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島的溫厚與瘋狂

作者: zoulh2001

導讀上海今夏是特別的難捱,苦夏的日子長得無法計數,立秋了卻還是赤日炎炎似火燒。在空調房間裡呆久了,思維遲鈍了,汗腺堵塞了,人心長草了,孩子們要開學了,用一天的時間確定了我們周末去三山島,這個地方想去很久了,種種原因沒有成行,這一次我們是下定了決心要到這個遠離城囂的世外桃源去看看是否真的名副其實。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打算十一背包 ...

上海今夏是特別的難捱,苦夏的日子長得無法計數,立秋了卻還是赤日炎炎似火燒。在空調房間裡呆久了,思維遲鈍了,汗腺堵塞了,人心長草了,孩子們要開學了,用一天的時間確定了我們周末去三山島,這個地方想去很久了,種種原因沒有成行,這一次我們是下定了決心要到這個遠離城囂的世外桃源去看看是否真的名副其實。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打算十一背包去內蒙古木蘭圍場壩上,路途遙遠,條件艱苦,因此預備把這次的三山島之行當作自虐初體驗,看看自己的忍耐能力,特別是腳勁和負重能力。

興奮了好幾天,好像又回到了小學生時期待秋游的心情,倒不是那個島嶼的誘惑,而是悶了整整一個夏季的出游念頭終於在這次以背包的名義可以出霉了。

當我和飛馬整理好行裝,把所有的行李都放進了驢子的口袋中,背起大背包發現彼此都那麼神采奕奕,跟平時的拉杆箱出差旅行有很多的心情差異,今天回想起來,我這兩天似乎是把上海的一切都遺忘在太湖的深水之中了,嘿嘿。

行程如下:

D1(2006-8-26)

7: 00開車與飛馬、小帥哥和粉嘟嘟從徐家彙出發

7:30到杏山路接上哲學家、冰激凌和端午節。路上加油100,路橋費85。走錯了高速的方向,付了些冤枉錢。

9:40到東山,吳再東介紹的船家已經在等我們了(90)

10:00快艇飛馳到了小姑碼頭,吳老板已經在碼頭等我們了,買了三張門票(135),進島。

10:10來到再東老板的家,一看,房間寬敞整潔,訂了七個床,放下行李。(170)

點好午餐的菜(153),肉食動物們不聽我的良言相勸,非要點所謂的土雞燉湯。

要了一輛電瓶車出發到島上一游(30)

12:00 農家院中午飯,全島停電,我們大汗淋漓的喝酒吃飯喝土雞湯,農家連蒲扇都沒有,苦了我們了。

13:00-14:00衝涼,午睡,避開正午的毒太陽

14:00-17:30爬山看景和游泳總動員,雇了個導游(30)

電終於來了,可是閃電還是讓它跳閘了

19:00晚飯,終於沒有放過這裡傳說中的駝墨鴨和白水蝦,秉燭夜飯(190)

20:30-21:45各自衝涼更衣

21:45-23:30我和飛馬、哲學家走廊神侃,被隔壁渴睡的旅客哄走,至院外閑談。

D2(2006-8-27)

7:30 比預期的早起時間晚了一個小時,清粥小菜,白面饅頭(25)

8:30-9:30 三峰禪寺,唐朝古井,明清民居,化石博覽館

9:30-11:30 兵分兩路,哲學家和粉嘟嘟太累了,和小帥哥,端午節回客棧休息,飛馬、冰激凌堅定的支持我在村中暴走,用盡自己的體力。

12:00-13:30 午飯,以素食為主(92)

13:30-13:45 快艇返回東山島(90)

三山島溫厚的白天-非商業化令人珍惜

在環湖路上陰涼的柳樹下或者有棚的魚塘邊,涼風習習,島上呈現給我們的都是一派安詳的世外桃源的景色,說實話,三山島不如我想像中那麼開闊,但是它的非商業性讓我異常珍惜。走過了那麼多的江南古鎮,空有著水鄉的名號,卻已經遠離了水鄉的安寧,要想聽到那些詩人贊美的燈影下的槳聲,或者回到我大學時代的周莊,都已經不可能了。那時候和一幫男女同學從五角場的大學騎自行車到周莊,晚上露營在大觀園的帳篷裡,到達周莊已經是第二天的下午,深夜還不想睡,一個人踢著拖鞋走在清幽的古巷中,心安氣定,那種清靜安謐的感覺現在想來已是夢中一般,五年前回去過一次周莊,是一次遺憾之旅,從此我再沒有去過周莊了,我想我絕不會因此而錯過什麼,反而擔心會失去原有的美好記憶。現在只好在陳逸飛的畫中和三毛的字句中才去慢慢回到我遙遠的第一次的周莊。這樣想起來未免有些傷感,到哪裡去找這樣一個安安靜靜的古鎮小巷,可以承載得下我們從城市背來的沉沉鄉愁?

