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從沒想要寫一篇游記,但那天回一個網友的貼子寫了兩句,就一發不可收拾地寫了下來。
我們一行八人是五一去的梵淨山,加上第一天的坐火車,一共是用了六天,但中間有一天是可以節省出來的,為了給朋友們一個更准確的信息,就用五日游做了標題。到梵淨山是大家挑選出來的,原則大約就是找人少的而且又便宜的地方,有點DIY的精神。我很喜歡一起出游的朋友們,隊長徐腰花兒、老大、山歌好唱口難開、曹老么、唐老鴨、狗熊、小劉,還有我,候子。這一路非常的開心,希望能再找個機會大家再聚一聚。
第一天:
天氣溫和。
我趕了老長的一段路於5點前到達鑫樂影院集合地,當隊長到的時候才知道坐在我旁邊的兩個就是曹老么和唐老鴨。到菜園壩乘到上海的73次列車到貴州玉屏站,大概是下午6點過開車。硬臥車票在200元左右,非常寬松,很多鋪位沒人。晚上打雙摳打到乘務員前來阻止。
第二天:
晴。
上午10點左右到達玉屏。下車後繞出這個破朽的車站,車站背後就是‘主干道’,還有一個停車的壩子(大概還不能叫停車場),有兩種方式供你選擇:一是包車直達梵淨山山門,這得看你的口才,一般私車只到銅仁,頂多到江口,而銅仁到江口還有三十幾公裡,江口離梵淨山山門又還有20公裡吧,我記不清了,車費(到山門)一個人45-50元(貴州什麼都便宜,就是坐車貴),但這裡的車不管是國有的還是私有的都是要等足了人才走,不過國度節去的話,下車的不會只有你們幾個,這是快的一種選擇;第二個選擇是先找個路邊店坐下點菜,打打撲克,先填飽肚子再坐下午2點的‘正宗’梵淨山旅游車(據說這種車是旅游局的,只有三輛,呵呵,這一路上有待完善的設施真是太多了),我們就是坐的這種車。玉屏到銅仁的路路況極差,很多地方在修路,我們還在湖南的境內繞了一圈,當心你的屁股,哈哈;過了銅仁一下子從土路變成了水泥路,路面雖不寬,但干淨清爽,依山傍水,很有味道,一路沿著錦江旖旎的風光前進,就像是在國外的一條美麗的鄉間公路上奔馳,所有的勞頓隨之而去,這樣的反差會給你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o^。像錦江這樣如此清麗的江是不多見的,明淨,平和,秀美而脫俗。脫光光在水中嬉戲的兒女們叫什麼,我們的隊長稱之為‘江豚’,嘿嘿,錦江中時不時都可以看到白花花的‘江豚’,甚至在快到山門時路邊一條不大的河中都有。我努力從車窗向江中搜索,希望可以像董永一樣看到七仙女,這樣的情景在晚上倒是發生了,呵呵。
到了山門已是快8點了,山門外有一大堆宿營地,基本上都是小賓館,總共也只能入住兩千人左右,一個人一晚才20元,便宜吧?呵呵,還有更好的,下邊的才是精華。因為五一&國慶去的人相對要多些,你又是晚上才到,住宿已沒有保障。幾個MM們不堪忍受前半段旅程帶來的一頭黃沙,下車便去洗頭。因為是男人嘛,找個安身之處是分內之事,我們立即兵分兩路,隊長和老大兩兄弟往山門方向走,我和狗熊往來路搜尋,在我倆對15元/人的價格在一間會議室就寢不滿時,手機裡隊長用一種興奮得發顫的聲音傳來了一個價格:5元/人,我倆立刻返回--就算是山洞也值啊!
