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河南,由於歷年黃河泛濫,其他省市的人總以為當地民生艱難,引發出諸多社會問題,故普遍對其印像不良。但這次的河南之行,多少看到河南的現時狀況,並確實改變了一些看法。
吃:在吃的方面,由於是參加旅游團,統一由旅行社安排團隊餐,一共十一頓正餐。可能是由於當地物價水平較低的緣故,每餐菜品都很豐富,口味上融合南北習慣,團隊內眾人普遍反映河南菜相當合口味。
在洛陽嘗過當地著名的洛陽水席,以稠糊的湯菜為主打,鹹鮮湯菜中的胡椒味太重,個人認為失了菜品本味,或許胡椒味重就是它的特色?山楂甜品湯很不錯,現在想起仍覺得饞。
住:在各地均安排入住三星級酒店,酒店裝修、服務皆達到相應標准,含早,早餐豐富。
行:由旅行社安排專車,干淨舒適寬敞。沿途看到的各城市市內公交車,也都干淨清潔。洛、鄭、開三個城市,幾乎處於一條直線上,城市間距離並不長,且公路建設都不錯,便於旅游線路的組織。
旅游,最重要的是游。時間緊迫,走馬觀花,只能算是粗略了解,下面談談對各個城市的大致印像。
洛陽:到達河南的第一天,住在欣鑫源,晚餐後到居民生活區閑逛。燒烤、大餅、鹵菜,價格便宜,隨處可見。到一個賣大蔥的攤前,只挑了一棵大蔥,攤主不太樂意,可能沒見過買這麼少的,但還是賣給我了,收了三毛錢。心裡甚樂。這可是北方的大蔥啊,粗壯甜潤,與南方大蔥有很大不同。這根幸運的大蔥一直陪伴著我們在河南游歷了五晚六天,再跟著坐飛機回西南。這是後話。又走過幾個攤位,來到一賣水果的攤前。蘋果1.30元一斤,攤主大媽不讓還價。稱了幾個,電子秤上顯示的是1.16元,大媽瞄了一眼然後報價:一塊一。掏了半天錢包,找不到毛票,大媽主動說,就收你一元錢好了。心裡有點驚奇,這是跟當地人第一次親密接觸,感覺淳樸善良。第二晚住小浪底,在商業區,丹尼斯旁。河南省內大型連鎖超市以丹尼斯名頭最響,總體感覺大商場不多。關林廣場上練字的老人和小孩,讓人隱然震動於這座城市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蘊。
安陽:只是一個小城市,但整潔寧靜,品牌專賣店之多令人感覺有些驚奇。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由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通過的緣故,環境保護做得很好,游人漸多。
開封:如果我能在河南逗留兩天,我會把這兩天的時間都留在開封。講不出什麼道理,反正看到平湖垂柳紅牆重檐的景像就滿心喜歡。無論是包公的開封府還是大相國寺,亦或是龍城公園旁的拱形石橋,都讓人靜靜流連。由於是跟團去的,在開封未住宿,但景點附近能看到很多小旅館的招牌,大多為仿古建築,小住一晚想來別有情趣。自從大宋時期稱為東京汴梁開始,當地就有早市夜市的傳統,這點與洛陽和鄭州都不同,令我等吃客兼逛客大大喜歡且神往。
鄭州:旅行社安排入住的是當地最熱鬧的地段,“二七塔”附近,火車站旁邊,幾年前風雲全國商業界的鄭州亞細亞就在附近。熱鬧是夠熱鬧的,有些混亂,說不上繁華。作為全國交通樞紐,人口大省的省會城市,本以為到了“二七”廣場就算看到鄭州,也就如此這般,勉強體現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商業先鋒風貌。哪知這種想法竟是大大的謬誤了。幸好有老同學來相見,執意帶去鄭東新區。在那裡實地走了一趟之後才感受到什麼是真正的現代河南、新興鄭州:九州腹地,土地開闊平整,南北東西交彙於此,加上創新理念和管理,未來實在大有可為。
全國各地都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步伐都在加快,觀念的變化也在不斷更新,我們還有什麼理由總是以老印像去看待河南呢?
更正:數典莫忘老祖宗----河南游記(1)中第一段的兩處“饒”字應寫做“繞”。上傳後才檢查出錯來,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