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5-2 微風、晴 16ºC-36ºC
6:00被手機的鬧鈴聲叫醒,我倆以前所未有的姿態一下就坐起,雖然班車的發車時間是7:00,但考慮到昨晚滿世界找車前往榕江的驢友們,我倆一致認為有必要趕個早。6:30收拾停當,退房,客棧的老板是個很和藹的老人,昨天付房費的時候也沒有要押金,只是囑咐我們臨走別忘了把房門鑰匙還給他。
清晨的苗寨還很安靜,只有早餐炸油條的嗞嗞聲和米粉店飄出的香味,路邊稀稀落落有賣菜的農婦和賣肉的壯漢。當老公還在對米粉店的辣子贊不絕口的時候,我們作為最令人羨慕的一車人,在眾多驢友的目送下出發了。不知是否是早晨清新的空氣起了作用,回程的速度加快了,我們8:45就到了雷山,向榕江前行。雷山到榕江是柏油的一級公路,雖然前幾天並沒有下雨,但不少路段還是有小面積的塌方。車又行2個小時左右到了永樂,此處位於雷山和榕江的中間,商鋪、店家人頭攢動,相當繁華,更有一所相當規模的學校,數排的教學樓、教師宿舍和學生宿舍,令我們贊嘆不已。再往前就會發現有一苗寨正在大興土木,結合中國地理雜志上的報道,推斷是曾遭受火災的“巨洞”,經司機確認如是。火災發生在江對岸,但現在有不少人搬遷過江,從而呈現江兩岸都在新建吊腳樓的繁忙景像。面對著這一汪江水,卻會遭受如此嚴重的火災,此間的啼笑皆非令人回味,不得不佩服山西王家大院的未雨綢繆,同樣是木質結構,可卻沒有相鄰的水源,所以每個宅院裡都備有個大水缸,用以雨天蓄水以備不時之需,古語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12:10我們准時到達了榕江,榕江是連接從江、黎平以及整個凱裡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縣城裡的都柳江邊種植著許多高大的榕樹,榕江因此而得名。因早餐比較匆忙,所以下車後趕緊落實我們的午飯,車站對面的一家魚鋪引起了我們的關注。相傳在遠古的時候,苗嶺山上居住著一位叫阿哪的姑娘,不僅長得貌美,能歌善舞,且能釀制美酒,該酒有幽蘭之香,清如山泉。方圓幾百裡小伙子們都來求愛,凡來求愛者,姑娘就斟上一碗自己釀的美酒,不被中意者吃了這碗酒,只覺其味甚酸,心裡透涼,但又不願離去,當夜幕臨近,蘆笙悠悠,山歌陣陣,小伙子們房前屋後用山歌呼喚著姑娘來相會,姑娘就只好隔籬唱著:“酸溜溜的湯喲,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喲聽妹來溫暖;三月檳榔不結果,九月蘭草無芳香,有情山泉變美酒,無情美酒變酸湯……”。據說新八大菜系加入了原來名不見經傳的貴州菜系,其主要原因就是酸,而酸湯魚作為其中的典型菜品令我仰慕已久,而這家魚鋪正是主營酸湯魚。酸湯魚的作法並不復雜,先在鍋中起湯,加入本地特產經過糟制的辣椒,再借蕃茄烹出自然的酸湯,然後將清洗後的活魚下鍋。這裡有的一說的是魚的清洗,先將魚去鱗洗淨,然後自尾部起刀,沿魚背下刀,將魚內髒取出先下鍋,然後快刀將魚切塊,即刻入鍋,此過程中再無水洗,全部鮮香均入鍋中。起鍋前放入切塊的豆腐,然後裝入小鍋內,以火鍋的形式上桌,同時還隨贈一份生的蔬菜,在魚湯中燙著吃即可。有一數據表明:凱裡本地居民長壽人口居全國之首,為這酸湯魚的營養價值作了絕好的應證。在36ºC的高溫下,且沒有空調僅風扇的條件下吃火鍋,我還是頭一次,但經不住那美味的誘惑,我們甩開膀子--吃啊,滿頭滿臉的汗都顧不上了,此刻的感受真是難於言表啊!滿滿一鍋酸湯魚一下就見了底,我怕辣又貪吃,只好借著飯去辣,不知不覺兩大碗飯下肚了,真可謂開創歷史新高。兩人午餐合計RMB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