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回想

作者: 窮搖

導讀瀘沽湖名氣大極了。名氣大主要是“女兒國”的傳說,也就是走婚這個概念給人的想入非非。其實很簡單,把摩梭人的走婚想成普通結婚就可以了,只不過夫妻不另成家,丈夫每晚回自家不留宿而已。當然,他真要留宿誰也攔不住。既然男子都回家,那麼孩子自然給老婆和孩子舅舅養,自己家裡也有姐妹的孩子要共同養育。男女雙方各自住在自己母親的大家庭裡,孩子歸女方 ...

瀘沽湖名氣大極了。名氣大主要是“女兒國”的傳說,也就是走婚這個概念給人的想入非非。其實很簡單,把摩梭人的走婚想成普通結婚就可以了,只不過夫妻不另成家,丈夫每晚回自家不留宿而已。當然,他真要留宿誰也攔不住。既然男子都回家,那麼孩子自然給老婆和孩子舅舅養,自己家裡也有姐妹的孩子要共同養育。男女雙方各自住在自己母親的大家庭裡,孩子歸女方,這不就是女兒國嗎。因為“走婚”的這個“走”字聽起來很隨意、很自在,有拔腿就走的錯覺,好像很吸引某些人呢。 所以,真到瀘沽湖,絕對不是看走婚去的,也看不見。如果你不但看見了,或者也“走”了,那就是參加了旅游項目,和嫖娼意思相近。

瀘沽湖很美,那就足夠了。

到雲南旅游的人十之八九會去麗江,到麗江了,十之八九的人會去瀘沽湖。他們從麗江出發,往寧蒗縣方向進發,區區三百公裡車行七個多小時方能到達,路途十分艱辛。車子上山一程下山一程,一程又一程,一彎又一彎,山高路差,仿佛在登天梯。萬分驚險的路卻仿佛要無限地蜿蜒曲折下去,令人覺得好像走上了不歸之路。不過非常值得,中途觀金沙江岸的雄偉景色,不亞於在虎跳峽的感受。其實要是專程去瀘沽湖的話,應該從四川走,瀘沽湖的一半在四川境內,屬於涼山州的鹽源縣,瀘沽湖鎮也在那裡。況且從鹽源到瀘沽湖不要門票呀。

一般來說旅行者選擇的住宿地點都是在大落水村。導游會告訴你,在落水一能看湖,二可看木楞子房和四合院,三方便乘豬槽船游湖島,四可以在風情路上領略摩梭風情,最重要的是幸運的話能夠嘗試到神秘的走婚。我不是來體會這些的,所以我選擇去裡格島。

裡格島位於獅子山下,是瀘沽湖北緣海灣內一個美麗的海堤連島,三面環水,一條毛石小路與海堤相通,環境十分幽靜。島上住有十多戶摩梭人家,有光陰客棧、摩梭往事,還有傳說帥哥扎西的“裡格島扎西家”可以入住,古老的術楞子房,都沿島而築,大部分房間是“海景房”,開窗即可垂釣,悠然如在仙境,特別適合背包族。這比在落水村參加什麼篝火晚會、看似是而非的走婚秀有趣多了。

真正的瀘沽湖不是你一、兩天可以領悟的。游客的作法多半是當天來,第二天走;既然住在裡格,那麼環湖徒步才是上選。

從裡格出發,往四川方向走。不要走車路,延湖邊走小路。小路也許會消失,那就往上返回大路,只要你能看見湖就不會迷失,四十分鐘到達尼賽村。沿途一邊是山,一邊是湖,何等愜意。在裡格村到尼賽的第一個埡口,可以回拍裡格半島全景、尼賽著名的情人樹、尼賽灣和鳥島;再看湖面,感覺可以用驚艷來形容,在藍天白雲的掩映下,那如海水般湛藍的湖水,在微風輕撫中,波光粼粼。蕩漾在湖面上的豬槽船和岸邊淌出的陣陣歌聲與依湖而築的古老民居,構築了一幅夢幻桃花園。有纜車直通獅子山頂,那就不必乘坐了吧;在徒步中時而走走山路也一樣體會到山上觀湖的感受的。

過了尼賽半小時可到小落水村,出村有棵樹,就是雲南和四川邊界線。楊二車娜姆家過邊界就是,大概我來的時節不是汪季吧,這個摩梭文化大使家的院落冷冷清清,往裡看不見有人。十分鐘後到達大魚出水口,傳說這裡是瀘沽湖水源發源地。

再往下走就是大嘴村了,幾個小時後可以走到瀘沽湖鎮乃至草海。

回想我的經歷是,當時在大魚出水口遇見一個當地人,騎著摩托車路過,干脆就坐他車繼續旅程了。過了沽湖鎮他指給我看瀘沽湖末代王妃肖淑明家,我只是覺得草海的風光非常漂亮;據說一年四季所呈現出來的景致又各不相同,夏季有很多的魚種和牛蛙,冬季這裡是各種野鴨和候鳥棲息的天地。我去的時候是五月,眼前一片的綠。

我離開瀘沽湖半年後,一個朋友被我教唆著也去了。她去的時候,裡格島已面目全非,說是為了更好的統一規劃與保護環境,裡格島都在大搬遷,成了一個大工地。就算以後裡格重建得富麗堂皇,我看到的美好只能成為回憶了。



(幾個小時後,終於看見瀘沽湖了)



(在裡務比島上看大落水村)



(海景房)



(草海走婚橋)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