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獨逛藏族寺廟——松贊林寺

作者: 阿斌博客

導讀 (松贊林寺) (松贊林寺) (靜思中的僧侶) (僧侶) (僧侶) 第一次獨逛藏族寺廟——松贊林寺 我除了信奉“睡覺”以外,對於其他宗教只尊重卻不信奉。所以,每次看見教堂和寺廟、清真寺之類的建築群,帶著的是好奇而非崇拜的心情去參觀的。 在中甸走訪完客戶後,入住在客戶公司的招待所裡,到了晚上房間燈光非常的昏暗,服務員說那是電壓過低造成的。冬天的縣 ...


(松贊林寺)



(松贊林寺)



(靜思中的僧侶)



(僧侶)



(僧侶)

第一次獨逛藏族寺廟——松贊林寺

我除了信奉“睡覺”以外,對於其他宗教只尊重卻不信奉。所以,每次看見教堂和寺廟、清真寺之類的建築群,帶著的是好奇而非崇拜的心情去參觀的。

在中甸走訪完客戶後,入住在客戶公司的招待所裡,到了晚上房間燈光非常的昏暗,服務員說那是電壓過低造成的。冬天的縣城也是沉浸在昏暗中,路上人車很少,好在海拔高,自然比內地離月亮近,滿天的繁星和皎潔的月光正好補足了路燈的昏暗。外面很冷,透過房間的玻璃窗眺望遠方,還沒有化的積雪點綴在遠處的高山上,一座山的整個山坡上用漢、藏文組成的“香格裡拉”巨大的字嵌在山坡中,很是壯觀。再遠處隱約可以看見一排高大的建築,在暗藍的夜空映襯下,在白色的月光照耀下很是雄偉。那樣的景色和氣魄事過2年多了還是讓我記憶深刻。我的同事告訴我那就是整個雲南地區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藏族寺廟——松贊林寺。

