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眺村莊)
(老人的家)

(打開櫃子)

(生產資料)

(虎跳石)

(老人兒子(右邊桌子打牌者))
虎跳峽的核桃
21年前,在振興中華的口號振奮下,四川青年堯茂書因為獲悉有美國人要首漂中國的長江,他就在准備不足的情況下率先一人單漂長江了,不幸的是85年的6月在金沙江虎跳峽附近翻船身亡。一個優秀的中華兒女倒下去,千萬個堯茂書就站出來了。86年中國成立了自己的長江漂流隊,開始漂流長江。由於准備充分,當時用封閉的船外扎許多輪胎終於通過了險流湍急的虎跳峽。當這些英雄凱旋回來的時候,就是全國青年人的偶像,到處作報告,當他們一排坐在大學禮堂的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說著,台下無數掌聲中也有我的一雙手。演講結束我就像今天所謂的“粉絲”一樣上去請他們一一簽名,這份簽名還保留在我們父母家的書櫃裡呢,也是我唯一的一份“明星”簽字。
那個時候也不知道虎跳峽究竟在哪裡,只知道它是長江中的一塊大石頭,老虎一躍就可以跳過去了。
直到17年後的一個冬季,已經缺少當年簽字時的激情,帶著理性和思考的我走了去虎跳峽的路。
初識虎跳峽
金沙江從石鼓突然急轉北流約40公裡後,在中甸縣橋頭鎮闖進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間,穿山削岩,劈出了一個世界上最深、最窄、最險的大峽谷——虎跳峽。江水在約30公裡長的峽谷中,跌落了213米,江面最窄僅30米,虎跳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峽谷,以奇險雄壯著稱於世。從虎跳峽鎮過衝江河洞哈巴雪山山麓順江而下,即可進入峽谷。上虎跳距虎跳峽鎮9公裡,是整個峽谷中最窄的一段,峽寬僅二十米,江心右一個13米高的大石—一虎跳石,巨石猶如孤峰突起,屹然獨尊,江流與巨石相互搏擊,山轟谷鳴,氣勢非凡。當年英雄獻身的地方如今已經成為了中外著名的旅游景點。也許再也沒有人會記得那些漂流勇士了,留下最深刻的可能就是那氣勢和湍急的江水擊拍在巨石上的激起上午驚濤駭浪了。
我去虎跳峽是為了到德欽而路過的。中午到214國道過虎跳峽鎮後,在金沙江邊上一個叫松坪子附近的地方,路邊有一個飯店,我就招呼和師傅停車吃飯。點了只烏雞和江魚,偌大的飯店只有我們幾個。冬天不是旅游季節游客就不多,當地人吃飯前會送上一盤葵花子,我們一邊磕著瓜子,一邊與店裡穿著納西服裝的服務員聊天,她告訴我家就在路對面的山坡間,村上人不多。我提出自己想去村子轉一圈,姑娘說:“你你沿著山坡往前走,沿田埂過了農田再爬坡就到了。”
誤闖納西農戶家
吃過飯,我讓和師傅休息一下,自己帶著相機就往村子裡趕。
走了20分鐘的田間路,就到了村口。村子是在一個山坡上,路是泥土鋪的,房子卻是典型的納西人的院子。我看見一戶人家的門門開著,就徑直走了進去,擔心突然有狗竄出,所以有點賊頭狗腦的樣子。院子的門是朝東開的,進門就是一個院子,主房是一樓半的樣子納西樓房,坐南朝北,東西兩邊是一層的輔房。院子很大,地上曬著一些南瓜。
我大聲喊道“有人嗎?”一個老太從西邊的房間走出來,帶著帽子背著納西人的披星戴月披,眼光很驚奇地望著我。我友善地笑了笑,說自己是來村裡走走的,從外地來的。她居然能聽懂我的話,熱情地回答說:“進來坐坐吧!”她的老伴從後門也進來了,進屋拿煙給我抽,我謝了他們。與他們愉快地聊了起來,老人告訴我他有一個兒子,開發旅游後在虎跳峽為游客拉三輪車。自己和孩子住在一起,令我奇怪的是納西人夫妻都要分房睡的,老人說當地人結婚後就都要分房睡的,這個回答讓我暈了頭。男主人帶我一一參觀他們的房間,他自己住在朝東的輔房,老伴在主房,兒子媳婦每人一間房,孩子與媽媽睡。我一看還果然真是五口人四個床,兒子房間裡只有一台25寸的電視機值錢,而接受信號的衛星天線是政府提供的。
