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群山綠屏 暢游於碧波綠水
——酷暑中的四明山之旅
這個夏天經受了那麼多天高溫的煎烤,人也不免焦躁起來,真的好想好想去吸一吸淨爽清香的空氣,掬一掬沁涼甜美的泉水,領略一番天然空調的清淨涼爽,我和朋友們一起在網上查找了一些資料,曾確定了幾個地方,但又被一一否定了,最後偶爾發現了被譽為天然的“氧吧”的四明山,看介紹它居然有“天下第二廬山”的稱號,關鍵是那地方少有游人涉足,網上的游記也僅有幾篇,這真是我們所追求的.於是我們立即決定利用兩天假期去回歸大自然。
D1(8月21日上午08:50分),我們一車4人從上海出發正式向四明山挺進。一路行車極為順暢,滬杭高速後由杭甬高速向東,車行不久就到了余姚出口。此時是上午11點半左右。
出余姚高速就有路牌指示梁弄15KM,按指示左拐前行不遠就看到了“丹山赤水、森林公園”的指示牌。行駛一會兒就看見了四明湖,喜歡水的若若一下興奮起來,還沒等車停穩,就跳下車,尋找能到湖邊的路,他娘娘一路在後邊追他生怕有什麼閃失.四明湖煙波浩淼,有人坐在湖中垂釣.湖色秀美,且空曠寂寥,沒有一個人,美中不足的是湖邊漂浮了幾條尺長的死魚,不知是污染還是缺氧,但願是後者.我們拍了些照後,車繼續前行,向本次的最終目標四明山鎮進發.此時,開始駛入盤山公路,彎頭頗多,網上也介紹該路段如何陡峭,但對經歷過多次艱險自駕的徐大哥來講是小菜一碟。行駛在彎曲的盤山道上,我們就像坐在過山車裡一樣刺激興奮.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梁輝水庫,兩面是高山,中間是一道高大的水壩,駛過水壩邊的大橋,就能看見寬闊的湖面了,一汪清水微起漣漪,另一邊是被綠樹覆蓋的山崖,對於久居大城市的我們來說,這樣的美景可是不多見的。我們立即停車,從一個采石場的小路開下去,走到河邊.工人們詫異這些人來干嗎,就像農村人到城市逛商場;城裡人到山裡一樣,互相追求的不一樣.我們坐在碧水邊的岩石上,一邊戲水一邊野餐,涼風習習,水流潺潺,四周除了安靜,還是安靜,好一番悠哉樂哉!老天也幫忙,太陽躲藏在厚厚的雲層裡,讓我們享受自然的恩賜.
之後我們向目的地——四明山鎮行進。汽車時而穿過層層疊疊的竹林,時而沿著潺潺山溪行進,時而又穿過小小的村莊,山路盤旋起伏,越爬越高,美麗彎曲的弧型山道常常引誘我們停車拍照.大約在1點半左右到達了四明山鎮,在快到四明山時有一個大的廣告牌子,向左轉彎,找到了網上推薦的新建飯店。果然如網上所說那樣,飯店的房間簡明干淨,設備齊全,每個房間100元,性價比算是很高。定好房間後已經是下午2點多了,我們正式開始游玩。按照路牌我們要去離鎮上4公裡的四明山森林公園,當開過一個叫四明山莊後,覺得路不太對,若若看見山莊的後門說四明山莊應該就是森林公園吧,問了裡面的人後才得知四明山莊就四明山森林公園,看來還是小孩子聰明.森林公園每張聯票35米,有四個景點可游玩,徐大哥和他姐姐有2張烈屬證,經過售票人電話請示,免去2張門票,畢竟是革命老區,還是很講革命傳統的,四明山是新四軍活動過的根據地.若若小孩半票,我是教師,帶了教師斟也半票,四人只需買一張票,很爽啊.森林公園相當的大,沒有一個限定的區域,它包括深秀谷、農家風情園,還有相距比較遠的仰天湖,鵓鴣岩。偶們先玩了四明山莊附近的深秀谷和農家風情園,秀湖也就如同一般公園裡的人工湖而已,徐大哥本想下湖游泳,但不知能否允許,看到對面樹了塊牌子,若若奔過去看,大叫:水深禁止游泳,徐大哥只得悻悻放棄.。風情園的建設還算精致,路邊開滿了鮮花,可是天鵝湖裡原來是供游客宰殺FB的家鵝,讓我大跌眼鏡。倒是野豬園裡那三頭被圈養的野豬城裡很少看到,若若很新鮮,觀察了好一陣子呢。深秀谷出來,我們又去了仰天湖。仰天湖,多美的名字,如同山中明珠,它分竹湖和水湖,我們去了其中的竹湖。顧名思義,竹湖就是有很多竹子遠看像湖一樣,在當地的村民指點下,我們沿著村民指的大概方向,憑著感覺,終於尋找到擁有美麗名字的仰天湖,雖然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般靚麗,水、亭、徑、樹,加在一起卻也有小巧之美。這時,徐大哥再也按奈不住游泳的欲望,在樹林裡換衣,下湖暢游,本想叫若若也一起游的,但由於水較深,沒有緩衝的淺水,為了安全,就沒讓若若下水.