到了目的地,原來是在山門裡邊的一戶山民,剛好在梵淨山牌坊那兒,我們以六十多元的價格周到地慰勞了肚子,包括12元/斤的地道的腊肉(淳樸可愛周到熱情的山民自已家做的,非市井之中的危險品可相提並論的),然後向這位老鄉請教,詳細制定了後邊的行程路線:明天上山,後天看日出並下山至印江,可能的話當天再趕到沿河,最後一天游烏江畫廊到涪陵再轉乘大巴回重慶。制定完行程,順路前行150米過一索橋,到了山溪對面的一個稱之為廟子的小樓,樓旁有一尊樂呵呵的彌勒佛,這就是住的地方,木樓還是竹樓晚上沒注意,木床倒是看清了。背後青山隱隱,樓前溪水潺潺,頭頂一彎新月朦朧,空氣中充斥著負氧離子,清新而涼爽。放下背包,拿上洗簌用品,踏上月色,沿著這明淨的小路再回到老鄉那裡喝杯茶去,因為只有他家裡才有熱水。四仙女中有一路痛苦地狂叫著要洗澡的人按奈不住這溪水的誘惑,可惜天上不是滿月,我想看,可是肯定看不清,這董永看來只有在夢裡做了,哈哈。
順便提一下,在銅仁或江口鎮住宿的機會比在山門前當然多很多,但如果你運氣好的話,像我們一樣,你會有一種在世外桃園享受了一晚的留戀。我們後來下山時碰到了銅仁地區旅游局的局長,他說正在加大梵淨山的宣傳和開發。朋友們可以在網上查一查,看看可否找到一個可以訂住的地方。另外,如果你的時間允許,可以讓老鄉當向導帶你去游玩旁邊的一座山,叫鳳凰山,是原始森林,最高峰比梵淨山還高。據他說運氣好的話可以看到珍希的黔金絲猴,不過你得具備足夠的能量,因為兩天內爬兩座高山,不累死也得暈過去:)
第三天:
陰睛無定,山中的氣像狀況宛如姑娘的臉,雲霧飄渺。
好不容易在天亮前快夢到七仙女了,卻又被姑娘們從門外給敲醒了。提了毛巾衝向澗水,透骨地涼,頓時發現自已不是董永。
在老鄉家享受了豐盛的早餐後租了輛小面包沿著那條漂亮的小路一路向上到達非得用腳的地方停下,於8:15分開始征服這號稱八千梯的山路。在前一千梯人特別多,因為大多數人都是八點前就開始上山的,不乏白發之人,雙雙相攜而攀,令人倍感人生的美麗。我雖然體格不能同施瓦辛格相比,但由於愛好足球體力還是被提升到了一個不錯的水平,不斷地超越前行的人讓我很有快感。在1200百梯當我們剛甩掉大部分上山的人馬時,曹老么由於跟不上步伐希裡糊塗地倒在了滑竿上。我則奮勇前進,在3600梯也累得坐下來等著他們。乖乖,山上的東西果然貴,一瓶娃哈哈的水要了我5個大洋。太陽也出來了,爬得汗流夾背的我在這半山的小店的屋檐下的躺椅上透著清涼的山風啜著娃哈哈,怎一個爽字了得^o^
大部隊跟上來了,繼續前進。在4000梯又有一店家,我驚喜地發現他們用白色的塑料管引山泉來做飯,一問,被告知滿山的人都是用山泉,早知如此,我干嘛還用五個大洋買娃哈哈,在剛才那兒灌瓶子不就得了:(
用山泉填充所有的瓶子,再用它刷新了臉和脖子,又上路。八千梯一路上山其實沒有幾處很好的風景,這一段卻有幾棵路邊的老樹,高大挺拔,在陽光映襯下,老枝新葉,郁郁蔥蔥,絕對是進快門的好材料。
在這一高度我們幾乎碰不到上山的人了,倒是有不少下山的人。我埋頭向上,全不理會剛才鏡頭中癱座在老樹下的狗熊。小劉體能簡直可以趕超我了,走了這麼遠居然還能這麼有精神。前進,再前進。