老人帶我到了西邊的廂房,那裡是廚房間。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對老人的問話,楞像個中央首長一樣的,我問他們平時吃什麼?糧食夠不夠?病了有沒有醫療?說著要他打開鍋蓋和碗櫥,看見鍋裡還有吃剩的饅頭,櫥裡有一碗土豆,老人告訴我這就是他們的主食。離開廚房間他又帶我到後院,看見有一匹白馬,那是他們家除房子外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了。老人告訴我現在身體不好,經常要吃藥。看著他們的熱情,我很是感動,一種同情油然而生。我發現包在車上,身上有一張百元的鈔票,我隨手掏了出來給了他,說:“有機會上鎮上買點藥吧!”老人楞了一下,激動地謝絕我,我再三請他收下,他就不推辭了。老太就叫我跟她進屋,她打開床邊的一個方型的木櫃子,蹲下身子,用雙手伸進箱子,慢慢地捧出一堆核桃,往我的衣袋裡塞,一直到我上下四個口袋全部裝滿才罷休,說那是自己院子裡那個棵樹結的。我裝著滿滿的核桃,兩手不停地輪番捂著口袋生怕核桃掉出來,脖子上掛著相機,艱難地原路返回了。
這樣的場景和感動會讓我終身難忘。我公司的同時問我你經常一台車去走那些古村落怕不怕壞人?我半開玩笑地說:“壞人都跑到城裡來了,鄉下剩下的全是好人!”
回味虎跳峽核桃
回到飯館,我請和師傅帶我進虎跳峽,我想再去見見老人的兒子。進上跳峽的路已經在岩石邊挖了一條,要去看那塊石頭要麼自己步行,要麼乘三輪車。我叫了一輛乘上了,習慣性地與師傅聊天並打聽在村上見到老人兒子的信息,我把相機裡的老人照片給他看。他一看就說他兒子就在他一個車隊,正好在裡面休息。我就讓他拉我去見他。由於是旅游的淡季,車夫都在休息,老人的孩子也在打麻將(照片中右邊桌上的),當拉我的車夫告訴他有人找他時,他很是詫異,目光呆呆地看著我,當我告訴他去他家的情況,他有點不相信,我拿出照片和核桃,他露出靦腆的笑。邊上人也都圍著數碼相機看照片了。
一次虎跳峽之旅的,到今天,除了對那塊石頭和山邊上打炮人在做虎跳峽水電站基礎勘探留下一點印像外,沒有比老人給我的核桃更深刻了。
後來經常看媒體報道虎跳峽要建水庫的消息,我總是為老人的孩子擔心,沒有多少文化的他好不容易因為開發旅游有了一個靠力氣吃飯的拉車夫活,水電站建成了他或許要下崗回家,也許還得吃饅頭、土豆就鹹菜。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如果有足夠快的速度人可以看到他的未來和過去。那只是理論,實際還很難達到。而旅游有時候卻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這個目的。今天我們生活在城市裡,我們享受著現代的物質財富,受著良好的教育,其實,我們自己的先輩一定也是生活在農村也是從那裡開始艱難地走向城市,今天面對身邊所謂的外來人,何不去想想自己先輩也有過的那段艱辛和像納西老太那樣的淳樸?
我把核桃帶回家,也給家人講述了路中的見聞,我留了兩顆核桃作為紀念品放在自己的陳列櫃裡。其余的就飽了口福了。
現在想起老人來很是惦記,不知道他們身體如何,也有點後悔沒有記他們的姓名和地址,否則可以把相片寄給他們。但願有網友認識他們,那就趕緊通知我。
(20060908)
更多游記和圖片登陸個人博客www.abinblog.com