得益於“重點保護,不能開發”的理念,三山島的白晝是安穩、溫厚而靈秀的,她有山、有湖,有完整的古村落,隨便找個人家也是推窗見山,滿眼皆綠,伸手摘果,不知何故,幾乎家家都養貓,很少養狗,我們只在渡口看見了全村唯一的一只黑狗。游人來這裡,可以選擇爬山,山不高,練練腳力出身汗,登高遠眺全島,也可以一覽無遺;也可以選擇在村中的小路上轉悠,不過很容易迷路的。到處是果樹,茂密的樹葉可以遮陽,想嘗鮮的話也是摘一兩個嘗嘗,但是農家告訴我,是要罰款的,因為果樹都已經承包到戶了。島上農戶的經濟來源不多,主要來源於旅游的食宿行產業鏈,還有就是果實和水產品,因為來源並不寬裕,因此把錢看得很重,但絕不貪婪,更不狡詐,心很平,有一種坦然的經濟觀念,讓我非常喜歡。在村子裡走累了,隨便找個竹椅子坐下,跟老人打個招呼,跟他攀談幾句,語言跟上海話很接近,老人也就閑閑地微笑著漫應著我們。聽他們說一些對城裡來的游人的觀點,不免笑出聲來。

到了周末,游人不少,但是島上的商業管理井井有條,沒有見到家家戶戶門前的攤位,賣那些景點商品,偶爾有些小車上推來的都是自家的果子和魚蝦,或者走在果林裡,你可以隨意地買些剛剛采下來的鮮果。

房東吳再東跟島上的其他人家一樣,開出了自己的農家旅舍,條件是很不錯的,連挑剔的冰激凌都認可了。院中的一口井是小帥哥、粉嘟嘟和端午節的樂土,圍著井口不走,反復學習如何從井中打水,我試了幾次,放棄了,吳再東的大姨子嫁到了上海靜安寺附近,一口標准的上海話,告訴我們要用軟硬勁才能讓水桶傾斜,才能成功。清涼的井水確實洗去了我們很多的炎熱。農家的白天沒有電,連把蒲扇都找不到,我們是揮汗如雨,冰激凌說是浴汗奮戰。

三峰寺是一個陝西的和尚化緣而建,我們在寺中與他的弟子攀談了幾句,他也來自於陝西,因為哲學家曾經有過兩次禪修的經歷,也有些佛緣,跟小和尚的對答倒也有趣。寺門口的法物流通處,一台電視裡正在播放一位台灣僧人講解寒山拾得的經法,聽到一句“晨鐘聲聲勸世人醒悟”,告訴芸芸眾生要活在當下,鐘聲悠悠飄過,所有的喜怒愛恨亦已隨風而去。

吃飯午休至兩點,決定去游泳,路上架不住人家的勸說,去爬山,雇了個小導游(30),一路上講解,沒想到此地的獅身人面和一線天倒也是別有一番野趣,一線天不長,但是飛馬背著大背包還是有些難爬,兩側有鐵環可以拉一把手,不斷地叮當作響,好像是西域駝鈴。哲學家平時錦衣玉食慣了,登山有點吃力,到了行山的山頂,天有些雨意了,在茶亭裡要了碧螺春,對著太湖的浩淼煙波開了哲學講座第一講――飲茶之道。

粉嘟嘟和小帥哥、端午節架不住這麼高深的話題,去練習射擊,個個架勢了得。

穿過千年石橋,我們下山,下山的路很難走,特別是粉嘟嘟,總是掌握不好重心,走得跌跌撞撞,累得嗷嗷叫。

看看天色有些晚了,我們按照原計劃去太湖游泳,電瓶車開出去有15分鐘左右,來到了一個天然浴場,一看人挺多,大家又不敢劃遠,因此顯得很沒有游泳的風采,只是套個救生圈玩水而已,我們決定撤,換地兒。

