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了無數穿越清朝的文章,從努而哈赤至光緒無所不穿,至在還在盛行中的有康熙最大的貢獻,都在他的二十多個兒子之中挑選,除了慧妃所生的大阿哥外,我想其余從二排到十七阿哥之間都有穿越女的身影.首當其中的熱門是四阿哥(後來的雍正皇帝),八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據我所看的穿越書中,他們各自身邊的穿越女足足能圍上幾圍麻將台.
我對康熙獨情鐘,沒辦法,我從小就開始喜歡和我一起的長大的男孩,俗稱青梅竹馬,到底我和他沒有辦法結婚,我最早看的書有一本是描寫康熙和他身邊一起長大的女孩互相愛慕而又不能在一起的書,那時起有鐘錯覺告訴我,也許那就是我和那位青梅竹馬前世的糾纏,所以對康熙就已經深深陷了進去,待我了解了歷史真相,理智已經接受了他有一百多位老婆的現實(算上沒有名份的),但感情中已經有一份美好藏在心底.
這兩年看了太多的清穿文,對北京和清東陵有了莫名熱愛,直到八月不顧一切飛去了北京,明顯整個人瘋魔了.(我一直住在深圳,連深圳都沒有踏出去過.)
也奉獻了我的的第一次(第一次坐飛機,卡卡....)
當天飛到已經中午時份,匆匆打了電話去查詢去清東陵一日游的價錢是145元,如果有十五個人的話就可以出發,不夠的話就不發車.
到了積水潭地鐵2號線,心情飛揚,盡管我是凌晨六點起的床,一到了地鐵上看見售票的阿姨就覺著特別順眼,帶著笑容喊道:"早上好."她明顯讓我嚇了一跳,但很快擠出笑容來應對,可能不是太常笑,給人的感覺是皮笑肉不笑,但是能感受得到她的善意.接著剪票的阿姨也中了我的招.
從六點帶著無限期望到旅游集散中心出發,一直等到八點多才出發,中間,司機從北京搖搖晃晃開了三個多小時的車才到達目的地,導游小姐不導游只是讓我們各自游玩三個小時,我頓時傻眼了,陵區那麼大三個小時怎麼能夠逛,而且我只身一人跟車上的人也不熟,怎麼拼三輪車,好在有一家三口和兩位年輕人剛好上了一輛摩的,我輕快的撩起裙子也湊了上去,跟著跟一家三口的阿姨混了個半熟.
(剛去時,我們急著找廁所,剛解決完,一位老頭就鑽了出來一人收一元錢,另外旅游大巴停車的地方去定陵(慈禧)和香妃陵比較近,但是司機執意先拉我們去順治陵.(我忘了順治陵墓的名字)
先說說整個陵墓區的布局,正門為大紅門,是孝陵的門戶,也是整個陵 區的門戶。門前有石牌坊,為一五間六柱十一樓的石結 構建築,面闊31.35米,高12.48米。門北為神道,直通 孝陵,長5500米,寬12米,磚石鋪地。大紅門內東側是 更衣殿,為當時祭陵人換衣之所。往北是重檐九脊的孝 陵聖德神功碑樓,碑面上用滿漢 2種文字鐫刻,碑樓外 面四周各豎華表 1個,繞過自然影壁山,神道兩側排列 石像生18對,由文臣、武將、馬、麒麟、像、駱駝、狻 猊、獅子等組成。再北是龍鳳門,過神路橋為神道碑亭, 內立用漢、滿、蒙 3種文字鐫刻皇帝的廟號和謚號的石 碑。神道後段有分出的景陵、裕陵和定陵神道,自成系 統,唯惠陵不設神道和石像生。 正門為大紅門,是孝陵的門戶,也是整個陵 區的門戶。門前有石牌坊,為一五間六柱十一樓的石結 構建築,面闊31.35米,高12.48米。門北為神道,直通 孝陵,長5500米,寬12米,磚石鋪地。大紅門內東側是 更衣殿,為當時祭陵人換衣之所。往北是重檐九脊的孝 陵聖德神功碑樓,碑面上用滿漢 2種文字鐫刻,碑樓外 面四周各豎華表 1個,繞過自然影壁山,神道兩側排列 石像生18對,由文臣、武將、馬、麒麟、像、駱駝、狻 猊、獅子等組成。再北是龍鳳門,過神路橋為神道碑亭, 內立用漢、滿、蒙 3種文字鐫刻皇帝的廟號和謚號的石 碑。神道後段有分出的景陵、裕陵和定陵神道,自成系 統,唯惠陵不設神道和石像生。
順治的陵墓是唯一沒有被盜的,順治死後依照滿人在關外的習俗火葬,只留有骨灰,沒有任何的陪葬,所以貪財的盜賊放過了這個地方,讓他死後得到了百世的安寧.
我先進了大殿,雖然有人看守,還是聞到了殿堂裡腐朽的味道,開始模糊的圖案依稀顯示著當年的精美,正中放著順治和兩位皇後的牌位.(其它皇帝或妃子的陵墓連牌位都沒有了.)
