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到達瀘沽,天正下雨,摩梭女子穿著因勞作而顯得不再潔淨的摩梭長裙站在瀘沽湖的碼頭旁,但衣服鮮艷的色彩依然讓人眼前一亮。天色漸晚,船已歇工了,牽著馬的摩梭女子圍過來,爭著把韁繩遞向游客。
下雨天坐在馬背上並不是件愜意的事,但摩梭女子的眼神讓人不忍拒絕,隨便跨上一匹馬,牽馬的女子說可以在村子裡轉轉,看看幾百年前的房子。雨下得緊了,摩梭女子提著長裙走在泥濘裡,讓人不覺泛起心酸。
趕在大雨來臨之前到了晚上要歇腳的客棧。客棧其實是一戶人家,高高的木樓建在院子的兩個邊上,一邊自用一邊招待游客。樓梯和房間的地板走上去吱吱作響,挺大的院子裡花開的正旺,推開窗就是湖,主人正在准備晚飯,炊煙裊裊,一切仿佛世外桃源。
晚飯的香氣撲鼻之前,雨停了,僅僅一個回眸的功夫,已是霞光滿天。瀘沽湖像一面鏡子,把山光雲色盡攬懷中,雨後放晴的傍晚忽然變成了一幅畫,怕是不經意的一次呼吸就會吹皺了它,所以只有屏息。
晚餐很熱鬧,因為有酒,而且房東家的女兒被拉來唱歌。這個十七八歲的摩梭女孩有著巧克力色的肌膚,歌聲清徹,穿梁而過,讓人感覺到一股不羈的氣息。
篝火晚會如期開始,村子裡年輕的姑娘和小伙兒跳起他們熟悉的舞蹈,游客們的熱情被跳躍的篝火點燃,紛紛隨著摩梭長裙歡快起舞。沒有星光點綴的夜晚,瀘沽一樣充滿別致的風情。篝火旁,即使靜坐不動,心也依然邁開了輕快的舞步。心的放逐與放松,出游的喜悅大多緣於此吧。
清晨的瀘沽都在我們曾經看到的那些關於瀘沽的照片裡了,美,無需也難以訴說。晨光裡泛舟去湖心小島,艄公說“你們跑這麼遠就為來看這一池子水?”是啊,就是這一池子水讓多少人痴心向往,因為只有瀘沽有這樣一池子水,也只有這樣一池子水邊住著神秘質樸的摩梭人。
瀘沽的湖水像摩梭人一樣,不被世事所驚擾,一如既往地清澈、平靜。其實摩梭人是珍愛這一池子水的,他們把那些向湖裡排放污水的人堅決地趕出村子,這不是緣於所謂的“環保意識”而是緣於他們對湖的感知與感激。
湖心小島的台階掩映在叢叢翠綠之中,折一道彎就可以看到湖面的耀眼波光,島上廟宇被陽光鍍上了一層金邊。廟裡唯一的僧人站在門前,半邊裸露的胳膊上帶著一塊手表,藏紅色的僧袍下挺拔的身軀,正是瀘沽風景宣傳冊上的那一個。陽光正好,僧人在看一個游客手中的DV,淺淺的微笑泛起童趣。
回程的船上一片落寞,因為要就此作別瀘沽了。然而一聲驚叫打破沉寂,原來身後的天邊出現了兩道彩虹。艄公也被叫聲嚇了一跳,看大家居然為彩虹歡呼,淡淡地說:住在這兒天天看的到,有時會有三道呢。彩虹一如天邊的幻燈,隱去又出現,切換之間讓我們不住倒吸涼氣。
大巴等在村口,夕陽還未西下,離去就在眼前。村裡的“大郎吧”還在,聽說那個到了瀘沽就不再回家的廣州女子已離了婚把孩子接到身邊,在這一汪湖水邊執著她近乎離譜的決定,並和那個叫大郎的摩梭男子經營著酒吧和她的傳奇人生。
瀘沽的恬靜、淳美相信讓許多顆心起了掙扎吧,但記得讓心有歇腳的地方,夕陽如果西下了,請記得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