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是為了孩子在暑假的表現還可以,答應了要去洛陽的周圍走一走再回廣州,選來選去,好像只有西安比較近還值得去,於是開始對孩子進行歷史教育,講秦始皇,講楊貴妃,然後查功略訂房間.
西安對於10年沒去的我變化太大了,城市美麗而精致,但塞車極其嚴重,從火車站到我們住的城市酒店來是半小時,走的時候將近50分鐘,所以如果買好了車票,請注意安排時間,從火車站到鐘樓附近不塞車10幾分鐘,但經常塞,而且基本不太分時間的,最好提前預留塞車時間出來.
第一天,基本是在市區逛的,城市酒店的價格並不便宜,但位置和房間不錯,我住的幾天基本是很多老外在做鄰居,酒店的早餐還可以,粥很香,尤其紅棗小米粥,到現在還很懷念.從早上8點出門,先到大雁塔,因為自己是個佛教徒,先拜菩薩是必然的.變化很大,以前很小的現在很大了,增加了很多的講究和商人,以前1毛5的登塔票變成了20,不過這些都是時代的產物,一切就是這麼發展的,誰也不能也不會例外,最大的感觸反而是自己真的有點老了,從前一口氣衝上塔頂,現在要歇一次還直喘.
大雁塔出來兒子一直問我紀念唐僧的寺院為什麼沒有孫悟空那哥幾個,我解釋了半天小子依舊迷茫.
下站博物館,孩子們對文物殊無興趣,在我回去如果記得20件展品獎勵制100元的重賞下,勉強跟著看看記記,自己也對這些曾經嘆為觀止的東西沒有了當年的興致,匆匆忙忙的看可出來.
接下來直奔一段古城牆,具體忘了叫什麼門,上去走了有10 多分鐘看到了鐘樓就下來了,趕上了這幾天天氣炎熱,連我這長期在南方的人也受不了,直感覺比廣州還熱.然後上鐘樓看看,在鐘樓鼓樓和附近的廣場走走,實在是累的不行,就到旁邊的德長發,這裡的餃子宴聲明遠播,江總吃過,克總也吃過,所以就應該比較貴,我吃的最便宜的,每人60元,18個餃子,怎麼說呢,反正下次不去了,我還是更喜歡傳統意義上的餃子,這裡有的是點心,有的像早茶,名氣是一回事,味道是另一回事,就像著名的老孫家羊肉泡膜,真的是名聞天下,但西安本地的司機都不推薦,問多了,笑笑而已.
由於第一天太倉促而且比較累,尤其孩子感覺乏味無聊,第二天的東線決定只去酈山,華清池和兵馬佣結果酈山到明聖宮和旁邊的鳥語林轉了一下,其實沒什麼必要,基本上沒什麼特色,感覺45太不值得了.華清池請了個30元的導游,坐車轉了一周,其實地方不大,建議不用坐車,跟孩子講了很久池子的來歷等等,其實對那幾個大坑,真的自己也沒有了10年前的心情,由於最近幾天看了幾集陳庚大將,孩子們對三間房五間房很有興趣,問導游陳庚住哪間,弄得導游哭笑不得.
也許是電視上雜志上看多了,或者從前來過,對兵馬佣也沒有了太多的震撼,反倒孩子們因為看了成龍的神話,興趣很足,拉著導游問東問西.突出的感覺是這裡外國人和中國人差不多各占一半,不知道是不是那句"不到西安就是沒來過中國,不到兵馬佣就沒來過西安"影響的.
晚飯回到著名的回坊,吃了一路的小吃,大家一致認為小吃比景點更有特色,想想或許有點道理,小吃是從古至今不斷提煉改進融合,經千百年而不衰,必然是扎根於百姓的口味.那千古的帝王,本就是曲高合寡孤家寡人的,而今被人挖出來,也不過就是一種說明歷史的證據而已.
鑒於兩天的走馬觀花屬疲勞戰,體力消耗過大,而且孩子已經基本對後面的安排持反對態度,取消了華山和乾陵等行程,匆匆回家,也算虎頭蛇尾吧.
接受教訓,如果孩子不是對歷史很有興趣或還不到初中,純人文的景點,最好別去.一路上,兩個孩子統一戰線,嚴肅提出此次西行不算,要求去深圳歡樂谷和海邊作為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