三山島的瘋狂雨夜-大自然讓人心生敬畏


一行人來到100米開外的一處平坦地,比較適合安營扎寨,於是大家盡管不知道水的深淺,但是仗著有救生圈,而且飛馬背著這麼多的裝備都走了這麼久的山路,決定就在這裡准備下水。我們三個人打開帳篷想趕緊撐開,鑽進去換好泳衣或者泳褲。。。。。。沒想到三個大碩士,竟然對付不了一個帳篷。。。。。。

風突然大起來,我本來就對太湖水充滿了敬畏之心,畢竟不知道深淺,看著漸漸暗下來的黑雲翻滾的天空,心裡開始有些忐忑不安了,建議大家“還是拔營吧!”(盡管還沒有真正安營),還沒有等我們把帳篷收好,突然我的正前方的湖面上一道閃電從天到地,“啪”一聲,帶著強光把天空一撕兩半,然後消失在太湖的遠處,這種畫面我原來只在攝影作品中看到過,我驚叫一聲,還想再叫,可是發現自己的呼吸已經被奪去,竟然叫不出來了,好在還知道跑,大家卷起帳篷,塞進背包,趕緊往坡上跑,跑到小路上看見其他幾個人已經在一個棚屋下面躲雨了,那個棚屋非常簡陋,再來一個閃電或者驚雷,肯定就得坍塌,趕緊讓大家避到一個結實點的屋子裡去。

我們約好了電瓶車七點鐘來接,好在司機人活絡,看見天色不對,趕緊衝過來接我們了,雨已經開始下起來了,而且越下越大,電瓶車到再東家門口時,我的手臂都已經淋濕了,衝進房門,瓢潑大雨就下來了,帶著陣陣閃電,像天上甩下來的神鞭,閃著電光。

這輩子沒見過這麼大的雨,特別是住在這樣的島上。

我們在屋裡坐不住了,坐到陽台上侃大山,正在雷雨聲中聊得興起,突然平空裡一聲炸雷,仿佛就在頭頂“轟”的一聲巨響,我嚇得抱住腦袋,曲起雙膝,“噢”一聲大喊,嚇死了。就在同時,屋裡的燈光“啪”的全部滅了,像災難片的開頭,令人有不能控制的無助感。房東把跳掉的電閘重新接好,沒想到十分鐘之後再遭厄運,這下不敢再動彈了。樓下院子裡唯一的一盞電燈可能是因為接的另外一個單線,一直亮著,我們趕緊到樓下飯廳裡等著,晚飯燒好了,空調和電燈都沒有,又熱又黑,好在有很多的人聚在一起,只不過不知道怎麼吃飯了,太黑!我問老板是否有蠟燭――秉燭夜飯,也是不錯的體驗。房東趕緊找來幾根蠟燭,每個桌上點一根,忽明忽暗中吃飯,聽著嘩嘩的雨聲,大伙兒都說難得,難得。

飯後的雨夜無處消遣,天空恢復了平靜,空調、電燈都開始供應了,多數的游客選擇在屋裡聊天、睡覺,我卻是舍不得睡覺了,這樣的山村雨夜,真是教授開講的大好機會,在陽台上飛馬的一通豪言還未博來大家的贊賞,鄰居的眼鏡男就出來說,“你們能不能聲音小一點?我們要睡覺了,睡都睡不好啊!”語氣中不乏憤懣之意。我天,不才9:00點而已。看看樓下的房東們也都熄燈睡覺了,我們只好搬了條凳到大門外棗樹下去聊天了,當聊到黑格爾的辨證法在中國政治中的空前運用,聊文史哲的地位,聊中國成功的機會和成功標准,於是我們發現,在鄉村裡,人的思維是可以更加活躍的。

哲學家是很好的談話對像,飛馬的思維在芬芳的夜空氣中也快速運轉,垂涎於沒有帶來的香煙。我看著黑暗中的小路,倒是很想去看看有沒有螢火蟲,可惜頭燈沒有帶來,而且雨後的路不好走,否則還是免不了有一次小小的冒險。

在短短的兩天,三山島就給我們呈現出黑白兩張分明不同的臉,溫厚安逸明亮的白晝,瘋狂撕裂動蕩的雨夜,大自然自有它的運行規律,順天意而行乃是常法。在濕潤的綠意中我為重慶的高溫干旱而不安。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