不知不覺天暗了,回去時路過鵓鴣洞,但時間來不及了,明天再來吧.在路上我們去回時都見到有一部神龍富康車停在一個偏僻的山路邊,不知是什麼原因.
回到新建飯店,我們事先已讓老板娘幫我們把土雞湯燒又點了番茄炒蛋,鹽水花生、青椒土豆絲等農家菜,味道都很好,其中土雞燉湯特別令人難忘,香味撲鼻,雞肉鮮嫩,一頓下來才不過100米,(土雞是12元一斤)卻至今齒間留香,揮之不去。四斤多重的土雞我們沒能吃了,讓老板娘放在冰箱裡,第二天早上給我們下雞湯面.
老板娘的賓館剛建不久,造價60萬元,當天整個賓館就我們四人.老板娘的一個兒子在上海某區人大工作,是部隊轉業分到那的,小兒子在家開旅館,養了兩個兒子,第二個才四個多月,被罰款6萬元.徐大哥用他那心愛的T9數碼相機給老板娘與她可愛的孫子拍了照,並答應給他們寄去。聽徐大哥講,他每次出去給人拍照後,都踐約將照片寄給人家的。今年5月我與徐大哥一家人到浙閩旅游,在戴蒞老家,徐大哥就幫老戴的鄰居,我們的一日房東拍了照,並寄了過去,那老太感激不已,連聲在電話裡道謝,叫我們以後或朋友再去玩,住她家。人與人之間講的就是情感和信用,現在的社會缺的就是這點。
D2(8月22日上午08:00分)一晚的充足睡眠後,我們吃了雞湯面後(3元一碗),繼續昨日未完成的游程,先去了四明山鎮的鎮東廊橋(清代所建)。當我們到達那的時候,已經看見好些鎮民在橋上休憩、玩樂,那橋古色古香的確很有特色。接著就去據說是四明山森林公園裡風景最美的地方——鵓鴣岩,在;路上又見到那部富康車還停在原來的山路邊,真是奇怪,徐大哥停車下去看了看,車內沒有什麼異常情況,但兩天了,一直停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總有點不正常。
鵓鴣岩水簾洞有中國水簾洞之最稱號,在仰天湖西北的茂密山林處的一峭壁下。門口有一售票的女子,我們說昨天買過了,但徐大哥一下子找不到昨天的票了,經過商量,那女子也就讓我們進去了.我們根據“6944”的箭頭,沿一條大的機耕路向下走,走過一片竹林,一路的石階往下,大約半小時左右到了鵓鴣岩的瀑布下。瀑布氣勢並不雄壯,只有走到了瀑布後的石洞才感覺有些涼爽,我們多少有些失望。這時若若突然發現清澈及膝的水潭裡竟游動著許多小魚,他欣喜萬分,俯身去潭中捕撈,無奈魚兒身手敏捷,即便我們三個大人一旁鼎立相助仍無濟於事。我們只好坐在一邊的石塊上休息片刻,若若卻不肯放棄,他想了個辦法讓娘娘給他個塑料袋去兜,忽然聽到他大:“抓到了,抓到了,我抓到小魚了!”若若成功了!果然在他手裡的袋子裡,一條小魚正歡快地游著,而若若驚喜的叫聲響徹了整個山谷,真可謂有志者事竟成,小若若可真不簡單啊!若若爸爸趕忙用一個飲料瓶把魚裝了進去,還在瓶旁鑿了幾個洞可以透氣.整個景區就我們四人。我們漫步在樹陰從中,不時見有蛇游過。於是徐大個折了個樹枝給我,如遇到蛇可做驅趕。當我們回到售票處,只見百無聊賴的那女子躺在竹椅上,一個上午沒一個游客.。為了讓我們幾個節約體力,徐大哥和那女子商量把車從山上開下來,路很小也很陡峭,很難掉頭。那女子說,車翻掉,我不管的,你們自己負責啊.徐大哥的技術沒什麼問題,在大家的指揮下,在極小的路上車掉過頭來.我們雀耀歡呼的上了車,要知道此時少走一步也好的,何況上去還要走上一段.