汗如雨,腿開始有灌鉛的感覺。忽然間一雙手把一個什麼東西套在了我脖子上,然後輕輕一牽,我就被幾個苗家女子用這紅線荷包牽進了路邊的一房小屋。連顧左右轉著圈兒地看,外頭兩個不說了,左邊這個還是太醜了,前邊桌對面的似乎又老了點。我隱隱感到不妙,但對面的苗家女子說出來我還是嚇了一跳,她們這種活動類似搶親,姑娘看上的小伙兒用紅頭繩這麼一套,你就去吧。對面的姑娘雙手捧著碗清茶,這叫表示歡迎,然後我看她好像還有好多程序,趕緊叫停,我請她把後邊的程序說給我聽聽就得,她倒好,告訴我別急,一件一件地辦!我不急?我還得趕路呢,路邊的生意,不就是錢嘛,還真是,我們的苗家女子說我脖子上的荷包是我左邊這位姑娘的第一個荷包(我的天,她們一生要用幾個‘第一個’荷包?),苗家人吉祥數是7,就七七四十九塊走人吧。我的媽呀,這樣的荷包加一小杯茶要我49個大洋,比我泡壺峨嵋雪蕊還貴一塊錢,人還這麼醜,不干!准備奪路而逃,不想這位女子卻以非常穩定平靜的口氣說我這樣做是不尊重苗家人的習俗!老天保佑,我正好看到小劉從門前衝過,我像找到了救星一樣衝了出去---我身上沒有足夠的零錢,趕緊請她用10塊錢解救了我,落荒而逃,荷包也沒要了。
出得新娘店,小劉說隊長已經衝到前邊追我去了,因為聽說山頂的住宿比較緊,擔心我們前頭還有體能更好的先頭部隊占據掉有利位置,隊長准備和我加大功率先衝上山頂訂個好住處,睡個好覺是必要的嘛。我一聽,將外套在腰間一栓,拍屁股就追隊長去了。在新娘店還是有好處的,起碼讓我的腿腳充分地休息了一下,現在感覺很有力量,不過這樣的感覺只持續了五分鐘。
終於追上隊長了,和我一樣,都上氣不接下氣。下山的人一撥接一撥的,我們第一次問一位下山的中年人到山頂還有多久,他看了看我們,說你們體力好,還需要一個多小時吧;20分鐘後我們問一個學生,就說只有半小時了,我們頓感信心在膨脹;又過了幾分鐘一個年青人說只需20分鐘就到了,再過10分鐘一個小孩指著後邊的一片杜鵑花樹林說轉過去就看得到住的地方了!這就叫神奇。我們把那個中年人的一個多小時壓縮到40分鐘,從上山的8:15到現在的11:50,我和隊長充當的的先頭部隊只用了兩個半小時多點的時間,還算滿意,其實最後所有的人都到齊了也沒有用到三小時,我們應該是當天第一批到達的才對。最後的這幾十步石階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台階盡頭的人們在向你友好地招手加油,可是腿卻在發顫,快不聽使喚了,腦袋發脹,身上在流汗,心中卻癢著想邁過那最後的一步石階,癢得簡直要從心裡伸出爪子來。等過了最後一階,回望腳下的青山深谷,大口喘吸著高山上帶著靈氣的空氣,渾身都仿佛融入了這一片天地中,要升天了。
其實這時候只是第一個能住店的地方,這裡只提供帳篷,如果天氣好,你又不怕冷,這裡倒不失為看日出的一個好地方,因為他的帳篷都在兩座平房頂上。這裡離真正有客房的鎮國寺還有一段不近不遠的上山路。我和隊長保險起見,先訂下了4 頂帳篷,每頂50元,還有100元的押金吧。然後我倆再次上路,往鎮國寺而去,搜索更理想的宿營地。而在那裡果真找到了更好的,老大上來後,又獨自去晃悠了一圈,在鎮國寺對門的一家客棧找到了我們最終的窩,先前的房就退了,帳篷店家卻不退,讓我們下午4點左右再到他那兒去轉手賣掉,只好如此了。住的這家客棧只有那一間房是好的,九個床位,其他的都被分成了鴿子籠,還彌漫著嗆人的煤油味。如果你出門都住的星級賓館,那麼鎮國寺這兒你得有思想准備。
