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裡路雲和月之三:帕米爾高原

作者: 找不到馬甲

導讀D3(8月8日) 九點半,柳師傅按昨天說好的時間准時來接我們,(在新疆一般賓館打市內電話是免費的),我今天的行程是去喀拉庫裡湖,海拔3600左右。一般驢友的路線是會從喀什到塔士庫爾干去紅其拉甫看中巴界碑,但這條路線要花費2天才能到達,而且還需要1天原路返回。而且塔縣到紅其拉普的路也不是很好走,以前聽說一般用越野車才行,雖然路上會有美麗的冰川和塔 ...

D3(8月8日)

九點半,柳師傅按昨天說好的時間准時來接我們,(在新疆一般賓館打市內電話是免費的),我今天的行程是去喀拉庫裡湖,海拔3600左右。一般驢友的路線是會從喀什到塔士庫爾干去紅其拉甫看中巴界碑,但這條路線要花費2天才能到達,而且還需要1天原路返回。而且塔縣到紅其拉普的路也不是很好走,以前聽說一般用越野車才行,雖然路上會有美麗的冰川和塔縣,但目的地紅其拉甫也就是去看個界碑。由於我們時間有限,所以只能去喀湖,領略到慕士塔格峰的倒影了,但路過的公格爾峰和公格爾別九峰,這些都是在帕米爾高原上數二數三的雪山高峰了。

出了喀什,就是疏勒縣,附近還有伽師縣,大約著名的伽師瓜就是以這個地名來命名的。開了半個多小時,我們又看到一個巴扎;在新疆,巴扎是每天都有的,但在不同的地點,所以做買賣的人要去不同的地方去買賣商品,大概這才稱為“趕巴扎”吧。柳師傅帶著老公去買些路上吃的東西,因為喀湖邊上是沒有什麼吃飯的地方的。他們買了西瓜和馕,老公跟著去看了馕的制作過程,據說是看了也許就吃不下去了,反正一切就靠手來弄的,至於這雙手是否干淨就很難說了。不過因為是剛烤出來的緣故,吃起來確實格外的香,芝麻的香味彌留在齒間,不知不覺也就吃掉了半個。

繼續前行,周圍的鄉鎮漸漸遠去,剩下的就是些石頭壘起的山丘,有時是戈壁,時間似乎是沒有意義了,只有一直向前延伸的公路和荒涼的山丘和戈壁;看慣了城市裡鋼筋水泥的大樓的我們一開始是很興奮的,所以柳師傅也經常到了一些好的風景的地方的時候就停下來讓我們拍照,路上也經常看見一些拿著大炮小炮的攝影愛好者或者專業人事,在高處狂拍;這裡的山的特點就是裸露,永遠你就看到山上的道道溝壑,是風蝕或是雨水衝刷出來的,每一道也許都是千百年的故事,因為新疆這塊大陸曾經是大海,所以也許現在海底的深處也就是這樣子的。路上還經過了紅山峽谷,因為由於富含礦物質的緣故,山體是紅色的,這被稱為丹霞地貌。但其實新疆的山永遠是多彩的,紅色,黃色,有時是黑色的山經常可以見到,有時紅色只有在山體上有這麼一脈,立刻山的層次就多了起來,形狀也生動起來。

這條路並不好走,經常會看見坍塌的路,我們在路上吃了中飯,也就是馕加上柳師傅帶的西紅柿和黃瓜,正好有水從山上流下,衝到了路上;所以就拿這個水洗了洗番茄,眼一閉也就吃了,西紅柿也很甜。然後經過了邊防站,我們拿了身份證下了車,也就看一下登記了一下就可以了;據說去年來的時候還是要辦邊防證的。過了邊防站,柳師傅還領我們去了個當地的中藥收購站,喝了免費的紅景天,繼續上路。紅景天是對付高原反應的,但其實感覺到喀湖、慕士塔格峰一點高原反應都沒有。

還未到喀湖,我們已經被另外的一座白沙山所吸引;在新疆,這座山絕對是個例外;幾乎所有的山都是粗壙的,有棱角的;而白沙山,顧名思義,竟然是座白色的沙山,柔和而且細膩;周圍還被沙湖所圍繞著,我們到的時候天氣還不是很好,只有在天際,微藍的天空下隱約看見雪山的一角。這是下車的時候已經明顯得冷了許多,我們穿了衝鋒衣還是能感到涼意。有些路別的攤頭上的攤販穿的是羽絨服了。

