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8/26成都八日游全紀錄:
Day 1:出發
今天,開始了我們八日游的第一天。與LG高高興興的打點妥當上路啦(為了能夠輕松上路,前一晚我可是辛苦工作到了凌晨哦,555)。
到了機場,被告知航班延誤,這可是我們第一次乘坐國航的班機啊。於是,無奈的,在機場等候著,在就是在這兩個小時的光景裡,看到了吃飛餅的印度大媽們,還有高曙光帥哥啊,嘻嘻,不虛此待啊!
到了成都,一路上高速到了成都中國旅行社,感覺延途的風光不咋的,成都的城市建設真的還不行!
簽好合同之後,到了Ctrip上預訂的馬瑞卡金珠快捷酒店,這個感覺叫差呀,還立馬在大堂被蚊子咬了兩個大包,電視機沒有一個頻道是沒有雪花的,於是立馬致電Ctrip重新訂酒店。然後早早上床睡覺為第二天的九寨溝之行做好准備。
Day 2:踏上九寨之旅
五點五十分鬧醒,6:30坐上了九寨之行的汽車。幸虧是第二批被接的客人,所以坐在了第一排,對觀賞旅途風光是大大的有好處的。
一路上,導游為我們介紹羌族、藏族的習俗,簡要概括如下:
·整個路上幾乎都是在四川阿壩洲的土地上前進,而阿壩洲就是我們國寶大熊貓的故鄉;
·四川是中國第二大藏族寄居地,而且更是中國唯一的羌族寄居地;
·在四川,藏傳佛教盛行,轉經筒(必須以逆時針轉)和金幡是每家戶必不可少的;
·藏族:至今仍有著活佛轉世制度(在山巴寺中的方丈就是以活佛轉世找到的);壁畫是特色,多以紅色作底,黃、黑色作畫,圖案及故事均以佛教作為背景;喜生食牛肉,馬茶(古有以茶換馬,“茶馬古道”有此得來)、酥油茶(防曬、增大肺活量及補充維生素,用銅壺以小火慢燉)及青稞酒更是最愛。
·羌族:多居於高原上,所以被稱作“雲朵上的民族”,茂縣多是羌族人。楊貴妃就是羌族人,而更有一種說法說是日本人的祖先也是羌族人,是因為很多日語中的發音與羌族語言很是相似。羌族人有白石崇拜,屋頂的四個角都會做成白色的尖角;房屋多建在半山腰,一方面為躲避戰爭和自然災害,同時也為了發展農業和牧業;羌笛是羌族特有的民族樂器,很講究演奏技巧,對肺活量要求很高。還看了很有羌族特色的樓——碉樓.
·一路上,對川西的山有了進一步認識,多是很荒涼、很貧脊、很陡峭,與常見的浙江之類的山差別很大。有一種震撼的感覺。
·途中還看到了疊溪大地震之後留下的一條綠色的湖泊,綠得逼人。
晚上宿於川主寺的國賓賓館中,海拔達3000米,平時體壯如牛LG似乎有了高原反應,心跳達到了120,我倒是還可以,而以LG的話說:身體越是好的人越容易有高原反應。我們帶來的膨化食品由於低氣壓的作用,一個個都脹得滾圓滾圓的,可愛的不行!
Day3-Day5 精典的九寨、黃龍之旅關鍵詞搜索:
Ø簡介:
九寨和黃龍都是世界自然遺產,具有唯一性及不可再生性。
九寨溝裡共有114個大小高原湖泊,叫“海子”——海的兒子。九寨溝就是看不同的海子,有著“倒影勝實景”、“魚在天上飛、鳥在水中游”的美譽。
Ø九寨溝觀賞路線:
第一天:樹正溝瀑步-老虎海-犀牛海(第二大海子)-長海(第一大海子,海拔高達3100米)-五彩池(最小的海子)-諾日朗瀑布-火花海-雙龍海-蘆葦海-盆景灘
第二天:鏡海(坐最早的觀光車)-原始森林-天鵝海-箭竹海-熊貓海-五花海(被我和LG公認為最美海子)-金鈴海-珍珠灘-珍珠灘瀑布(西游記裡鼎鼎大名的片尾瀑布)-樹正瀑布(再游樹正,感覺Total Different)-樹正群海-公主海-臥龍海-雙龍海-火花海
Ø走進藏家:
在溝內第一天參加的活動,與藏民一起吃酥油茶、青稞酒、烤全羊、高原土豆及青稞餅,一起唱唱跳跳地煞是開心。而更讓我印像深刻的是藏民的鍋莊舞和高吭的歌聲,親耳聽到很是震撼!
