影無蹤了,據未經證實的消息說,她是去爭取那1000個林伽的首摸權去了。。。。。。

爬到山頂,大失所望。由於是旱季,電影中清澈的河水已經變成一條細細的溪流,沒有了水的映襯,雕塑好像也喪失了靈氣。唯一的亮點,是在瀑布前面的山谷中,無數黃色、灰色的蝴蝶,聚集成群。走進蝴蝶群中,它們驀地飛起,在人的周圍翩翩飛舞,又無所顧忌的停在人的手上,身上。mm們大為高興,變換著各種姿勢拍了又拍。下山之後,在山腳簡陋的食攤吃午飯,均價$3一份,又貴又難吃,覺得還不衛生。在這裡提醒一下後來者。

回到女王宮,人果然已經少多了。女王宮建於967年,是奉獻給印度教三大主神的廟宇。當時的國王阇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受過良好的教育,他非常尊重和鼓勵學術活動,對各種學術、宗教派別和觀念采取寬容的態度,甚至允許婦女參政。這是高棉文化歷史上的一次高峰,文化和思想的繁榮為藝術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創造力。而這一時期的藝術就是以班蒂斯雷來命名的,可見女王宮在歷史上的地位。女王宮一改進入吳哥時期以來,統治者對於紀念碑式宏偉氣勢的追求,表現出無可名狀的魅力與美感。它的石雕工藝,是所有吳哥古跡中最細致精美的。令人驚嘆的,是創作者能將堅硬的紅砂石塊,如雕刻木頭般琢磨出層次分明、線條柔纖的精細作品。女王宮的建築,華麗的門廊上滿刻印度史詩中的故事場面,而每一座神殿的壁面,都開鑿壁龕,內置神像。被透雕的各種幾何圖案圍繞的神像具有高棉人的方臉盤、厚嘴唇的特征,充分反映了印度藝術的本地化趨勢。他們當中最著名的,是毗濕奴神殿壁龕中的女神像,容貌秀麗,手持花朵,美麗的嘴唇露出甜美的微笑,極富女性優雅嫻靜的氣質,成為高棉藝術的一個像征。在女王宮中游覽,是一種極大的藝術享受。

從女王宮出來,今天下午剩下的時間,都是屬於吳哥窟的了。雖然早晨已經進去過了,但是吳哥窟寺山裡面還沒有涉足。在護城河外下了車,再一次走上長長的參道,走向吳哥窟。

在梵語中,Wat是“寺”的意思,Angkor Wat意思就是“城市般的廟宇”,所以吳哥窟也叫吳哥寺;為了區別於吳哥通王都,又稱之為“小吳哥”。它在12世紀經過大約30年時間才告建成,又在後來的300年裡不斷增建,終於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築群,成為柬埔寨的像征。它的中央塔群的形像,也印在了國旗上。吳哥窟的建造者,是蘇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1113-1150年在位),在他的37年統治時間內,國力強盛,疆域廣闊,北鄰中國。他還是自公元802年吳哥王朝建立以來,第一位和中國交往的國王,被宋高宗授予“檢校司徒”的高位。

環繞吳哥窟的護城河,寬達200米,總長度5.6公裡,據說古時候養滿了鱷魚,算得上是固若金湯。整個吳哥窟,就像一座湖心的小島一樣。穿過第一回廊,就是看日出時所在的大廣場,可容納萬人。在蓮花水池邊,拍攝白天的吳哥窟。這個角度是吳哥的標准照了。“到此一游”式的pp是必拍的,我們拍得正高興,一個外國老頭插了進來,要給我們隊伍裡的所有mm照相,“老色鬼!”同學們憤憤的說。

參觀吳哥窟,是一場跋涉。那用大像或天神的比例設置的門廊和石階,無窮無盡的回廊,森林般的石柱,一層又一層的階梯,通向各處神殿的岔路,都在詮釋著“偉大”和“壯麗”,讓參觀者,在體力和精神上,都需要慢慢的適應。還有那鋪天蓋地的石刻,在眼前起舞、戰鬥、祭祀、行軍。。。。。。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汗流浹背的爬上第三層台階,站在神殿回廊的入口處,面朝西方。一輪紅日,正朝地平線落下。九百年前,在這樣一個黃昏,當雄才大略的蘇利耶跋摩二世站在這門口,站在這座將成為自己的不朽豐碑的建築物,也是自己最終安息之所的建築物上,他是否也和我一樣,看著同一輪紅日?他會想些什麼呢?他會想到自己的文治武功嗎?他會不會發出“人生易老天難老”的感慨呢?如今,當年的繁華錦繡都成為過眼雲煙,神王崇拜也早已灰飛煙滅。這片鳳凰花開遍的土地,經歷過戰爭與流血。只有吳哥窟,它一言不發,佇立在那裡,靜靜的看著日復一日的夕陽西墜,明月東升。

除夕,雖然在國外,也是要意思一下的。年夜飯,大家決定去暹粒河邊的Angkor Mondial餐廳,那裡的自助餐$12/人,還有傳統的高棉舞表演。表演不錯,可惜太短,mms也不很pp;菜式較少,價格偏高,而且9點過就開始收拾盤子,頗讓我們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不過不管怎樣,總算也過了一個歌舞升平的除夕之夜,而且逃脫了巨惡的春節晚會。。。。。。

意猶未盡的晃回旅館,悲憤的發現那唯一的可以洗熱水澡的房間,熱水器是壞的,看來今年的最後一澡或者來年的第一澡注定是冷水了。。。。。。

Popular GH二樓有一個露台,布置成一個小小的酒吧。上午搬家的時候就注意到了,大家約定晚上在這裡喝酒守歲。誰知才10點過,就停止營業。圍坐在空桌子邊,每次看到服務員上來,小胖就虛張聲勢:“Beer!Beer! Everyone wants beer!”在我們的笑聲中,沒有任何回應。過年豈能無酒?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下樓到街角的小攤買了幾罐Angkor Beer和可樂,也就頗為自得的喝了起來。在笑聲和干杯聲中,2006年的春節,比家鄉推遲一個小時,來到了暹粒。互致了新春問候,天亮後,我就將獨自一人踏上去金邊的旅程。真高興認識了這麼多可愛的朋友,有緣的話,我們一定會再相聚。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