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LG22-25號游了九寨和黃龍,去前參考了很多網友的帖子,在此表示感謝。
現將自己的行程總結出來,給後面去的朋友做個參考。
我們一共有四天,22號中午到九黃機場,下午游黃龍,晚上8點左右到九寨溝口;23號全天以及24號上午游九寨;24號下午到了川主寺;25號上午回家。
吃
黃龍――22號中午到了九黃機場後,為了節約時間我們沒有停車吃飯,而是直接去了黃龍。在路上吃了自己帶的干糧,出發前我參考了網友建議,從家裡帶了很多干糧,包括礦泉水。不過爬黃龍是個艱巨的體力活,剛開始爬沒多久就感覺餓,而且那天溫度偏低,喝冷的礦泉水胃有些難受,到了黃龍寺後有個游客中心,裡面有熱的八寶粥,泡面,茶葉蛋,肉腸之類的賣,價格相對較高,不過看了黃龍那些背夫的辛苦後,也就不會計較了。
九寨溝口――兩天早飯都是在“小布小吃”旁邊那家吃的,油條,豆漿,很好吃,特別是油條,值得推薦,我和LG都很久沒吃到那麼好吃的油條了。它家還有小籠包,第一天吃了,個人感覺不咋樣。對了,油條和豆漿都是1元,小籠包好像是5元一籠。
正餐都是在“小布小吃”吃的。小布在網上是大名鼎鼎了,每次去都滿座,而且大部分好像都是慕名而去。個人感覺水煮肉片,番茄煎蛋湯很不錯,犛牛肉就沒那麼值,沒怎麼吃出不同。對了,“小布小吃”最好找的標志就是在九旅賓館的左手邊,第一天我們走到邊邊街背面去了,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在最後差點放棄的情況下居然看到了。
在邊邊街背面看到了“阿布魯孜”,沒去,後來在回來的飛機雜志上也看到了它的介紹,想來應該還可以,票票多的朋友可以考慮,環境應該比小布好吧。
九寨溝內――第一天進溝我們也自己帶了干糧,不過天氣有些冷,總想吃熱的,所以我和LG決定去吃自助。我們大概是1點左右到的落日朗服務中心,問了48元和33元套餐的區別(48比33多幾個葷菜)我們要了33的,在總台買票,33的有3個餐區,我們去的時候一樓單獨的那個已經沒菜了,我們上了二樓的餐區,相對人要少點,在排隊的時候剛好重新上了熱菜。菜的味道一般,不過喝到了熱湯,胃一下子就暖和了。
川主寺――在川主寺我們沒在外面吃,就買了盒泡面,就著剩下的干糧吃了。原本還擔心在高原面不容易泡好,沒想到泡得比家裡還好,呵呵。傍晚的時候看見街上有賣烤全羊的,圍了很多人,不過看的多,吃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