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閑散三日(一)

作者: violayan

導讀久聞楠溪江大名,當年在寧波時距離雖近,卻因為種種原因拖著沒去。沒想到真正成行卻是4年後了。從上海火車站坐N533快速列車,晚上9點出發,第二天早上7點半到。臥鋪176元。列車狀況一般,有點舊,還晚點了半個小時。 天快亮時醒來,已經接近溫州了。兩邊都是山,一路上都在不停的過隧道。早就聽聞溫州這段鐵路特別難修,今天才有了真切感受。 關於通往溫州的鐵路 ...

久聞楠溪江大名,當年在寧波時距離雖近,卻因為種種原因拖著沒去。沒想到真正成行卻是4年後了。從上海火車站坐N533快速列車,晚上9點出發,第二天早上7點半到。臥鋪176元。列車狀況一般,有點舊,還晚點了半個小時。

天快亮時醒來,已經接近溫州了。兩邊都是山,一路上都在不停的過隧道。早就聽聞溫州這段鐵路特別難修,今天才有了真切感受。

關於通往溫州的鐵路,還有一段小插曲。

改革開放後,多年不通火車的溫州,准備興建溫州-金華鐵路,但卻苦於缺乏資金。 當時的市長劉錫榮(後任浙江省副省長),了解到居住在香港的溫州人南懷瑾,在國外有不少學生,就想通過他爭取海外投資。

劉錫榮得知,南懷瑾是一個孝子,就決定請發繡大師用南懷瑾母親的頭發,繡一幅南母的肖像。不過,南懷瑾的母親雖一直居住在溫州,但當時已經去世了。經過一番努力,發現南懷瑾的妻子(南寵?肟?舐角暗鈉拮?平時為婆婆梳頭時,有心留下了她不少頭發,這件好事因此得以玉成。

劉市長到香港會晤南懷瑾時,事先沒有告訴他要送他這幅肖像。等到見面後,劉市長揭開鏡框外的綢子,南懷瑾一看是母親的肖像,激動得撲通一聲跌跪在地。當他得知那幅肖像竟然是用他母親的頭發繡的,就更加激動不已,當場表示,一定要為家鄉做一些公德之事。此後,通過南懷瑾的關系,溫-金鐵路順利籌資約5億人民幣,並於1994年建成通車。

到了溫州火車站,出站碰到一點小問題。這裡對溫州火車站的設計提出質疑——一點都不人性化。出站口簡陋無比,一個大斜坡的盡頭就是出口檢票處,出口連遮雨的雨棚也沒有。當時正好下大暴雨,檢完票的人沒有傘不能出去,擁堵在出站口。未檢票的數百人就被困在斜坡上,進退不得。好在人還不算太多,若是碰到春運高峰期可怎麼了得?後來出站時發現偌大的火車站一個指示牌都沒有,出站的人要坐公交都找不到北,火車站前雙向四車道的公路上人行橫道居然沒有紅綠燈,全憑路人靠感覺過馬路……林次總總。一個城市的現代化不是靠經濟發達就能做到的,很多軟環境有待改善。

扯遠了,買回程票時三天後的N534居然買不到臥鋪票,只能買了到鎮江的N548,臥鋪176元。

在火車站前丁字路口坐51路到麻行碼頭。(在攜程網上看網友游記都是坐到安瀾亭下,但現在碼頭搬家了,應該在安瀾亭後面的第三站,也就是麻行碼頭下車)。在麻行碼頭坐輪渡過江,出了碼頭就是甌北車站。

雨過天晴,在碼頭上看甌北。甌江水很混濁,黃色,泥沙很多。



楠溪江的景點有大若岩風景區、石桅岩風景區(岩頭)、楠溪江漂流、獅子岩,遠一點的還可以去林坑。我的第一站是大若岩風景區。

在甌北車站坐綠色巴士(甌北-碧蓮),車行不遠就到了郊區,一路風光秀麗且很少被破壞。一個小時後就到了大若岩風景區門口(黃坦口)。

大若岩風景區按照遠近順序有陶公洞、十二峰、石門台和崖下庫。按照網上驢友的推薦指數,我選了石門台和崖下庫。先坐電瓶車去了最遠的崖下庫(電瓶車15元,門票15元)。

崖下庫景區沒有門。交了門票後我正准備往工作人員背後鑽,人家卻指向一排農家民宅:“門在那裡。”我疑惑的穿過一片老房子,頓時滿目蒼翠。



因為是周五,又不是黃金周,所以景區人煙稀少,在景區裡走了一路,居然只有我一個游人。偶爾遇見來玩耍的當地小孩,還把我當怪物:“又是游客,有什麼好拍的?”“哎呀,人家也是種愛好嘛。”呵呵,真是身在福種不知福啊。成天在青山綠水裡奔跑的孩子,哪裡知道我們這些終日在高樓大廈裡呼吸中央空調排出的混濁空氣的人之苦啊!

隨意生長的青藤。



進入山口的一段小路,迎面來就是千仞峭壁。



在崖下庫的陡壁上鑿有20米高的石級,垂直度達到90度,又濕又滑又陡,即使有欄杆爬起來也讓人心驚肉跳。我一度猶豫要不要繼續爬上去,上面蹦蹦跳跳的小孩給了我勇氣——人家小孩都可以颼颼的爬上去,咱為啥不能?

好不容易爬到頂,只見一瀑撲面而來,瀑風裹雨,涼氣襲人。瀑布名為“含羞瀑”,水量不多,夠含蓄的,但落差很大,所以倒也有些聲勢。只是剛才在上面又嚷又叫的小孩突然不見了,偌大一山谷只有我一個人,懸崖頂上漏下來一線陽光,瀑布水邊涼風刺骨,突然覺得一陣心慌:(



精選遊記: 楠溪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