阿姨口快說了出來“只死了幾個人怎麼占了那麼大的地方。”對,這個地方太空曠了,斑駁的牆面彌漫著寂寥。除了小房子裡駝碑的龜被我狠狠的摸了幾把。
剛踏進的一刻,除了腳下凹凸不平的石板只有前面做生意的小販,他們都是當年守陵人留下來的後代,臉上的風霜清清楚楚的刻寫著他們現在生活的現狀,這樣的景區空空蕩蕩,雖然是周末,游人也不見得多。出發前看了網上的功略,所以當司機要帶我們去二郎神廟,我又是使眼色又是用腳踢做盡小動作,結果除了我沒有一個能逃脫摩的司機的魔掌,都進了二郎神廟,相對的我也得到了司機的白眼。 這件事的好處就是以後跟那一家三口更熟了起來,一直相伴參觀。就這樣一家三口花了三十大洋上香,(在叔叔的反對下,阿姨終於沒有再花錢去貢獻銀子了),我留在車上啃起了東陵出產的黃瓜花了半個大洋(五毛),嘿喲綠色食品就是好吃。在我的嘮叨下,司機不煩其煩終於明確表示去景陵(康熙的陵墓),剪了票,快步走去前殿,更大的腐朽味道傳到了鼻子,黑沉沉的木板陰森森的把我隔絕在皇帝的外面,黃琉璃瓦上空,幾只烏鴉叫的凄涼,只能看到地宮上面的建築物孤零零的挨在山坡上,心無來由的糾結起來,一位皇帝,三個皇後,還有一位皇貴妃一共五個人在五百年間裡躺在地宮裡年復年,日復日,雖然守住了這塊風水寶地,卻未留住在自己的心愛之物。(景陵被盜一空。)出了殿堂,面前照相的生意人和顧客為錢熱鬧的吵了起來,讓清淨的地方都不安寧起來,或許幾個百年他們都已經投胎轉世只留下軀殼在這裡。跟著去了裕陵,明顯人氣旺了許多,門口設置了鐵架剪票,爾後我這個豬頭發現殿堂的擺設都差不多,最大的看點是在地宮,馬上放下左右兩旁的展覽去地宮參觀,在阿姨大膽用手指指點點 ,我剛進了地宮口,已經覺著全身發涼,沒辦法我膽小,縱使前面有位男導游(別的團隊)口沫橫飛的指點著地宮的圖案解說,在布滿佛祖,菩薩,經文的過道裡,我怎麼也不敢跨入墓室的最後一步,雖然乾隆皇帝的圖像在棺槨的玻璃上面笑眯眯的對著游人。
裕陵地宮內葬乾隆皇帝、孝賢、孝儀兩位皇後,慧賢、哲憫、淑嘉三位皇貴妃,共計六人,其中哲憫是乾隆的第一位妻子,大約也是他第一位女人,在他登基前三個月去世,也是皇長子永璜的母親,那時候孝賢皇後還沒有娶進門。
孝賢皇後想必大家都知道,而孝儀皇後就是生下皇十五子永琰(即後來的嘉慶皇帝),還珠格格裡面的令妃。慧賢皇貴妃就不簡單了,一個子女都沒有,上來就封貴妃,足以說明乾隆對她的感情,淑嘉皇貴妃的資料所知就甚少。
從裕陵出來後就去香妃陵,不去不知道,一去就知道,妃子陵墓上的瓦原來是綠色的,而且除了香妃裡面還有一位皇貴妃和一位可憐的烏拉皇後,感受著地宮上傳來的寒氣,我怎麼也不敢下去,就呆在上面和一位導游(又是另外一位團隊的)呆著,美其名曰不打擾她們安眠的時間,實際上和那位導游聊天蠻大聲的,估計在背後的妃子墳肯定受到打擾了,對不起。
爾後時間所余不多,快馬加鞭趕到著名的慈禧陵墓,裡面用料考究,做工精細,裝修豪華,富麗堂皇。三大殿木構架全部采用名貴的黃花行梨木。梁枋及天花板上的彩畫不做地仗,不敷顏料,而是在木件上直接瀝粉貼金,其圖案為等級最高的金龍和璽彩畫。殿內牆壁雕有寓意"萬福萬壽"、"福壽綿長"的磚雕圖案,並全部篩掃紅黃金。三殿64根露明柱子上全部盤繞半立體鍍金銅龍。封護牆干擺到頂,拔檐上雕"萬福流雲"圖案。大殿及月台周圍的石欄杆,無論欄板、望柱還是抱鼓石上,均浮雕各式龍鳳呈祥、海水江崖圖案,尤其是殿前的丹陛石,以高浮雕加透雕的技法,把丹鳳凌空、蛟龍出水的神態刻畫得維妙維肖,是一件難得的石雕藝術珍品。這掃金的牆壁、貼金的彩畫,鍍金的盤龍以及精美的石雕藝術傑作,把三殿裝點得金碧輝煌、精美絕倫,竟然是皇帝也趕不上。不過,慈禧如此奢華,肯定被陵裡的皇帝妃子們狠狠訓斥。
不過她的地宮就比不上乾隆的,我在地宮口大略看了一下,也沒敢進去,阿姨肯定偷偷笑我。 以上就是詳細看過的地方,然後司機就要收錢,並聲稱其它陵園也不好看,沒辦法,只有到門口賣小飾品的攤上拼命的找康熙年代的銅錢。
那麼大的陵墓群邊到處都有荒草,烏鴉的叫聲從來不曾中斷過,山林裡時時響起不知是什麼鳥類的咕咕聲,橋下的水大部分都是死水,綠慘慘的,怎麼看都是破敗。
提示:核桃不錯我買了五斤,就是殼硬,據旅伴說那是因為我力小的緣故。還有香菇,zhao角很甜,慈禧前面還有羊,蘋果樹,玉米現摘,啃了兩條黃瓜照樣算五毛,嘻嘻其中一條是阿姨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