Ø黃龍:
去黃龍的路上會經過一段高達4500米的高山,一路上在很險的山路上蜿蜒前行,濃霧、曲折的山路再加上懸崖峭壁旁沒有護欄的路程,真是應了導游的一句話:”你可以選擇不看不聽,但是千萬不要尖叫“。
Ø在九寨的一頓大餐:
在九寨溝的第二天,我們選擇不吃酒店的團餐,而是自己來到了鎮上找吃的。最後在一家“滿江紅”的餐館裡坐定。價格絕對不便宜,點了三個菜,花了76元,而特色菜九寨魚更是貴到我們舍不得點(276元一斤呢)。菜雖然貴,但也是吃得我們津津有味,麻婆豆腐、青椒犛牛柳、油燜茄子,燒得很入味,也讓我這個川妹子經受住了考驗——真是香啊,尤其是花椒的香味!從餐館出來,我們還意猶未盡地找了一家小攤點了一碗雜醬刀削面,真是夠味啊,這味讓我到現在回想起來都是齒郟留香呢!
Ø住的感覺:
在溝內住的實在是不咋的,我們訂的還是豪華團三星級的標准呢,民族飯店裡的房間又停電又限熱水供應,馬桶壞、淋浴器壞,還有一晚睡了個主門上有條大縫的房間呢,無奈只得壓上馬桶蓋做為夜間防盜措施。
黃龍晚上住的茂縣可是幾天來感覺最名副其實的三星級酒店了,24小時供應熱水讓我們欣喜若狂。
習慣了天天起早整理行裝,每每能和LG完美配合高效的整理完准時出發。
ØTips吐血大奉送:
l坐汽車比坐飛機好,理由有三:
1.能循序漸進適應高原氣候,不會在飛機上或一下飛機就相當難受;
2.汽車上能領略藏、羌民族的風俗風情(到一個地方,不僅僅是看當地風光,了解當地民俗也是必不可少的)和西北山脈的嶙峋風光,岷江與疊溪湖的美景更不是坐飛機所能感受到的;
3.價廉,而且不必擔心去九黃機場的飛機誤點(由於是高原上的機場,經常會受到霧的干擾而取消或延誤航班);
l在九寨溝一定要定三星級以上的酒店,因為那裡的酒店檔次都要相應低一個Level。三星級的和城市裡的二星級標准差不多,熱水限時供應,空調只是擺設。但是也要有心理准備,價格可絕對是三星級的標准哦。
l在九寨溝游客中心內有洗手間,人相當少;而在景區門口的洗手間卻是長龍;溝內的洗手間都是一次性的使用,非常干淨;
l九寨溝內一定要待兩天,一是將310元的門票用出本來,二是溝內的美景的確是要慢慢看的。一天的跟團游,走馬觀花似的游覽簡直是糟塌了美景,也對不住20個小時來回的車程;
l溝內一定要走人行棧道。有很多在公路上看不到的風景,且一步一景。景區建設的很好,棧道內的指示牌很清晰,不用擔心會迷路;
l溝內景點不同時間看效果不同,有陽光又沒有風的日子九寨溝最美,倒影更是美得一踏糊塗。樹正溝要在下午看,能很好的避開旅游團的高峰人群;
l口香糖能很好的應對高原反應? (在去黃龍的路上,我和LG一人嚼一根口香糖,高原反應一點兒也沒有,而下山時我們都有頭痛的反應);
l黃龍絕對要自助游,不然跟團游的3.5個小時是絕對不夠的,至少要5個小時才能好好玩上一回。選擇索道上山、下山的時候觀景,又省時又省力,美景一個也不會拉下。
l10月15日是最佳觀景時間,從18日開始部分景區會進行封山;
l帶好數碼伴侶,不用擔心相機容量而將美景拍到飽。我們這次兩個相機一共拍了7G的照片,回來光是看照片就看了2、3個小時。這種快樂也是難以言喻的!
Day6: 都江堰
在從茂縣返回成都的時候,途經都江堰,團內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不去,於是我和LG又一次脫離團隊,加入了一個臨時組成的小團隊參觀游覽了在世界水利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都江堰工程。
整個參觀過程,除了領略了都江堰的風采之外,也對建設者李冰贊嘆不已。在兩千多年前的設計在今天卻依然能夠發揮功用,為成都平原治水治沙,提供良好的灌溉環境,讓人民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LG一直在懷疑李冰是不是現代人乘坐時光機器回到古代,不然怎麼會那麼聰明。
寶瓶口、飛沙堰、魚嘴,三者相輔相成,起著控制水流量、引渡洪水,看似簡裝的原理,卻確保著整個成都平原在枯水期飲用水的需求及洪水期的洪水泥沙的及時泄流(魚嘴很好的將外江水及內江水的流量比例控制在60%:40%;飛沙堰的堤壩比水平面高出經過精確計算的2.15米,使其在洪水期間能夠發揮泄洪排沙的作用;而寶瓶口很好的控制著整個成都平原的進水量)。
看完都江堰,不禁感嘆,中國的古人的確是很聰明的!
