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1999年12月1日作出
決定,將中國福建省武夷山作為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
武夷山之最
最古老的書院:紫陽書院
最古老的文物:船棺(3800多年)
最早的石刻:朱熹在六曲題刻“逝者如斯”
最大的石刻:二曲的鏡台
最秀麗的山峰:玉女峰
最大的岩石:曬布岩
最有特色的旅游項目:乘竹筏游九曲
進入五夫鎮,立刻滿眼染綠。
五夫鎮地處武夷山市東南部,原名五夫裡。它始於晉代中期,原
隸屬建陽,迄今1700余年。
這裡自古有“鄒魯淵源”之美稱,歷代名人輩出。相傳早在晉代
即有一蔣姓官五大夫。至唐、宋屆臨鼎盛時期,名人學者雲集。最著
名的有,生長於此的詞人柳永,在此從師就學的理學宗師朱熹。
如今,朱熹舊居紫陽樓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在原址興建的
新建築。最美的是樓前的參天古樟,裡面奇跡般地長著一棵百年樹芝。
門前的半畝方塘已經干涸,但旁邊的紅豆樹還生機盎然。
不遠處是五夫鎮老街。朱熹曾講學的興賢書院就在街心。書院門
樓高聳,構築精制,造型雄偉凝重,蔚為壯觀。
老街民居多為明清建築,古風猶存,酒肆茶樓都隱於雕梁畫棟中,
來往人群和雞鴨豬狗在牌坊間穿梭,讓人恍然不知在人間還是世外。
御茶園 十八道茶藝
元朝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朝廷在九曲溪風景最佳之四曲畔
設立皇家焙茶局,創建御茶園,自此武夷山茶名滿天下。今日御茶園
更是汲取茶文化傳統之精華,開發總結出“功夫茶”的十八道茶藝來。
1 、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2、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3、大彬沐霖,烏龍入宮
4、高山流水,春風拂面
5、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6、玉液回壺,再注甘露
7、關公巡城,韓信點兵
8、龍鳳呈祥,鯉魚翻身
9、捧杯敬茶,眾手傳盅
10、鑒賞雙色,喜聞高香
11、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12、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13、二品雲腴,喉底流甘
14、三斟石乳,蕩氣回腸
15、含英咀華,領悟岩韻
16、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17、名茶探趣,游龍戲水
18、賓主起立,盡杯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