我在房間裡處理完公司郵件後,用電腦中剩余不多的電池利用GPRS網絡查了一些關於那個寺廟的記載。 松贊林寺於1679年興建,公元1681年竣工。五世達賴喇嘛親賜名“噶丹松贊林”。大寺座北向南,為五層藏式雕樓建築。主殿上層鍍金銅瓦,下層大殿有108根柱楹,代表佛家吉祥數。大殿可容1600人趺座念經。正殿前座供奉五世達賴銅像,其後排列著著名高僧的遺體靈塔。後殿供有宗喀巴、彌勒佛、七世達賴銅像。中層有拉康八間,分別為諸神殿、護法殿、堪布室、靜室、膳室等。頂層正樓特設精舍佛堂,供奉五世達賴、七世達賴佛像,以及貝葉經卷、唐卡、傳世法器等。松贊林寺內歷代珍品眾多,有五世達賴和七世達賴時期的八尊包金釋迦佛像、貝葉經、五彩金汁精繪唐卡、黃金燈。全寺收藏有《丹珠爾》十部,其中兩部為金汁手書,以及各種精美鎏金或銀質香爐、萬年燈等,目前松贊林寺有僧侶700余人。從記載的資料看,那是一座有著恢弘歷史和獨特文化沉澱的寺廟。計劃第二天就去探個究竟。第二天,一早給我開車的納西司機和師傅很快把我載到了寺廟門口。門口已經有不少攤販在兜售旅游商品了,看的出這是一個成熟的旅游地。買了張門票就徑直跨了寺廟大門,寺廟是依山而建的,沿著台階往上走,那些穿著紅衣露著一個臂膀的小僧侶輕快地在台階上飛跑,而我走一步就有點喘氣,手腕一抬看見手表上指示的海拔高度是3300米了,快接近拉薩的高度了。讓我很驚奇的時,僧侶們看見我也就當沒看見,自己干自己的活,也根本就沒有再看見其他一個游客。一個游客逛一座著名的寺廟,要你不感覺爽還真不行!我東竄西逛,如入無人之地。很可惜自己當時對藏傳佛教才識疏陋,那些僧侶也不會漢語,只能衝他們傻笑,無法詢問和交流。不過我到今天給我留下深刻印像的除了那紅黃的建築外,還有一個寺廟裡的廚房間到讓我長了見識。那間廚房間很大很高,至少要有100平方米以上,高度最起碼有四米,房間的中央建有一個大灶台,灶台的之間放著幾口大鐵鍋,南北兩邊是廚師做菜的地方,東西兩邊就是燒柴火的口子。灶台上方的屋頂很是奇特特,它是在大屋頂上開個大孔,在這個孔上再建一個小頂,小頂和大頂之間的空隙正好是透光線的地方,又是透油煙、柴火煙的口子。整個廚房間與整潔的佛堂不同,從地面到灶台再到房粱全被煙火熏黑了,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另外有什麼講究。我要舉相機拍照,裡面的小喇嘛對我擺擺手示意不要拍。冬日的太陽下寺廟中不少老僧侶坐在台階上,仰望藍的發亮的天空,自己在靜思,對於我舉起的相機他看都沒有看一下。而那些小喇嘛就沒那麼安靜了,看見兩個小僧侶每人挑著兩桶水朝室內飛奔。我一看那情景就想起了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故事,那些和尚止今還遵循著古訓,堅持每一個人自己挑。那是我憑生第一次深入藏族寺廟,對於僧侶生活很是好奇。我在回去的路上告訴了和師傅自己在寺廟的經歷,問700多人的寺廟怎麼沒有看見那麼大的宿舍?和師傅對藏族文化有一定了解,他告訴我:“你沒有看見寺廟外的那些房子嗎?那就是小喇嘛生活居住的地方,一般僧侶根本沒有資格住在寺廟裡,只有活佛和高級別的喇嘛才可以居住,那些小房子是小僧侶父母為自己孩子自己建的或者租的。”和師傅的一席話揭開了心中的疑惑。和師傅還開玩笑地說:“藏民的孩子能到這樣的寺廟來做僧侶就像漢族人考上清華大學那樣光彩,不過他們可不要出贊助費的。”回到家就開始惡補藏傳佛教方面的知識,慢慢地對活佛、喇嘛之類的有了了解。活佛是藏傳佛教中所特有的,它認為神識修行到高層次以後就可以從肉體中游離出來轉化到另外一個肉體中,我們經常看到幾世幾世活佛就是前者圓寂後繼承給後者的,選中的人就成活佛。活佛在藏民心中就是佛的化身,而活佛也是神識高超者。我在一份資料中看到,活佛是漢人的叫法,藏民叫活佛為“朱庀古”。而喇嘛不是什麼僧侶都可以稱的,大部分僧侶叫扎巴,喇嘛是藏語的音譯,意思是上師、教師,指那些學問高深,可指導人們進行修習的有資歷和學位的高級僧人。普通僧人藏語稱其為“扎巴”,只有班禪、達賴和其他的活佛才被尊稱為喇嘛。就像我們內地看見寺廟裡光頭人統統叫和尚那其實是非常不規範的,其實他們都叫比丘,初出家的人就叫沙彌。只有佛學高超的人才可以稱得上法師。以我的理解內地的比丘就等於藏族的扎巴,內地的法師就等於藏族的喇嘛。許多時候人總覺得自己有了高學歷,加別人時不時的抬舉你、贊美你,自己也以為自己真的樣樣精通了。旅游往往可以成為一塊試金石,在許多旅游的場景才知道自己知識有多麼的貧乏,自己才可以損一下自尊。真正的旅游往往是一次考試,一次看似輕松實際暗藏旋渦的考試。有時候考不及格反而可以讓你點燃學習的火焰。不知道別人怎麼感受,反正第一次的藏族寺廟的參觀給我就是以上的感受。(20060907)

更多游記和圖片登陸我的個人博客www.abinblog.com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