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謂的踏遍太行山實際是我的一個爬山計劃。由於工作地域關系,我的大量時間都在太行山附近的北京、河北。喜歡戶外運動的我由於工作繁忙無法遠行,近在咫尺的太行山正好是我這些年戶外運動的主場地。我從2003年開始從北京西北部山區開始穿越,太行山的無數的天然溝壑和山巒成為我親近大自然的寶地,我計劃用8年的時間爬遍太行山脈的所有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山峰,粗步估計一下最少有上百座之多。有的很有名氣,有的則連當地老百姓都叫不出名字來,而這正是我喜歡去的原始地域。太行山位於山西的西部,是黃土高原東部邊緣和華北平原的交界地帶。從山西翻過南北綿延近千公裡的太行山脈,就進入廣袤的華北大平原。和太行山脈接壤的地區南北依次是北京西北部、河北省西部、安陽焦作等河南省北部地區。山東也是因為其位於太行山以東而得名,但地域上和太行山並不接壤。這裡說的太行山實際就是指自北向南橫亙於山西西部,以及從北京一直綿延到河南的太行山脈。太行山脈平均海拔1500-2000米,群巒疊嶂山峰眾多。從北向南有:主峰小五台山(河北涿鹿,海拔2882米)。河北涿鹿:靈山2420米、韭菜梁2262米、黃花梁尖2112米、北岔尖1837米;河北蔚縣:東甸子梁2159米、西甸子梁2154米、騾切崖山2149米、老爺廟梁1990米;北京門頭溝:靈山海拔2302米、百花山海拔1991米;河北淶水:金華山 1712米、菜木尖 1698米;河北易縣:摩天嶺1813米、狼牙山1025米;河北淶源:白石山2018米、大茂山1898米、孝背頂1892米、黃花梁 1833米、穆家寨 1794米、燕子飛 1607米;河北唐縣:神仙山海拔1870米;河北阜平:歪頭山2286米、南坨山2281米、鐵角山 1525米;河北井陘:蒼岩山海拔1044米; 河北靈壽:五岳寨海拔1601米;河北平山:天桂山海拔1055米; 河北臨城:嶂石岩海拔1508米;河北沙河:老爺山1437米、奶奶頂1090米、大寨山1282米;河北武安:青岩寨1898米、摩天嶺1747米、馬武寨1566米;山西天鎮:溜冰山海拔2074米;山西渾源:臥羊場山 2333米、大尖山 2047米、恆山 2016米、穆桂英山 1983米、目淚沱1935米;山西靈丘:太白維山2234米、鳳凰山2083米、黑腦尖1904米、黃崖尖1859米、迷糊梁 1849米、龍池山 1841米、狼牙山1777米,碣寺山1768米、香亭梁 1700米、虎頭寨 1615米;鐵角山1525米;山西廣靈:六棱山 2375米、石人山 2249米、臥羊場梁 2193米、月明山1827米、憨崖頂1690米、九層崖1629米、堂坡1583米;山西代縣:黑圪旦尖2548米、馬鬃山2440米、饅頭山2426米、草垛山2426米、鷹家梁2155米、娘娘山2126米、金洞梁2022米;高家溝山2097米、紫荊山1984米;山西五台:北台頂3068米、中台頂2893米、東台頂2795米、黃花塔2135米、黑古洞尖1997米、老君寨1723米;山西盂縣:大梁山1874米、牛毛尖1673米、北水草1495米;山西平定:七千寨海拔1530米; 山西榆次:三縣垴海拔1743米;山西壽陽:罕山1591米、大威山1715米;山西昔陽:寒兒垴1806米、老廟山1699米、大垴梁1694米;山西和順:陽曲山2058米、北萬山1827米、三尖山1825米、焦山寨1764米;山西左權:北天池2097米、大紅垴1663米、東洞山1635米、南洞山1596米、奶奶尖1505米、天晶垴1481米、十字嶺(左權嶺)1323米;山西靈石:牛角鞍2566米、石膏山2532米;山西武鄉:黃岩垴2012米、樺樹凹2012米、前頂山1833米、牛王盤1774米;山西沁縣:棋盤山海拔1745米;山西襄垣:高圪頂海拔1564米;山西黎城:廣子山1799米、大寨垴1485米、北馬鞍山1443米;山西平順:風子嶺1876米、老馬嶺1596米、京郊山1576米;山西壺關:大背山1633米、郊頂山1557米;山西屯留:盤秀山海拔1573米;山西安澤:安太山海拔1592米;山西長子:方山1646米、雨井山1609米、仙公山1393米;山西霍州:霍山2347米、蓮花山2313米、溺陀翁2211米、摩天嶺2183米;山西翼城:大尖山1593米、佛山1556米;山西陵川:板山1791米、十字嶺1708米;山西陽城:老鰾山2020米、雲蒙山1951米、析城山1889米、風山嶺1606米;山西垣曲:歷山(舜王坪)2321米、天盤山1701米、歪頭山1488米;山西夏縣:魯山1566米、蓮花台1630米、祖神山1524米;河南新鄉:十字嶺海拔1725米、王屋山等主要山峰。太行山脈多東西向橫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時有著名的"太行八陘": 軹關陘、太行陘、白陘、滏口陘、井陘、飛狐陘、蒲陰陘、軍都陘。“陘”就是橫谷的意思,即橫切太行山的谷地,成為溝通太行山東西的孔道。而今太行八陘的大部分交通功能已經被便捷的鐵路、國道、高速公路所取代。目前穿越太行山的高速公路有3條:石太、邯長、鄭焦晉;鐵路有6條:大秦、京原、朔黃、石太、邯長、太焦;國道有6條:108、109、112、207、307、309。太行山脈有很多著名的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和文物古跡。從北到南有涿鹿中國黃帝城、北岳恆山、渾源懸空寺、應縣木塔、五台山佛教聖地、太行第一關娘子關、趙氏孤兒之藏山、小五台山、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野三坡、清西陵、滿城漢墓、駝梁風景區、天桂山風景區、黃巾軍寨、崆山白雲洞、武安京娘湖、涉縣媧皇宮、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等。太行山脈也是中國革命的發祥地。整個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的2個主力師以及晉察冀軍區,都戰鬥在太行山上,最近有一部電影《太行山上》說的就是這段歷史。日軍為了對付八路軍,把最精銳的陸軍第一軍調駐太原,專門對付八路軍,足見太行山之戰略重要性。從北到南有河北阜平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河北易縣狼牙山五壯士紀念館、河北唐縣白求恩柯櫟華紀念館、河北平山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河北沙河前南峪抗大舊址、河北涉縣八路軍129師司令部舊址、山西靈丘平型關戰役遺址、山西五台晉察冀軍區舊址、山西五台白求恩模範病室、山西武鄉八路軍總部舊址、山西左權左權紀念館、山西沁源太岳軍區司令部舊址、山西黎城八路軍黃崖洞軍工廠、河南林縣紅旗渠等。目前我已經和伙伴們爬過了近10座太行山山峰,並去過了一些景點。時間已經過去了3年,我們的任務還很緊,需要制訂詳細的計劃,本文也算是給自己一個全面了解太行山脈地理、地質、山峰、水系、交通、歷史、景點、風土人情的大綱。我會用自己的雙腳和眼睛以及相機把這些難得的資料記錄下來,並且不斷的補充到我的太行山資料夾裡,也許我會出版一本屬於我自己著作權的太行山資料集?不知道了,那是5年以後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