接下來的路困難重重,先是碰到前方修路,等了大概一刻鐘左右;好不容易開了過去,發現天色越來越暗,有雨點,不大不小的落下,最後聽見玻璃上劈裡啪啦落下的竟然是冰雹了。柳師傅很是擔心,因為他不希望我們特別這樣來一次,最後什麼也看不到,其實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可以看到公格爾峰了,世界第二高,但當時什麼也沒看到。

喀湖,被稱為黑湖,據說是白色的冰川掩映下,白天湖水會顯得黑沉。看到喀湖時,天色略有好轉,慕士塔格峰也略見雛形。喀湖的一段已被劃為風景區,要收50元的門票,有經驗的司機都一般會帶到旁邊的地方,也同樣能領略到她的美景。柳師傅當然是有經驗的咯,我們也省了銀子。在湖邊我已經搞不懂什麼東西了,反正遠處這一側可以看見慕士塔格峰(簡稱小慕),那一側可以看到公格爾九別峰,稍遠是喀湖,近處是微綠的草原。湖水很靜,山也很靜,所以感覺這種安靜來自然的神奇,我們安靜的在湖邊坐著,仿佛這種安靜也能滲透到我們的心靈裡了。小慕其實沒有公格爾峰高,但被稱為冰川之父,源於訛傳,明明當時柯爾克孜族的人說,“這是冰川,父親!”斯文赫定聽成了冰川之父;(吊書包了,寒一個);住在喀湖的不是維族人,是柯爾克孜族,他們住在蒙古包內,還有些騎車旅行的人,他們會在這裡過夜然後再往塔士庫爾干去,不過我看那蒙古包是實在漏風很厲害,冬天這裡會很冷的。

天氣還不是很好,小慕老是被一團雲擋著;柳師傅建議我們等一會,生怕我們錯過雲開霧散後的小慕。有騎馬的人來兜售騎馬游湖的項目,不是很貴。當地的柯族人其實就靠一些牛羊為生,大部分收入就靠游客或是登山隊了。但當時我有點暈車了,怕高原反應,不敢嘗試。於是在車上睡了一回,竟然雲漸漸散開了,小慕仿佛就在跟前,巍峨挺拔。柳師傅曾陪過一個游客,想親手摸摸小慕,據說要再租了摩托車開了一兩天,然後劃雪撬才能到達,路途會十分艱苦。我們進蒙古包裡吃了西瓜,和柯族的小孩拍了照,一個小姑娘很是伶俐,一聽見有汽車聲音,立刻拿了些掛件跑了出去兜售,然後拿了西瓜留給他的弟弟。還結結巴巴的用漢語問我,“你叫什麼名字,我叫xxxx。”我們四處拍了照,戀戀不舍得離開這個離天堂很近的地方。

返程的路上再次經過白沙湖,陽光下的她更是美麗,因為光線的緣故,白色的沙更為純淨,又停下來多拍了一點,路上再次經過藥材收購站的時候,還買了些羅布麻,據說對治療高血脂比較有功效。已經不在乎在這個地方買東西會不會被宰了,因為當地實在太窮了,如果挨宰了就當我們捐了吧,況且價格也不是很貴。在車上,睡睡醒醒,每次醒來仍舊是這些山,有時還能看見石頭滾下來;去的時候的興奮勁已經有點被厭煩的情緒代替了,永遠是這些突兀的讓人震驚的石頭,什麼時候能出現綠色該有多好。但又一想,如果有了綠色還算是新疆麼。

回到喀什,有七點多了,我們還想職人街逛逛,柳師傅把我們送到那裡,並關照我們為了安全早點回賓館,還說如果有空明天送我們去車站。這條街並不長,有些銅器鋪,還有專門做賣烤羊肉串的烤肉架,很富麗堂皇的。路的盡頭有很多烤肉店,但沒找到有網友推薦的叫烤肉王的,後來悻然去了百富吃了烤雞,我覺得一般,老公覺得還不錯。後來聽柳師傅說才知道,色滿路過了解放路有一家吃抓飯的地方很不錯,錯過了算有點遺憾吧。

回到賓館又是9點多了,已經漸漸開始習慣新疆的“時差”了。洗好澡看鹿鼎記,賓館裡的電視機很糊,路邊的餐館裡也是,不知道380的中巴友誼樓裡房間怎麼樣。


精選遊記: 喀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