點了飯菜,打撲克吹牛喝水抽煙歇氣講笑話,充分享受征服高山的樂趣。背後在雲遮霧罩中隱現的那根擎天柱就是梵淨山金頂,以它為背景來一張吧,這兒可以拍下它的全景。一個盤子端上來了,八雙筷子伸過去了,它就基本上快空了。這裡的青椒非常的棒,他們叫做泥鰍海椒,很適合重慶人的口味,腊肉也不錯,甚至還有野豬肉,不過太貴,我們沒要。
酒足飯飽,在小窩裡休整了一下,我們開始攀登金頂。
金頂是八千梯的最後一段,有三百多級石梯,其實最後到頂了也沒八千梯,大約只有7900梯。金頂很特別,整個金頂就是一根巨大的石柱,衝天而起,在下邊仰望,你很擔心它會不會倒下來,更奇的是在快到頂峰的五分之一處被一裂縫整齊地劈成了對稱的左右兩個半柱,當地人傳說這是後羿還是哪路神仙一劍劈出來的,你不得不信三分,因為天地真的這麼神妙,可以這麼精妙地用只有一人多寬卻又那麼深地一條縫將它給分成兩半?這最後的幾百梯就是在這個險峻的石柱上鑿出來的,盤柱而上,最後在那條石縫中穿過到峰頂,兩個半柱用一座石橋連在一起,一邊一座石廟,這大概是整個貴州離天最近的廟了,趕快丟兩個香錢一邊拜一拜,請菩薩保佑你發點橫財吧。提醒:心髒有問題的人不要爬金頂,整條路上都可以聽見尖叫。山中十裡不同天,上午上山時還有太陽,現在你的四周全是雲霧,從峰頂向下望,茫茫然一片,什麼都看不見,迎面天風徐來,當真要乘風升天而去了,這個地方忽然讓我想到了裡的飄渺峰。隊長正吹噓在黃山見到一和尚在峰頂的護欄上坐著打瞌睡,我們轉過身就見到那邊廟子裡那個小和尚駕輕就熟地一躍坐在了護攔上,他下邊的雲霧中隱隱傳來上金頂的人們顫顫矜矜的聲音,我們驚奇得哈哈大笑。
下了金頂,我們又上了金頂對面的蘑菇岩景區。這一邊的海拔比不上金頂,坡度也相差好幾個級別,但是這邊的風景卻是最好的,一個大大的緩坡上沒有高大的植物,遍布高山小灌木林和低矮的冷竹,雲氣夾著水氣過山風一樣掠過山坡,汗水打濕了的背心現在讓人感到一些涼意,等到了山頂,卻又沒風沒霧了。狗熊脫去上衣,頓時成了山頂上唯一半裸而行的人。我叫他狗毛兒,他叫我猴猴兒,曹老么和唐老鴨對這樣的稱呼顯然感到有趣,什麼狗兒狗兒的。我覺得狗熊這模樣有點酷,於是就有了幾張肥肥的狗熊照。山頂的岩石非常漂亮,與這裡翠綠的深谷和翠綠從中綻放的杜鵑搭配得格外協調。我們踩著風化下來的碎石下到一塊突出的石頭上,這裡向上可拍奇石,向下可拍幽谷。我們排理列組合般地拍來拍去,最後發現唱山歌的人沒下來,等上去的時候發現她一個人坐在一塊大石頭上歪著腦袋,兩手托腮,半張著嘴,一動不動地正呼呼呢。這樣也能睡,呵呵,造型倒也真是新穎別致,於是兩部相機n張特寫就把這個經典造型給記錄了下來。
回到客店,倒真是感到累了,於是想倒下的倒下,想娛樂的娛樂。忽然記起上午訂的帳篷還沒完事兒,趕緊去搞定這事兒,很順利,搶著要,票都被一毛手毛腳的家伙搶成了兩半兒,但我們還是很友好地原價轉讓。嗨,干嘛沒有翻他兩翻,肯定一樣搶手,這樣不就可以大大地補貼一下路費了嘛,唉,我悔,我痛,我該打!