捧著心愛的小魚,我們又來到了昨天經過的水庫旁,准備與青山綠水來一次最親密的接觸。峻峭的青山,開闊的兩岸,波光粼粼的水面帆,呈現出雄偉的風姿和俊美的面容。附近采石常的工人都去吃飯了,一個人沒有四周靜悄悄的。我們站在那兒,望著寬闊的水面,呼吸著微風挾帶的甜絲絲的水味,感到無比的舒暢。徐大哥第一個下水,奮力向前游去。他時而側游,時而仰游,時而自由游,變換著各種游泳姿勢。望著他矯健修長的體魄和瀟灑的游姿,我不禁贊嘆不已。這時若若也憋不住了,學著爸爸的樣一鼓作氣投進了綠水的懷抱,在水中盡情地嬉戲玩耍,真是“虎父無犬子”哦,我在一邊一個勁地按快門,留下這些精彩的畫面。
在四明山鎮見到有剛從地裡摘下來的西瓜,我們買了幾個,這時坐在碧波青水旁,一邊吃著西瓜;一邊戲水,別提心情有多舒暢了。西瓜香甜無比。
上了岸,水面又恢復了平靜,泛著細碎的銀光,我們前往大嵐鎮的“丹山赤水”景區。景區以自然風光、小村古鎮相融合,特別以柿林古村為核心,可是門票惡貴,50米一張呢。由於此次外出,我沒有帶旅游鞋,聽說要爬山,就在小店裡租了一雙爬山鞋,買一雙8元,租4元,買一雙沒意思,到上海沒用的,幸虧有了這雙鞋,否則像上午在鵓鴣洞穿的是高跟涼鞋,腳都走疼了。
在門口有個農婦叫我們到她的飯店去吃飯,看看面像還算和善,就和她一起走進柿林村落,看見了許多磚木結構的老房子,有些還是兩層的樓房,彎彎曲曲的屋間小弄都是水泥鋪就,清清爽爽,一塵不染。我們吃飯的這家飯店叫柿波飯店,廚房餐廳都非常干淨,我們點了些農家菜,都是新鮮的素菜,有油悶茄子,番茄抄蛋,青菜、拌野菜,味道不錯,尤其是茄子。用餐完畢,在老板娘的指引下,我們穿過柿林村就來到丹山赤水風景區了。踏著古樸的石階,沿著古道,一直走到赤水橋。站在赤水橋上,迎面而來是呈褐色一片的如刀削斧劈般的懸崖峭壁,陡峭如屏,下臨深澗。溪澗裡還上橫跨一座高大的古老石拱橋,古橋中央鐫刻"赤水橋"三字。抬頭眺望,崖壁上有古人摩崖石刻"丹山赤水",我們紛紛留影紀念。時間關系我們沒有繼續向山裡走去,掉頭回村,沿途又觀賞了八卦亭,風涼洞。一路上,聽著小蟲在石縫和草叢中的鳴唱,看著山溪跌落在岩石上的潺潺流水,享受著大自然帶來的寧靜和撫慰……尤其是風涼洞最有特色了,我們當時到了指示牌,可怎麼都找不到洞,見一老婦人來,問她,才知道就是幾個小山縫,正當我們疑惑時,老婦人說,你們把走進山縫,會有陣陣涼風吹來的,一試果然如此,若若就一直把頭貼在山縫邊,享受著陣陣清涼。我們奇怪,這風是從那裡吹來的。
根據網上的介紹,我們來到村中的一口有600歲歷史的同心井,清澈見底,涼爽至極,聽村民介紹水滿預示天晴,水淺預示落雨,小若若見井水清澈,趕緊用可樂瓶盛了慢慢的一瓶說帶回上海讓媽媽和外婆外公嘗嘗。我們幾個都嘗了一口,果然沁人心肺。
下午2:30,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四明山景區,驅車向余姚方向,准備上高速回上海。一路是山清、水秀、谷幽、岩奇。尤其是層層茶樹形成的梯田,波瀾起伏,秀美壯觀。5:30,我們回到上海,整段行程來回恰巧700公裡。
品味著與群山綠屏徘徊共舞,與碧波青水親密接觸的兩天,我深深感悟到旅途中的每一處景色同樣精彩絕倫,其實原本美麗就在於發現,視覺也好、聽覺也罷。
Xujianzhongshiqi
2006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