Day7:樂山
幾年前在雜志上看到過樂山大佛的照片,當時就一直有想親眼目睹的衝動,這一次終於遂了我的心願。
沒有跟任何的團,純粹的自助游。交通也是挺方便的,在新南門坐上去樂山的大巴,車次很多,每十分鐘就有一班,很新很寬敞的坐位,還有巴姐提供服務。感覺不錯。出了樂山長途車站,乘坐13路公交車,看著樂山的城市風光就到了樂山大佛的大門。
樂山大佛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在中國還有峨眉山、黃山、武夷山也享有同樣的聲譽。
在看到大佛之前,參觀了東方佛都,了解了一些關於佛的知識,摘要如下:
l佛有過去佛,現在佛和未來佛三種。過去佛是蘭登佛,是釋加牟尼的導師;釋加牟尼豪無疑問就是現在佛了;而將來佛則是我們參觀的樂山大佛,其真身也就是我們一直看到的彌勒佛(彌勒佛也就是布袋和尚);
l通常我們聽到的開光其實有兩種形式,“普光”和“佛光”。任何物品都可以開“普光”,但是,每逢初一十五必須取下加以參拜,如廁沐浴時必須摘下;而“佛光”要求就比較高,每四年才能開一次,玉是比較的開“佛光“的物品,一旦開過,就百無禁忌。
l現在的樂山大佛只是“泥菩薩”,並未經過裝藏儀式,所以能夠拍照。而在明年樂山大佛就會經歷一場大修,全身鍍金,並在其體內建造13層樓閣(佛塔通常都是13層,最高層且佛像空心是大忌),一旦修茸完,我們就再也不能拍照,現在看到的樂山大佛也就只有留在我們的相冊裡了。
l這次參拜了“佛國天堂”中的彌勒佛,為全家人燒了三柱香,因為其是全國唯一的一座裝藏的彌勒佛。
羅羅嗦嗦的說了這麼多,終於看到了期待已久的樂山大佛。看到時,果然名不虛傳,建於1200年前的它,身長71米,呈雙手放膝的坐姿,傲然屹立,壯觀雄偉。我和LG看到時興奮不已,不自覺地加快了撳快門的速度,回來之後看照片才知道拍了有數十張相同場景的照片。
Day8: 成都
在興龍洋酒店的兩天,都是睡到自然醒,然後吃了頓飽飽的自助早餐,開始了一天的行程。最後一天,不再參觀景點,只是純粹在成都腐敗,就談談總體對成都的感受吧。
Ø吃:
到成都自然離不開成都小吃。對成都的鐘水餃、賴湯圓、夫妻肺片、豆腐花之類的小吃印像一般般,味道是不錯,只是還沒有讓我一想來就流口水的地步。和LG去了一家近期在成都很紅火的以冷鍋魚為特色的“三只耳火鍋”,排位到八點多才進入大堂。味道的確不錯,魚很嫩很香很是入味;然後還吃了國色天香的正宗川菜,“毛血旺”、“水煮牛肉”讓我大呼過癮,也更加更深蒂固了我的川妹子的形像。在去機場的巴士上,又看到了介紹冷鍋蛙為特色的餐館,看得我又是唾液腺加速分泌。
Ø皮膚:
在成都的八天,由於氣候偏干燥,我的皮膚奇好,每天只洗一加洗面奶就夠了,和吸油紙說了88。LG說我每天一早醒來,皮膚干干淨淨的很不錯。可惜是回上海的第一天,臉上就有一顆痘痘冒了出來。成都的氣候真是神奇啊!
Ø身材:
成都人長得不高,都是很小巧的模樣。但是,成都MM的身材啊,豈是個“好”字了得。我和LG一路上看得目不暇接。原來多吃辣除了皮膚好,還能身材好呢。
Ø其它:
n看到了粘面人,記得小時候通常一站就能看個個把小時。這種手藝活在上海已經不怎麼看到了。在成都街頭看到,一時興起,也就請捏面人捏了一個天線寶寶和福娃。
n還看到了《王昭君》裡的李彩華,一個香港三線女藝人,挺漂亮的。穿著很厚在市中心搞宣傳活動。簽名的人稀稀拉拉有幾個,保安也像模像樣的擺起了城牆,所以,出於追星的基本需要,我也就抓拍了幾張照片。不錯,有個適合做明星的小臉蛋。
n成都的城市交通實在是不咋的,做出租5元起步就能到的地方,坐公交得坐至少十分鐘,站頭幾乎是一街一停,慢就一個字,這個效率低啊。
……
這八天的旅程很開心很開心,寫游記時的也是以很快樂的心情來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