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壩革寨是我們臨時決定的行程,位於黃平-凱裡途中,是一個未被開發的村莊,聽說外國背包客經常前往。可能由於經常有外國游客光顧的原因,雖未被政府旅游開發,但是經濟意識已經很強,合影要錢還碰見推銷繡品的女人。不過大多數村民很友善,我們一進村就被一群孩子圍觀了,他們的笑臉是那麼天真,不由得我想起我的童年,想起城市裡失去天真笑臉的孩子們,很快他們和我們成了朋友,跑前跑後的帶我們在村裡轉悠。村子倚山而建全部是木質吊腳樓,男村民的服裝沒什麼特別,和我們一樣,女村民穿這樸素的家常民族服裝,頭上是一個布做的小碗似的帽子,也有點像護士,這裡的人們在我國民族劃分中屬於苗族,但是他們自己不承認自己是苗族血系,認為是獨立於56個民族以外的民族---革族。
我們匆匆瀏覽一下准備離開望壩寨,村頭一美婦笑盈盈看著我們,我們揮揮手轉身的一剎那,一曲嘹亮的女聲劃破靜靜的山野,我們愕然回頭,只見那美婦依然笑得那麼甜,不停的向我們揮著手,我們聽不懂她唱的歌詞,但從她的表情裡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首送別的歌,他在表達對我們的祝福,我們的雙腳像是被牢牢粘在地上,不忍離去,我們用心體會著善良的人們,體會著集聚歲月蹉跎的歌聲,歌聲像是錄音機不停的回放著,我們在汽車喇叭的催促下將歌聲留在了身後。
雖說美婦的歌聲給我們留下很美好的回憶,但是如果想領略革寨的風土民情,建議還是前往凱裡附近的麻塘革寨吧!

(婦人)

(望壩孩子)

(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