晚上9點多就洗簌了,回到客房卻又被連篇累牘的笑話折磨得無法睡去,反倒越來越興奮,最後在笑話中我們杜撰了梵淨山另一景---兩座崖,成了典故,而且創立了我們兩座崖協會的會標:兩手呈爪狀向上托出。我們都沒游過兩座崖,相信你也沒法游玩。
第四天:
雨轉睛,山裡的天就是不一樣。
昨晚好像真成了董永夢到了七仙女,卻還沒夢到游兩座崖,很是遺憾,於是一早醒來,在大家說要下山了快想想還有哪裡沒去時,我告訴他們還有兩座崖沒去,這樣就又笑倒了一片。
運氣不太好,沒法看日出。
早餐時下起了瓢潑大雨,二十米開外鎮國寺的廟頂都快不見了。只有等下去了。這是比較沉悶的一段時間。
在不到10點時雨終於小了。我們背上背包,沿蘑菇岩下邊深谷中的一條山道下山,向護國寺而去。
身邊的樹叢倒是很清楚,透過樹從向外望就是白茫茫的了,不知道是深淵還是平緩的山坡。間或有幾聲鳥叫從白茫茫中傳出,好像距離很近。轉過一處山崖,我們見到了一條大大的蚯蚓,壯得簡直可以把蟮魚打翻在地。
因為還想在到達印江後趕往沿河,所以下山的速度比較快。山路基本上都是粗糙的花崗岩,並不滑,但我仍摔了一跤,好在手中有把傘,傘把在岩面和手掌間充當了保護層,使我的手掌得以幸免於難,但我的傘卻英勇掛彩。
雖然天氣不好,但仍可以發現這一面的山路比昨天上山的那一條風景要好,路邊的有些松樹居然和黃山的一個調調,看上去就舒服。
因為有女孩子,所以不能張口就‘我要撒尿’‘我要小便’,隊長把小解叫唱山歌,大的嘛,就只好叫跳搖滾了。好在一路上只有唱山歌的,沒有跳搖滾的,並沒耽擱多少時間。
過泥鰍背,穿黑森林。。。一路順暢地到了山下一處房屋,卻還沒到護國寺。在這裡碰到了那個旅游局長,吹了會兒牛,歇了一下腳。打聽到從這裡到印江的車還早呢,而且一定會從護國寺過,但護國寺的車或許會多些。於是我們又沿著大路衝向護國寺。後來發現之字型的盤山路中有一條小路,幾乎就是之字型的中軸線,於是全體人員又穿行在一片青翠中。這下可就是青石板雜著黃泥路了,很滑,這一滑不要僅,滑出了個‘滑英雄’,當然非曹老么莫屬,一路上不斷的笑聲中就見這位英雄也不斷地用自已的屁股試探地表的硬度,我看著都覺得我的屁股痛了。這時候太陽卻出來了,剛才還帶著霧氣的青翠一下子明快起來,滿目清亮。
到了護國寺,發現只是還在重修的幾幢破房子,旁邊已經有農家梯田了,快出山了。在水田旁邊的一大塊濕漉漉的草地上我們找到了一片紅杜鵑,非常漂亮,膠卷還多,於是又來了排列組合,還有張曹老么包四爺的經典。唱山歌的人倒好,一身黑,卻扎了條紅頭繩,手裡還捧了一大把紅杜鵑---嘻嘻,妖艷。
到印江的車壞了,不走了,我們只好再向山下走去,不過還好,包到一輛長安小面包,八個人就像鴨棚裡的鴨子一樣擠進了車,可憐和我們同行下山的一位打工的印江老鄉,真是沒法子帶上他了,老大趕快祈禱加懺悔,不是我不願意,只是你要進來這車子就沒法抗拒。。。
到了印江,已沒時間再趕往沿河了,因為過烏江的車渡在晚上8點就收班了,我們沒辦法在8點前趕到渡口。朋友們請注意,如果你也走這條路,那麼保險起見一定得在4點前到達印江才可能趕到沿河,從沿河到涪陵的快艇是上午9點,所以這樣提前幾個小時就可以節省時一天的時間,否則和我們一樣,弟二天到沿河時,船早就開了,又得挨一天。
在印江可以買梵淨山茶廠的綠茶,注意是在茶廠的銷售門市買,不是個體店。我對茶沒有太多的研究,不好妄加評論,但從我親身感受來說我覺得很不錯。這裡有上好的清明才出的梵淨山翠芽,不過一斤得兩百多個大洋,而且老板最多只給八折,我們只好作罷,轉而買八塊錢一大袋的那種綠茶,大概是半斤裝吧,後來我發現這種茶相對它的價格來說真是好得不得了,我拿了半袋到辦公室,成了搶手貨,而且大家怨聲載道,質問為何沒多帶些回來。很多綠茶多喝一點腸胃會有被洗得沒有油水的感覺,而且沒有食欲,但是梵淨山的茶沒有給我這種不良反應,當然淳厚的茶香是肯定少不了的,感覺非常地棒,遠比這裡商店中十幾個大洋50克一袋的所謂的什麼龍井之類好多了。
第五天
陰。一路上小雨蒙蒙,山路一點都不好走。
這一天從游覽的角度來說是被浪費了的一天。我們開頭並不知道車渡及沿河的快艇開船時間,打電話也查不到,只有印江的當地人說了個錯誤的答案,上午10點和下午某時各一班,後來到沿河一直問到船上才真正弄了個明白。
我們的班車直到中午12點才出發,在貴州東部崎嶇的山路上一直搖晃了4個小時才到達90公裡外的沿河。
沿河是烏江邊上的一個縣城,依山而建,大概能夠算是烏江天險的一個軍事要衝。當晚進駐據說是縣大老爺才入住的賓館,結果是一樓的標間25元/人,呵呵,真是出乎意料,只是設備不太好,比如衛生間的大理石台少了個角,馬桶閥門好像也有問題。
在用60元掃蕩了只有羊肚的羊雜湯鍋後,回到住地開始了這次出游的最佳大獎評選,最佳滑英雄獎是非曹老么莫屬的,有個最佳創意獎吧,那肯定是唱山歌的人得了,好像還蟬聯了個最佳暴露獎,徐腰花是最佳笑話獎吧,其他的我都記不起來了,連我自已得的什麼獎都忘掉了,看來天生命賤,只能給他人做嫁衣裳。
第六天
好天氣,山頂上有一抹雲。
早早起床,吃了這幾天來最好的一頓早餐,准時到船上。
烏江畫廊有長江三峽的氣度,也有大寧河小三峽的韻味,值得一游。而且你的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在龔灘下船,在這個小小古鎮上充分領略一下秀美淳樸的風土人情。其實在這一路下來,就數在龔灘上下的人最多。對龔灘不熟,但從這裡為數不少的上下游人,我斷定這裡是個不錯的地方。
順江而下,風景如畫,只是我的攝影技術還有待提高,在後來的照片中,除了幾幅兩座山崖的景色外,我實在難以找到兩張印像中的畫面。
呵呵,整個兒游程就是這樣,開心又自在。去那裡的人遠遠不能同熱門景點相比,而且相當便宜,我們所有的費用平均下來一個人只有797元。
非常希望和朋友們再聚一聚,狗熊去了深圳,當我們大塊奪魚時,就讓他流口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